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躓于山,而躓於垤。
韓非及後人 《韓非子·六反》名句出處
摘自《韓非子·六反》
解釋:不被大山絆倒,卻被小土堆絆倒。
原文摘要:
止奸,何必於重哉?”此不察於治者也。夫以重止者,未必以輕止也;以輕止者,必以重止矣。是以上設重刑者而奸盡止,奸盡止,則此奚傷於民也?所謂重刑者,奸之所利者細,而上之所加焉者大也。民不以小利加大罪,故奸必止者也。所謂輕刑者,奸之所利者大,上之所加焉者小也。民慕其利而傲其罪,故奸不止也。故先聖有諺曰:“不躓于山,而躓於垤。”山者大,故人順之;垤微小,故人易之也。今輕刑罰,民必易之。犯而不誅,是驅國而棄之也;犯而誅之,是為民設陷也。是故輕罪者,民之垤也。是以輕罪之為民道也,非亂國也,則設民陷也,此則可謂傷民矣!今學者皆道書策之頌語,不察當世之實事,曰:“上不愛民,賦斂常重,則用不足而下恐上,故天下大亂。”此以為足其財用
韓非及後人名句,韓非子·六反名句
名句推薦
無常亂之國,無不可理之民者。
吳兢《貞觀政要·卷五· * 平》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予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
班固《漢書·傳·司馬遷傳》江海不擇小助,故能成其富。
韓非及後人《韓非子·大體》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
劉安及其門客《淮南子·說山訓》清明過了,不堪回首,雲鎖朱樓。
朱淑真《眼兒媚·風日遲遲弄輕柔》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子思《中庸·第三十三章》與肩挑貿易,毋占便宜;見貧苦親鄰,須加溫恤。
朱柏廬《朱子家訓·全文》
詩詞推薦
![不躓于山,而躓於垤。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