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樂毅論》原文及翻譯

蘇軾

原文:

自知其可以王而王者,三王也。自知其不可以王而霸者,五霸也。或者之論曰:“圖王不成,其弊猶可以霸。”嗚呼!使齊桓、晉文而行湯、武之事,將求亡之不暇,雖欲霸,可得乎?
夫王道者,不可以小用也。大用則王,小用則亡。昔者徐偃王、宋襄公嘗行仁義矣,然終以亡其身、喪其國者,何哉?其所施者,未足以充其所求也。故夫有可以得天下之道,而無取天下之心,乃可與言王矣。范蠡、留侯,雖非湯、武之佐,然亦可謂剛毅果敢,卓然不惑,而能有所必為者也。觀吳王困於姑蘇之上,而求哀請命於勾踐,勾踐欲赦之,彼范蠡者獨以為不可,援桴進兵,卒刎其頸。項籍之解而東,高帝亦欲罷兵歸國,留侯諫曰:“此天亡也,急擊勿失。”此二人者,以為區區之仁義,不足以易吾之大計也。
嗟夫!樂毅戰國之雄,未知大道,而竊嘗聞之,則足以亡其身而已矣。論者以為燕惠王不肖,用反間,以騎劫代將,卒走樂生。此其所以無成者,出於不幸,而非用兵之罪。然當時使昭王尚在,反間不得行,樂毅終亦必敗。何者?燕之並齊,非秦、楚、三晉之利。今以百萬之師,攻兩城之殘寇,而數歲不決,師老於外,此必有乘其虛者矣。諸侯乘之於內,齊擊之於外。當此時,雖太公、穰苴不能無敗。然樂毅以百倍之眾,數歲而不能下兩城者,非其智力不足,蓋欲以仁義服齊之民,故不忍急攻而至於此也。夫以齊人苦湣王之暴,樂毅苟退而休兵,治其政令,寬其賦役,反其田裡,安其老幼,使齊人無復鬥志,則田單者獨誰與戰哉!奈何以百萬之師,相持而不決?此固所以使齊人得徐而為之謀也。
當戰國時,兵強相吞者,豈獨在我?以燕、齊之眾壓其城,而急攻之,可滅此而後食,其誰曰不可?嗚呼!欲王則王,不王則審所處,無使兩失焉而為天下笑也。

譯文/翻譯:

自己知道可以成就王業並且真正稱王的,是古代三王(夏禹、商湯、周武)。自己知道不可以成就王業而成就了霸業的,是春秋五霸。有人曾經這樣論說:“圖謀成就王業卻沒有成功的,那最壞的結果也還能成就霸業。”唉!假使讓齊桓公、晉文公去做商湯和周武王那樣的事情(王道),那他們將要自尋滅亡都來不及了,即使想要稱霸,能夠成功嗎?
所謂的王道,不可以用在小的地方。用在大的地方可以成就王業,用在小的地方,就會被消滅。當年徐偃王、宋襄公曾經推行他們的仁義,但是最終自取滅亡,失去國家,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所推行的,不足以來滿足他們所追求的。所以如果有獲取天下的方法,但是卻沒有獲取天下的想法,這才可以同他說王道。春秋時越國大夫范蠡和西漢留侯張良,雖然不是輔佐商湯、周武王的賢臣,但也可稱得上是剛毅果敢的人物,才能卓越,遇事不糊塗,能夠有他一定要做的事。看看吳王夫差被困在姑蘇城上,而向越王勾踐哀求保全性命,勾踐曾經想赦免他,當時只有那范蠡認為不可以,然後擊鼓進兵攻打姑蘇城,並最終殺死吳王。(楚漢相爭的時候),項籍突破重圍向東敗逃時,高祖也曾想罷兵西歸,可是張良上諫說:“這是上天要讓項羽滅亡,趕快追擊,莫失良機。”這兩個歷史人物,都認為小小的仁義,不足以改變我們的軍國大計。
唉!樂毅本是戰國時期的英雄,不知道真正的王道,只是私下曾經聽聞過王道,這就足以使他滅亡了。議論的人認為,是因為燕惠王不夠賢明,才會被敵人用了反間計,用騎劫頂替樂毅為將,才最終使樂毅逃離燕國。他們認為樂毅之所以不能取得伐齊的成功,完全是命運的不幸,而不是他用兵指揮的過錯。然而,假設當時燕昭王還在位,即使齊國的反間計不能得逞,樂毅也終究會失敗。這又是為什麼呢?因為燕國想吞併齊國,但是這卻並不符合秦國、楚國和三晉之國(趙、魏、韓)的利益。樂毅如今用百萬的軍隊去攻打(莒、墨)兩城的殘兵敗將,而用了幾年的時間都不能取勝,軍隊長年在外,這樣就一定會有敵人利用他的國力空虛。諸侯在內部作亂,齊國在外面攻擊。到了這時候,即使是姜太公、田穰苴在世也不能不失敗。然而,樂毅用百倍於敵人的兵力,連續幾年都攻不下兩座城池,並不是他的智謀和力量不夠,而是因為他打算用仁義來使齊國的百姓順服,所以不能夠狠心猛攻城池而導致這樣的結果。因為齊國人苦於湣王的bao6*政,樂毅如果這時候撤退而停止戰爭,治理政務,放寬賦稅、勞役,使農民能夠到回到家鄉,使老人小孩生活安定,使得齊國人不再有鬥志,那么田單之輩又利用誰跟他去作戰呢!為何樂毅用百萬軍隊和兩個小城對峙好幾年卻不決戰?這是讓齊國能夠慢慢謀劃這件事的原因。
在戰國時,兵力強盛的國家吞併國力弱小的國家,難道僅僅是我燕國么?拿燕國和齊國的軍隊圍攻兩座城池,並且加緊攻擊,要有消滅敵人後再吃飯的決心,難道誰會說不行嗎?哎呀!想稱王就稱王,不想稱王就要明白所處的位置,不能使兩頭都失去而讓天下人譏笑。
蘇軾《樂毅論》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蘇軾《樂毅論》原文及翻譯0
蘇軾《樂毅論》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