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子(春景)

作者:田為 朝代:宋代

南柯子(春景)原文

夢怕愁時斷,春從醉里回。
淒涼懷抱向誰開。
些子清明時候、被鶯催。
柳外都成絮,欄邊半是苔。
多情簾燕獨徘徊。
依舊滿身花雨、又歸來。

詩詞問答

問:南柯子(春景)的作者是誰?答:田為
問:南柯子(春景)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南柯子(春景)是什麼體裁?答:詞

田為南柯子(春景)書法欣賞

田為南柯子(春景)書法作品欣賞
南柯子(春景)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美夢就怕被愁苦驚醒,春光從沉醉中悄悄來到。愁苦的心情向誰訴說?正是清明時節黃鶯唱著催春速歸的歌。
柳村上白絮漾漾,欄桿邊青苔繁茂。簾間多情的燕子飛來飛去,依舊滿身花雨回到舊日的窩巢。

注釋
南柯子:詞牌名,原唐教坊曲,又名“南歌子”,雙調五十二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韻。
些子:唐宋俗語,少許,一點點。

詩文賞析


此詞借寫景以抒春愁,詞之上片寫離情相思,下片寫久別盼歸。
詞之開篇以對句起 ,點出“愁”字,開門見山,直抒愁懷 。“夢”和“醉”二字,則說明這位愁人藉以消愁解悶、自我麻醉的方法唯此二者。他害怕夢醒愁也醒(斷,指夢破),於是“終日昏昏醉夢間”,企圖以此逃避愁悶的襲來;然而春天卻從沉醉中悄悄地回來了 。面對陽春煙景,他卻發出酸楚的自問:“淒涼懷抱向誰開?”他感到滿懷的淒涼況味,一時既訴說不盡,更找不到可以訴說的人。淒涼懷抱,無可告語 ,可見知心人不在身邊,因而感到格外孤寂難堪。這一句暗示愁悶難解的原因在於懷人,則夢斷酒醒的惆悵也自然可以理解了。這三句已定下全詞的抒情基調 ,於是在詞人眼中所見的“春景”,無不染上這種“淒涼”的色調。歇拍一句寫清明前後,正是春光大好 ,踏青遊春之時 ,詞人卻意興蕭索,無心賞玩春光。“些子清明時候”,些子,唐宋俗語,少許,一點點的意思 。這裡形容時間的短暫。在詞人的感覺上,清明前後這春光的黃金季節,竟是如此短暫,匆匆即過 。少許春光,並不曾給愁人帶來絲毫歡樂;相反,在他聽來,枝頭的百囀黃鶯,不是在為春天歡唱,卻是唱著催春速去的輓歌。這兩句把鶯花三月,化作短暫的心理時間,染上淒涼的感 * 彩;春天從醉夢裡悄悄而來,又在鶯聲中匆匆而去,外在的春景如夢幻泡影。春去春來,愁情依舊。以上,詞人直抒胸臆,將離別的痛苦表達得淋漓盡致。
下片寓情於景,以一組令人暗然銷魂的物象道出詞人的心聲。過片兩句,言柳絮紛飛,意味著春將歸去 ,很自然地令人想到上片結處“ 被鶯催”的那個“催”字,意脈的過渡毫不著力。欄乾邊的苔痕,則說明長久無人憑欄眺景了。春天對於愁人來說,似乎是可有可無的。結尾兩句寫多情的燕子,依然記得舊時的主人,帶著一身花雨 ,又來到主人的身邊!“多情 ”二字 ,含著熱淚脫口呼出 ,有如見故人之感。“獨徘徊”三字,傳神地寫出燕子歸來時因覺物是人非而產生的遲疑神態。這兩句,含蓄蘊藉,深婉雋永,由舊時燕子的歸來,暗寓對於當年歡聚的人兒的思戀,給讀者留下了充足的想像空間和無窮的回味。

標籤:抒情

詩詞推薦

南柯子(春景)原文_南柯子(春景)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