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嵩山

作者:張耒 朝代:宋代

初見嵩山原文

年來鞍馬困塵埃,賴有青山豁我懷。
日暮北風吹雨去,數峰清瘦出雲來。

詩詞問答

問:初見嵩山的作者是誰?答:張耒
問:初見嵩山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初見嵩山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張耒的名句有哪些?答:張耒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多少年來,鞍馬勞頓,被困於塵埃之中,塵世污濁,我的呼吸都有些不暢了。還好有青山在,它穩健、挺拔、聳立,它披一身青翠,迎接清風雨露,送走晚霞明月。青山的豁達,讓我也有了馳騁的胸懷。
天色漸晚,北風蕭蕭,吹走一片雲雨,此時,晴空一碧,幾座山峰就從雲後面走出來了,原來它們是那么的清瘦挺拔、不染一絲塵埃。

注釋
嵩山:位於河南省登封市西北,五嶽中的中嶽。
鞍馬困:鞍馬勞頓,指辛苦奔走於道路。
豁我懷:使我開懷。豁,舒展。

詩文賞析

此詩標題中“初”就是關鍵字眼。而第二句中“豁”則是抒情字眼,蘊含著詩人的喜悅之情。這是一首寫山的詩,卻沒有採用常見的“開門見山”的寫法,而是為山的出場先做下了一系列的鋪排,詩人所見的對象——嵩山直到末句才出現,增添了嵩山的神秘感。“數峰清瘦出雲來”,是此詩最精彩的一句,但如把這一句提前,讓嵩山一開始就露面,詩的意味就會變得索然。詩人巧妙地激發了讀者急於相見的欲望,使嵩山在千呼萬喚中隱現,而其一旦出場,全詩便在高潮中平穩結束,留給讀者很大的想像空間。

詩人首二句不是寫嵩山,而是從作者仕途失意落筆。“年來鞍馬困塵埃,賴有青山豁我懷”,作者奔走風塵,在困頓和疲憊中,全賴青山使他的情懷有時能得到短暫的開豁。這樣,青山便在未露面之前先給了人一種親切感,引起人們想見一見的願望。一個“困”字,形象的展現了詩人疲勞困頓的精神狀態,以及空懷一腔抱負在官場中左衝右突,卻不得施展的慘澹景象。

第二句宕開一筆,轉而去寫奔波中的一點安慰,曉暢的語言驟然拉近了詩人與山的距離。青山的出現不僅使詩人得到精神的滿足,更是一種自然流暢的情感寄託,吸引讀者同詩人一樣抬頭綽望。所謂”近山而志高”,在這裡,詩人對青山的親近實際上就是對高潔傲岸的人格操守的親近,也是對含蓄豁達的人生態度的親近。

第三句“日暮北風吹雨去”,為嵩山的出場渲染了氣氛。“日暮”言天已傍晚,落日餘輝中更見嵩山的深幽巍峨。“北風吹雨去”,嵩山在風侵雨蝕後愈加清新朗潤,但這只是詩人的想像,未見嵩山,心中已對嵩山的景象做了一番描摹。詩人採用渲染的手法,為嵩山的出現展開序幕。

前面一系列的鋪墊成就了第四句的點睛之筆,“數峰清瘦出雲來”,全詩只有這一句寫嵩山,但詩境格外豁朗。嵩山終於在層層浮雲中聳現出來,它一出現便淡化了所有的背景,其峭拔清瘦的形象是那么的清晰明朗,其高潔超脫的姿態是那么的卓爾不群,因而深得作者的喜愛和讚美。“出雲來”三字抓住嵩山從雲端現出的一剎那,表現出詩人的滿足與喜悅,並緊扣“初見”二字。詩中鮮活清晰的意象往往是詩人情感的外化,寄予了詩人一定的審美理想與藝術追求。在這裡,詩人精心挑選了“清瘦”一詞來形容嵩山,寫得有血有肉,極富靈性,不只賦予嵩山以人的品格、人的風貌,更體現了作者的人格操守與精神追求,引人想像雨後嵩山的特有韻味和詩人得見嵩山後的一番情懷。至此,全詩感情達到最高潮,全詩平穩結束,卻言有盡而意無窮。

這篇詩作寫的對象是嵩山,但在很大程度上它又是表現詩人自己。人們在精神上以什麼作為慰藉,往往能見出志趣和品格。困頓於仕途,賴以慰藉情懷的是嵩山,詩人的情志也表現了出來。同時山以什麼樣的面貌出現在藝術作品裡,也往往受作者的主觀感情支配。“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辛棄疾《賀新郎》)這裡有著主觀感情對象化的問題。此詩用“清瘦”形容嵩山,不光是造語比較新奇,而且在詩人審美意識活動中也反映了他的精神氣質與追求。中國士大夫中一些高人雅士,正是常常留給後世以清瘦、清竣的印象。如王維給孟浩然畫像,“頎而長,峭而瘦,衣白袍”,就是典型的清瘦。因此,“數峰清瘦出雲來”,雖是寫嵩山,卻又是人與景物融而為一,體現了詩人感情的外化。這首詩,將嵩山的面貌以及詩人的精神風貌,同時展現給了讀者,達到了一種物我相融的境界。

從藝術技巧上看,該詩滲透著醒豁通透的人生態度,擁有明白曉暢的語言特色,又將自己剛毅超脫的品行與之融為一體,是張耒詩風的全面寫照。

標籤:寫景抒情喜悅寫山

詩詞推薦

  • 夏日山中

    李白唐代〕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初見嵩山原文_初見嵩山的賞析_古詩文
  • 玉樓春·春景

    宋祁宋代〕東城漸覺風光好,彀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
  • 醉著

    韓偓唐代〕萬里清江萬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煙。漁翁醉著無人喚,過午醒來雪滿船。
  • 酬李穆見寄

    劉長卿唐代〕孤舟相訪至天涯,萬轉雲山路更賒。欲掃柴門迎遠客,青苔黃葉滿貧家。
    初見嵩山原文_初見嵩山的賞析_古詩文
  • 天平山中

    楊基明代〕細雨茸茸濕楝花,南風樹樹熟枇杷。徐行不記山深淺,一路鶯花送到家。
  • 春思二首

    賈至唐代〕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東風不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長。紅粉當壚弱柳垂,金花臘酒解酴醿。笙歌
  • 晚晴

    李商隱唐代〕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並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越鳥巢乾後,歸飛體更輕。
    初見嵩山原文_初見嵩山的賞析_古詩文
  • 八歸·秋江帶雨

    史達祖宋代〕秋江帶雨,寒沙縈水,人瞰畫閣愁獨。煙蓑散響驚詩思,還被亂鷗飛去,秀句難續。冷眼盡歸圖畫上,認隔岸、微
    初見嵩山原文_初見嵩山的賞析_古詩文
  • 南柯子(春景)

    田為宋代〕夢怕愁時斷,春從醉里回。淒涼懷抱向誰開。些子清明時候、被鶯催。柳外都成絮,欄邊半是苔。多情簾燕獨徘徊
    初見嵩山原文_初見嵩山的賞析_古詩文
  • 曉起

    文天祥宋代〕遠寺鳴金鐸,疏窗試寶熏。秋聲江一片,曙影月三分。倦鶴行黃葉,痴猿坐白雲。道人無一事,抱膝看回文。
    初見嵩山原文_初見嵩山的賞析_古詩文
  • 好事近·杭葦岸才登

    周之琦〔清代〕杭葦岸才登,行入亂峰層碧。十里平沙淺渚,又渡頭人立。筍將搖夢上輕舟,舟尾浪花濕。恰好烏篷小小,載一肩
  • 十七日觀潮

    陳師道宋代〕漫漫平沙走白虹,瑤台失手玉杯空。晴天搖動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初見嵩山原文_初見嵩山的賞析_古詩文
  • 生查子·東風不解愁

    納蘭性德清代〕東風不解愁,偷展湘裙衩。獨夜背紗籠,影著纖腰畫。爇盡水沉煙,露滴鴛鴦瓦。花骨冷宜香,小立櫻桃下。
  • 卜運算元

    向子諲宋代〕歲見梅追和一首,終恨有兒女子態耳竹里一枝梅,雨洗娟娟靜。疑是佳人日暮來,綽約風前影。新恨有誰知,往事
  • 東陽溪中贈答詩二首·其二

    謝靈運南北朝〕可憐誰家郎?緣流乘素舸。但問情若為,月就雲中墮。
    初見嵩山原文_初見嵩山的賞析_古詩文
  • 荷葉杯·五月南塘水滿

    毛奇齡清代〕五月南塘水滿,吹斷,鯉魚風。小娘停棹濯纖指,水底,見花紅。
    初見嵩山原文_初見嵩山的賞析_古詩文
  • 普天樂·湖上廢圃

    張可久元代〕古苔蒼,題痕舊。疏花照水,老葉沉溝。蜂黃點繡屏,蝶粉沾羅袖。困倚東風垂楊瘦,翠眉攢似帶春愁。尋村問酒
  • 更漏子

    李煜唐代〕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迢遞。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鴣。香霧薄,透重幕,惆悵謝家池閣。紅燭背,繡幃
    初見嵩山原文_初見嵩山的賞析_古詩文
  • 望岳三首

    杜甫唐代〕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西嶽
  • 村晚

    雷震宋代〕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初見嵩山原文_初見嵩山的賞析_古詩文
初見嵩山原文_初見嵩山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