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西林壁原文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詩詞問答
問:題西林壁的作者是誰?答:蘇軾
問:題西林壁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題西林壁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蘇軾的名句有哪些?答:蘇軾名句大全
蘇軾題西林壁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都呈現不同的樣子。
之所以辨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身處在廬山之中。
注釋
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牆壁上。西林寺在廬山西麓。題:書寫,題寫。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廬山。
橫看:從正面看。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
側:側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識:不能認識,辨別。
真面目:指廬山真實的景色,形狀。
緣:因為;由於。
此山:這座山,指廬山。
西林:西林寺,在現在江西省的廬山上。這首詩是題在寺里牆壁上的。
詩文賞析
此詩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游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結尾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游山的體會。之所以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是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這兩句奇思妙發,整個意境渾然托出,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回味經驗、馳騁想像的空間。這不僅僅是遊歷山水才有這種理性認識。游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人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首小詩激起人們無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題西林壁》不單單是詩人歌詠廬山的奇景偉觀,同時也是蘇軾以哲人的眼光從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認識。由於這種認識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觀規律的,所以詩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給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啟人心智。因此,這首小詩格外來得含蓄蘊藉,思致渺遠,使人百讀不厭。
這首詩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語言卻異常淺顯。深入淺出,這正是蘇軾的一種語言特色。蘇軾寫詩,全無雕琢習氣。詩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種質樸無華、條暢流利的語言表現一種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這意境又是不時閃爍著熒熒的哲理之光。從這首詩來看,語言的表述是簡明的,而其內涵卻是豐富的。也就是說,詩語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邏輯性的高度統一。詩人在四句詩中,概括地描繪了廬山的形象的特徵,同時又準確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領的道理。鮮明的感性與明晰的理 * 織一起,互為因果,詩的形象因此升華為理性王國里的典型,這就是人們為什麼千百次的把後兩句當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說宋以前的詩歌傳統是以言志、言情為特點的話,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蘇軾,則出現了以言理為特色的新詩風。這種詩風是宋人在唐詩之後另闢的一條蹊徑,用蘇軾的話來說,便是“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形成這類詩的特點是:語淺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於淡泊。《題西林壁》就是這樣的一首好詩。
標籤:古詩三百首,國小古詩,紀游,寫景,寫山,廬山,哲理,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小學生必背古詩80首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 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
-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孟子《孟子·離婁章句上·第二十六節》
- 外亂而內整,示飢而實飽,內精而外鈍。姜子牙《六韜·文韜·兵道》
- 不躓于山,而躓於垤。韓非及後人《韓非子·六反》
- 更深人去寂靜,但照壁孤燈相映。
- 人有不及,可以情恕。房玄齡《晉書·列傳·第六章》
- 憑畫檻,雨洗秋濃人淡。厲鶚《謁金門·七月既望湖上雨後作》
-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胥見。
-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盧梅坡《雪梅·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