觀書有感二首·其一原文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詩詞問答
問:觀書有感二首·其一的作者是誰?答:朱熹
問:觀書有感二首·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觀書有感二首·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朱熹的名句有哪些?答:朱熹名句大全
朱熹觀書有感二首·其一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打開,天光、雲影在水面上閃耀浮動。
要問池塘里的水為何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為它輸送活水。
譯文二
半畝大小的方形池塘里的水光明澄清澈像一面打開的鏡子,藍天和白雲的影子倒映在池面上,仿佛悠閒自在地來回走動。
它怎么會這樣清澈?因為發源處不斷有活水流下來。
注釋
方塘:又稱半畝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鄭義齋館舍(後為南溪書院)內。朱熹父親朱松與鄭交好,故嘗有《蝶戀花·醉宿鄭氏別墅》詞云:“清曉方塘開一境。落絮如飛,肯向春風定。”
鑒:一說為古代用來盛水或凍的青銅大盆。鏡子;也有學者認為鏡子。指像鑒(鏡子)一樣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說天的光和雲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變動,猶如人在徘徊。
徘徊:在一個地方來回地移動。
為:因為。
渠:它,第三人稱代詞,這裡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會。
那:怎么的意思。
清如許:這樣清澈。
如:如此,這樣。
清:清澈。
源頭活水:比喻知識是不斷更新和發展的,從而不斷積累,只有在人生的學習中不斷地學習、運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進和活力,就像水源頭一樣。
詩文賞析
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詩。全詩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達了一種微妙難言的讀書感受。池塘並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鏡一樣,清澈見底,映照著天光雲影。這種情景,同一個人在讀書中搞通問題、獲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認識時的情形頗為相似。這首詩所表現的讀書有悟、有得時的那種靈氣流動、思路明暢、精神清新活潑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為一位大學問家的切身的讀書感受。詩中所表達的這種感受雖然僅就讀書而言,卻寓意深刻,內涵豐富,可以做廣泛的理解。特別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兩句,借水之清澈,是因為有源頭活水不斷注入,暗喻人要心靈澄明,就得認真讀書,時時補充新知識。因此人們常常用來比喻不斷學習新知識,才能達到新境界。人們也用這兩句詩來讚美一個人的學問或藝術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淵源。讀者也可以從這首詩中得到啟發,只有思想永遠活躍,以開明寬闊的胸襟,接受種種不同的思想、鮮活的知識,廣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斷,新水長流。這兩句詩已凝縮為常用成語“源頭活水”,用以比喻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這是一首極其有藝術哲理性的小詩。人們在品味書法作品時,時常有一種神采飛揚的藝術感覺,詩中就是以象徵的手法,將這種內心感覺化作可以感觸的具體形象加以描繪,讓讀者自己去領略其中的奧妙。所謂“源頭活水”,當指書寫者內心的不竭藝術靈感。
詩的寓意很深,以源頭活水形象地比喻豐富的書法藝術靈感才是書法藝術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闡明了作者獨特的讀書感受,很符合書法藝術創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藝術創作的本質。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五原秋草綠,胡馬一何驕。
- 厭見千門萬戶,經過北里南鄰。
-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壇。更無人處一憑闌。
-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林升《題臨安邸》
- 蛾眉淡了教誰畫?瘦岩岩羞戴石榴花。關漢卿《大德歌·夏》
- 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回》
-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金昌緒《春怨 / 伊州歌》
- 三思而行,再思可矣。佚名《增廣賢文·上集》
-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佚名《上邪》
- 畫圖恰似歸家夢,千里河山寸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