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進士之東吳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代

原文

荊吳相接水為鄉,君去春江正淼茫。(茫 同:渺)
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詩詞問答

問:《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進士之東吳》的作者是誰?答:孟浩然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孟浩然的名句有哪些?答:孟浩然名句大全

書法欣賞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進士之東吳書法作品欣賞
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進士之東吳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兩湖江浙緊接壤,河道縱橫水為鄉。您去的時候正值春江水滿,煙波浩渺。
日暮時分,孤舟一葉停泊在何方?心隨友人望天涯,無限思念痛斷腸。

注釋
杜十四:杜晃,排行十四。之:去,到。
荊吳:荊是古代楚國的別名,在今湖北、湖南一帶。吳也是古代國名,在今江蘇、安徽、浙江一帶。荊吳在這裡泛指江南。為:一作“連”。
春江:一作“江村”。淼茫:即渺茫。
何處泊:一作“何處泊”。
天涯:猶天邊。指極遠的地方。

詩文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揆之元楊載《詩法家數》:“凡送人多托酒以將意,寫一時之景以興懷,寓相勉之詞以致意”,如果說這是送別詩常見的寫法,那么,相形之下,孟浩然這首詩就顯得頗為出格了。

詩題一作“送杜晃進士之東吳”。唐時所謂“進士”,實後世所謂舉子(舉進士)。得第者則稱“前進士”。可見杜晃此去東吳,是落魄的。

詩開篇就是“荊吳相接水為鄉”,既未點題意,也不言別情,全是送者對行人一種寬解安慰的語氣。以“荊吳相接”幾個字將千里之遙寫得近如比鄰,給人以比鄰咫尺之感,恰似說“天涯若比鄰”,“誰道滄江吳楚分”。說兩地,實際已暗關送別之事。但先作寬慰,超乎送別詩常法,卻別具生活情味:落魄遠遊的人是最需要精神上的支持與鼓勵的。這裡就有勸杜晃放開眼量的意思。長江中下游地區,素稱水鄉。不說“水鄉”而說“水為鄉”,意味雋永:以水為鄉的荊吳人對飄泊生活習以為常,不以暫離為憾事。“水為鄉”描出江南特點,也有以水為家之意。語屬寬解,情實至深。這樣說來雖含“扁舟暫來去”意,卻又不著一字,造語洗鍊、含蓄。此句初讀似信口而出的常語,細咀其味無窮。若作“荊吳相接為水鄉”,則詩味頓時“死於句下”。

“君去春江正淼茫”。此承“水為鄉“說到正題上來,話仍平淡。“君去”是眼前事,“春江正淼茫”是眼前景,寫來幾乎不用費心思。但這尋常之事與尋常之景聯繫在一起,又產生一種味外之味。“春江淼茫”,春江水滿,正好行船,含有祝友人一帆風順之意,但“淼茫”二字又透出淒惘之情。“淼茫”一詞包含著複雜的情感,從字面上來看它是描寫眼前景:春江上煙波浩淼,雨霧蒙蒙,其實是寫詩人心中的茫然,寫出詩人送別友人時的悵然若失。既有喜“君去”得航行之便,也有恨“君去”太疾之意,景中有情在,讓讀者自去體味。這就是“素處以默,妙機其微”(司空圖《詩品·沖淡》)了。

“日暮征帆何處泊”,撇景入情。朋友剛才出發,便想到“日暮征帆何處泊”,聯繫上句,這一問來得十分自然。春江渺茫與征帆一片,形成一個強烈對比。闊大者愈見闊大,渺小者愈見渺小。由景入情,抒發別緒。寫出友人的孤單寂寞。友人走後,詩人遙望江面,但見“日暮孤帆”,航行在渺茫春江之上,於是代人構想,船停何處?投宿何方?通過渺茫春江與孤舟一葉的強烈對照,發出深情一問,對朋友的關切和依戀在這一問中表達得淋漓盡致。同時,揣度行蹤,可見送者的心追逐友人東去,又表現出一片依依惜別之情。這一問實在是情至之文。

“天涯一望斷人腸”,詩人遙望漸行漸遠的行舟,送行者放眼天涯,極視無見,不禁情如春江,洶湧澎湃。“斷人腸”將別情推向高潮,在高潮中結束全詩,離愁別恨,悠然不盡。“斷人腸”點明別情,卻並不傷於盡露,可謂“不勝歧路之泣”(蔣仲舒評)。原因在於前三句已將此情孕育充分,結句點破,恰如水庫開閘,感情的洪流一涌而出,源源不斷。若無前三句的蓄勢,就達不到這樣持久動人的效果。

此詩前三句全出以送者口吻,“其淡如水,其味彌長”,已經具有詩人風神散朗的自我形象。末句“天涯一望”四字,更勾畫出“解纜君已遙,望君猶佇立”(王維《齊州送祖三》)的送者情態,十分生動。讀者在這裡看到的,與其“說是孟浩然的詩,倒不如說是詩的孟浩然,更為準確”(聞一多《唐詩雜論》)。

此詩用散行句式,如行雲流水,近歌行體,寫得頗富神韻,不獨在謀篇造語上出格,自然流暢地表現了詩人對友人杜晃的深切懷念,也體現出詩人與友人杜晃之間的真摯友誼。詩中四句從寫景入筆,寓主觀感情於客觀景象之中,使客觀的景象染上濃重的主觀感情的色彩。

標籤:離別

詩詞推薦

  • 留別王侍御維 / 留別王維

    孟浩然唐代〕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進士之東吳原文_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進士之東吳的賞析_古詩文
  • 女冠子·四月十七

    韋莊唐代〕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別君時。忍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除卻天邊月,沒人知。
    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進士之東吳原文_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進士之東吳的賞析_古詩文
  • 採桑子·恨君不似江樓

    呂本中宋代〕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
    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進士之東吳原文_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進士之東吳的賞析_古詩文
  •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宋代〕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進士之東吳原文_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進士之東吳的賞析_古詩文
  • 柳梢青 送盧梅坡

    劉過宋代〕泛菊杯深,吹梅角遠,同在京城。聚散匆匆,雲邊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傷情。覺幾度、魂飛夢驚。後夜相思
    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進士之東吳原文_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進士之東吳的賞析_古詩文
  • 菩薩蠻·子規啼破城樓月

    李師中宋代〕子規啼破城樓月,畫船曉載笙歌發。兩岸荔枝紅,萬家煙雨中。佳人相對泣,淚下羅衣濕。從此信音稀,嶺南無雁
    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進士之東吳原文_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進士之東吳的賞析_古詩文
  • 洞庭湖阻風贈張十一署·時自陽山徙掾江陵

    韓愈唐代〕十月陰氣盛,北風無時休。蒼茫洞庭岸,與子維雙舟。霧雨晦爭泄,波濤怒相投。犬雞斷四聽,糧絕誰與謀。相去
  • 水調歌頭·我飲不須勸

    辛棄疾宋代〕淳熙丁酉,自江陵移帥隆興,到官之三月被召,司馬監、趙卿、王漕餞別。司馬賦《水調歌頭》,席間次韻。時王
    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進士之東吳原文_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進士之東吳的賞析_古詩文
  • 生查子

    晏幾道宋代〕金鞭美少年,去躍青驄馬。牽繫玉樓人,繡被春寒夜。訊息未歸來,寒食梨花謝。無處說相思,背面鞦韆下。
  • 浪淘沙

    幼卿宋代〕目送楚雲空。前事無蹤。謾留遺恨鎖眉峰。自是荷花開較晚,孤負東風。客館嘆飄蓬。聚散匆匆。揚鞭那忍驟花驄
  • 沁園春·送翁賓暘游鄂渚

    吳文英宋代〕情如之何,暮塗為客,忍堪送君。便江湖天遠,中宵同月,關河秋近,何日清塵。玉塵生風,貂裘明雪,幕府英雄
  • 千秋歲·淡煙平楚

    劉基明代〕淡煙平楚,又送王孫去。花有淚,鶯無語。芭蕉心一寸,楊柳絲千縷。今夜雨,定應化作相思樹。憶昔歡游處,觸
    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進士之東吳原文_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進士之東吳的賞析_古詩文
  • 送王四十五歸東都

    徐鉉唐代〕海內兵方起,離筵淚易垂。憐君負米去,惜此落花時。想憶看來信,相寬指後期。殷勤手中柳,此是向南枝。
  • 送別 / 山中送別 / 送友

    王維唐代〕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明年 一作:年年)
    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進士之東吳原文_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進士之東吳的賞析_古詩文
  • 新婚別

    杜甫唐代〕兔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結髮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匆忙。君行
  • 贈別二首

    杜牧唐代〕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尊前笑不成。蠟燭
  • 江津送劉光祿不及

    陰鏗南北朝〕依然臨江渚,長望倚河津。鼓聲隨聽絕,帆勢與雲鄰。泊處空餘鳥,離亭已散人。林寒正下葉,釣晚欲收綸。如何
  • 潁亭留別

    元好問金代〕故人重分攜,臨流駐歸駕。乾坤展清眺,萬景若相借。北風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崢嶸,了不受陵跨。寒波
  • 浣溪沙

    納蘭性德清代〕欲寄愁心朔雁邊,西風濁酒慘離顏。黃花時節碧雲天。古戍烽煙迷斥堠,夕陽村落解鞍韉。不知征戰幾人還。
  • 惜分飛·淚濕闌乾花著

    毛滂宋代〕淚濕闌乾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更無言語空相覷。斷雨殘雲無意緒,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處,
    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進士之東吳原文_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進士之東吳的賞析_古詩文
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進士之東吳原文_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進士之東吳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