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題二首

作者:王維 朝代:唐代

闕題二首原文

荊谿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相看不忍發,慘澹暮潮平。
語罷更攜手,月明洲渚生。

詩詞問答

問:闕題二首的作者是誰?答:王維
問:闕題二首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闕題二首是什麼體裁?答:五絕
問:王維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維名句大全

注釋

全唐詩:卷128_66

詩文賞析

此詩以詩人山行時所見所感,描繪了初冬時節的山中景色。“荊溪”發源於秦嶺山中,流至長安東北匯入灞水。詩人的別墅也在秦嶺山中,此詩所寫應是其別墅周邊的一段景色。首句寫山中溪流:荊溪蜿蜒穿流,溪水清淺,因溪水沖刷而泛白的石頭星星點點地露出水面。次句寫山中紅葉:天氣業已寒冷,但山林間仍點綴著稀疏的紅葉。從天寒而紅葉猶未盡落,表明天氣是初冬時節。在以上兩句詩中,詩人以“白石出”與“紅葉稀”概括而形象地向讀者展示了初冬山中景色的顯著特徵。不過詩人接著就在第三、四句詩中告訴人們,上述景象並不是此時山景的全貌,此時山景的基本面貌,乃是由眾多蒼松翠柏等終年長青的樹木構成的充滿生命力的“空翠”,即一望無際的空明的翠綠色。詩人行走在山間小路上,周身被空明的翠綠所包圍,山林間的空氣本就濕潤,而空明的翠色則仿佛已化作綠水灑落下來似的,雖然未曾下雨,卻不由產生了衣裳被淋濕的感覺。在此,詩人通過一個似幻似真的“濕”字,巧妙地顯示出山中“空翠”色彩的濃烈。

在這首小詩中,詩人選擇白石散露的小溪,山林間稀疏點綴的紅葉和一望無際的翠綠色,用一條山徑和一位行人把它們聯接起來,構就了一幅色彩斑斕的山中初冬風景畫。這幅優美的風景畫極具冬的情韻,卻無冬的肅殺,而仍是充滿著生命的活力。

這首小詩描繪初冬時節山中景色。

首句寫山中溪水。荊溪,本名長水,又稱滻水,源出陝西藍田縣西南秦嶺山中,北流至長安東北入灞水。這裡寫的大概是穿行在山中的上游一段。山路往往傍著溪流,山行時很容易首先注意到蜿蜒曲折、似乎與人作伴的清溪。天寒水淺,山溪變成涓涓細流,露出磷磷白石,顯得特別清淺可愛。由於抓住了冬寒時山溪的主要特徵,讀者不但可以想見它清澄瑩澈的顏色,蜿蜒穿行的形狀,甚至仿佛可以聽到它潺潺流淌的聲音。

次句寫山中紅葉。絢爛的霜葉紅樹,本是秋山的特點。入冬天寒,紅葉變得稀少了;這原是不大引人注目的景色。但對王維這樣一位對大自然的色彩有特殊敏感的詩人兼畫家來說,在一片濃翠的山色背景上(這從下兩句可以看出),這裡那裡點綴著的幾片紅葉,有時反倒更為顯眼。它們或許會引起詩人對剛剛逝去的絢爛秋色的遐想呢。所以,這裡的“紅葉稀”,並不給人以蕭瑟、凋零之感,而是引起對美好事物的珍重和流連。

如果說前兩句所描繪的是山中景色的某一兩個局部,那么後兩句所展示的卻是它的全貌。儘管冬令天寒,但整個秦嶺山中,仍是蒼松翠柏,蓊鬱青蔥,山路就穿行在無邊的濃翠之中。蒼翠的山色本身是空明的,不象有形的物體那樣可以觸摸得到,所以說“空翠”。“空翠”自然不會“濕衣”,但它是那樣的濃,濃得幾乎可以溢出翠色的水份,濃得幾乎使整個空氣里都充滿了翠色的分子,人行空翠之中,就象被籠罩在一片翠霧之中,整個身心都受到它的浸染、滋潤,而微微感覺到一種細雨濕衣似的涼意,所以儘管“山路元無雨”,卻自然感到“空翠濕人衣”了。這是視覺、觸覺、感覺的複雜作用所產生的一種似幻似真的感受,一種心靈上的快感。“空”字和“濕”字的矛盾,也就在這種心靈上的快感中統一起來了。

張旭的《山中留客》說:“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沾衣”是實寫,展示了雲封霧鎖的深山另一種美的境界;王維這首《山中》的“濕衣”卻是幻覺和錯覺,抒寫了濃翠的山色給人的詩意感受。同樣寫山中景物,同樣寫到了沾衣,卻同工異曲,各臻其妙。真正的藝術是永遠不會重複的。

這幅由白石磷磷的小溪、鮮艷的紅葉和無邊的濃翠所組成的山中冬景,色澤斑爛鮮明,富於詩情畫意,毫無蕭瑟枯寂的情調。和作者某些專寫靜謐境界而不免帶有清冷虛無色彩的小詩比較,這一首所流露的感情與美學趣味都似乎要更健康一些。

標籤:冬天寫山

詩詞推薦

  • 武夷山

    李商隱唐代〕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簫鼓幾時回。武夷洞裡生毛竹,老盡曾孫更不來。
    闕題二首原文_闕題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山中

    王維唐代〕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闕題二首原文_闕題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醉蓬萊 歸故山

    王沂孫宋代〕掃西風門徑,黃葉凋零,白雲蕭散。柳換枯陰,賦歸來何晚。爽氣霏霏,翠蛾眉嫵,聊慰登臨眼。故國如塵,故人
  • 菩薩蠻·五雲深處蓬山杳

    李之儀宋代〕五雲深處蓬山杳。寒輕霧重銀蟾小。枕上挹餘香。春風歸路長。雁來書不到。人靜重門悄。一陣落花風。雲山千萬
  • 永遇樂·探梅次時齋韻

    吳文英宋代〕閣雪雲低,卷沙風急,驚雁失序。戶掩寒宵,屏閒冷夢,燈颭唇似語。堪憐窗景,都閒刺繡,但續舊愁一縷。鄰歌
  • 歸園田居 其四

    陶淵明魏晉〕久去山澤游,浪莽林野娛。試攜子侄輩,披榛步荒墟。徘徊丘隴間,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遺處,桑竹殘朽株。借問
  • 姑射山詩題曾山人壁

    釋惟鳳宋代〕東西望朔漠,姑射獨崔嵬。一片兩片雲,終南太華來。根繞黃河曲,影落清渭隈。深澗飲渴虹,邃河生秋雷。古徑
  • 早春夜宴

    武則天唐代〕九春開上節,千門敞夜扉。蘭燈吐新焰,桂魄朗圓輝。送酒惟須滿,流杯不用稀。務使霞漿興,方乘泛洛歸。
    闕題二首原文_闕題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游黃檗山

    江淹南北朝〕長望竟何極,閩雲連越邊。南州饒奇怪,赤縣多靈仙。金峰各虧日,銅石共臨天。陽岫照鸞采,陰溪噴龍泉。殘杌
  • 飲馬長城窟行

    李世民唐代〕塞外悲風切,交河冰已結。瀚海百重波,陰山千里雪。迥戍危烽火,層巒引高節。悠悠卷旆旌,飲馬出長城。寒沙
  • 山中

    盧仝唐代〕飢拾松花渴飲泉,偶從山後到山前。陽坡軟草厚如織,困與鹿麛相伴眠。
  • 望岳

    杜甫唐代〕西嶽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如兒孫。安得仙人九節杖,拄到玉女洗頭盆。車箱入谷無歸路,箭栝通天有一門。稍待
  • 北中寒

    李賀唐代〕一方黑照三方紫,黃河冰合魚龍死。三尺木皮斷文理,百石強車上河水。霜花草上大如錢,揮刀不入迷濛天。爭瀯
  • 題西林壁

    蘇軾宋代〕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闕題二首原文_闕題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終南別業 / 初至山中 / 入山寄城中故人

    王維唐代〕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闕題二首原文_闕題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柳宗元唐代〕海畔尖山似劍鋩,秋來處處割愁腸。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 夜雪

    白居易唐代〕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闕題二首原文_闕題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菩薩蠻·白日驚飈冬已半

    納蘭性德清代〕白日驚飈冬已半,解鞍正值昏鴉亂。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燒痕空極望,鼓角高城上。明日近長安,客心愁未
  • 出塞

    王昌齡唐代〕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闕題二首原文_闕題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滿路花·冬

    張淑芳宋代〕羅襟濕未乾,又是淒涼雪。欲睡難成寐、音書絕。窗前竹葉,凜凜狂風折。寒衣弱不勝,有甚遙腸,望到春來時節
    闕題二首原文_闕題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闕題二首原文_闕題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