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二首

作者:王梵志 朝代:唐代

詩二首原文

我有一方便, 價值百匹練。
相打長伏弱, 至死不入縣。
他人騎大馬, 我獨跨驢子。
回顧擔柴漢, 心下較些子。

詩詞問答

問:詩二首的作者是誰?答:王梵志
問:詩二首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王梵志詩二首書法欣賞

王梵志詩二首書法作品欣賞
詩二首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我有一個處世的法寶,它的價值堪比百匹白色的熟絹。
就是與人打架就服氣自己的弱小,就是至死也不去縣衙里告狀。

別人騎著一匹大馬,獨獨我一個人坐頭小驢。
回頭看到了挑柴的漢子,心裡立刻好受了許多。

注釋
方便:此處意為處世法寶。
練:白色的熟絹。
相打:相互毆打,打架之意。
伏:即“服”,服氣,甘願。
縣:縣衙。
獨:單獨一人。
跨:橫跨,乘坐。
回顧:回頭看。
擔(dān):用肩膀挑。
漢:男子的俗稱。
心下:心裡。
較些子:差不多,過得去。些子,一點兒,少許。

詩文賞析


  王梵志的詩作在唐初流傳極廣,後來卻一直被封建正統派視為“下里巴人”,不能進入詩歌藝術堂奧。現存梵志詩相當大一部分從內容上說,是勸世勸善的詩體道德箴言,這類詩較少文學價值。梵志詩最有文學價值的,當推那些有意無意作出的世態人情的幽默、諷刺畫。這裡所選的兩首詩(前一首錄自敦煌卷子本《王梵志詩》卷第三,後一首錄自費袞《梁谿漫志》卷十)就是。
  第一首用第一人稱語氣寫來,類乎戲曲的“道白”。自誇有一處世法寶,這就是與世無爭、息事寧人。這種舊時代人的一種“共相”,在詩人筆下得到個性化的表現。“與世無爭”的概念並未直接說出,而通過詩中人活生生的語言:“相打長伏弱,至死不入縣”來表述。被人欺負到極點,卻死也不肯上縣衙門申訴,寧願吃虧,這是進一步寫“相打長伏弱”,連“忍無可忍”的意氣也沒有。詩歌形象打上了封建時代弱者的烙印,散發著生活氣息(“相打”、“伏弱”、打官司都來自生活)。而“價值百匹練”的誇口適足見出人物身分(以“百匹練”為貴,自然不是富人意識),表現出人物處境雖卑微而不自知其可悲。通過人物的語言,詩人畫出了一個甘居弱小、不與人爭的小人物形象。
  第二首也用第一人稱寫,但展現的卻是一幅有趣的“三人行”的戲劇性場面。“騎大馬”者與“擔柴漢”,是貧富懸殊的兩極。而作為這兩極間的騎驢者,他的心情是多么矛盾:他比上不足,頗有些不滿(這從“獨”字的語氣上可以會出),但當他看到擔柴漢時,便又立刻心安理得起來。詩人這裡運用的手法是先平列出三個形象,末句一點即收,饒有情趣。章法也很獨到。
  兩首詩的共同點是真實地或略帶誇張地寫出了世人行為和心理上的某種通病,令人忍俊不禁,於笑中又有所反省。值得特別指出的是兩首詩均可作兩種理解。既可看作是正經的、勸喻的,又可以讀為揶揄的、諷刺的。但作正面理會則淺,作反面理會則妙不可言。如“我有一方便”一首,作勸人忍讓看便淺,作弱者的處世哲學之解剖看則鞭辟入裡。“他人騎大馬”一首,作勸人知足看便淺,作中庸者的漫畫象看,則維妙維肖。
  平心而論,梵志這兩首詩未必沒有勸世的意思,說不定詩人對筆下人物還很欣賞同情。但是,詩人沒有作概念化的枯燥說教,而採用了“象教”──即將理予以形象地顯現。而他所取的又並非憑空結想的概念化形象,而是直接從平素對生活的敏銳觀察和積累中擷取來的。它本身不惟真實,而且典型。當詩人只滿足於把形象表現出來而不加評論,這些形象對於思想(詩人的)也就具有了某種相對獨立性和靈活性。當讀者從全新的、更高的角度來觀察它們時,就會發現許多包含在形象中、然而不一定為作者所意識到的深刻的意蘊。王梵志這種性格解剖式的筆調犀利的幽默小品,比一語破的、鋒芒畢露的諷刺之作更耐讀,藝術上更高一籌。
  (周嘯天)

標籤:哲理

詩詞推薦

  • 明日歌

    錢福〔明代〕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若 一作:苦)朝看
  • 春有百花秋有月

    無門慧開禪師〔宋代〕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詩二首原文_詩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蓮藕花葉圖

    吳師道元代〕玉雪竅玲瓏,紛披綠映紅。生生無限意,只在苦心中。
    詩二首原文_詩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後赤壁賦

    蘇軾宋代〕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於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 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
  • 叔向賀貧

    佚名先秦〕叔向見韓宣子,宣子憂貧,叔向賀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無其實,無以從二三子,吾是以憂,子賀我,何故
  • 水調歌頭 隱括杜牧之齊山詩

    朱熹宋代〕江水浸雲影,鴻雁欲南飛。攜壺結客,何處空翠渺煙霏。塵世難逢一笑,況有紫萸 * ,堪插滿頭歸。風景今朝是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唐代〕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記憶體知已,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詩二首原文_詩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關尹子教射

    列子先秦〕  列子學射,中矣。請於關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對曰:“弗知也。”關尹子曰:“未可。
    詩二首原文_詩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李白唐代〕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但見
    詩二首原文_詩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賜蕭瑀

    李世民唐代〕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
  • 前出塞九首·其六

    杜甫唐代〕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 亦有限,列國自有疆。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詩二首原文_詩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孫權勸學

    司馬光宋代〕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
    詩二首原文_詩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石壁精舍還湖中作

    謝靈運南北朝〕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暉。清暉能娛人,遊子憺忘歸。出穀日尚早,入舟陽已微。林壑斂暝色,雲霞收夕霏。芰荷
  • 觀書有感·其二

    朱熹宋代〕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詩二首原文_詩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問說

    劉開清代〕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理明
  • 禪悅二首·其二

    張問陶清代〕門庭清妙即禪關,枉費黃金去買山。只要心光如滿月,在家還比出家閒。
    詩二首原文_詩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長歌行

    佚名兩漢〕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
  • 堯戒

    佚名先秦〕戰戰慄栗,日謹一日。人莫躓于山,而躓於垤。
  • 庖丁解牛

    莊周〔先秦〕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
  • 鵲橋仙·雲林矚題閏七夕聯吟圖

    顧太清清代〕新秋逢閏,鵲橋重駕,兩度人間乞巧。欄乾斜轉玉繩低,問乞得、天機多少?閨中女伴、天邊佳會,多事紛紛祈禱
    詩二首原文_詩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詩二首原文_詩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