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蠻之戰,蝸角之爭》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觸蠻之戰,蝸角之爭
莊周
魏瑩與田侯牟約,田侯牟背之。魏瑩怒,將使人刺之。
犀首公孫衍聞而恥之,曰:“君為萬乘之君也,而以匹夫從仇。衍請受甲二十萬,為君攻之,虜其人民,系其牛馬,使其君內熱發於背,然後拔其國。忌也出走,然後抶其背,折其脊。”
季子聞而恥之,曰:“築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又壞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衍,亂人也,不可聽也。”
華子聞而醜之,曰:“善言伐齊者,亂人也;善言勿伐者,亦亂人也;謂伐之與不伐亂人也者,又亂人也。”君曰:“然則若何?” 曰:“君求其道而已矣。”
惠子聞之,而見戴晉人。戴晉人曰:“有所謂蝸者,君知之乎?”曰:“然。”“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相與爭地而戰,伏屍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君曰:“噫!其虛言與?”曰:“臣請為君實之。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窮乎?”君曰:“無窮。”曰:“知游心於無窮,而反在通達之國,若存若亡乎?”君曰:“然”。曰:“通達之中有魏,於魏中有梁,於梁中有王,王與蠻氏有辯乎?”君曰:“無辯。”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
客出,惠子見。君曰:“客,大人也,聖人不足以當之。”惠子曰:“夫吹管也,猶有嗃也;吹劍首者,吷而已矣。堯、舜,人之所譽也。道堯、舜於戴晉人之前,譬猶一吷也。”(選自《莊子·雜篇·則陽》)
[注] ①瑩,魏惠王名。田侯牟,齊威王名。②犀首:武官名。③內熱發於背:因恚憤而背生癰疽。④胥靡:服役的人。⑤管,一種樂器。劍首:指劍鼻環的小孔。嗃(xiāo),洪亮而悠長的聲音。吷(xuè),細微的聲音。
1. 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魏瑩與田侯牟約約:結盟
B. 善言伐齊者,亂人也 伐:攻打
C. 王與蠻氏有辯乎辯:辯論,爭辯
D. 臣請為君實之 實:證實
2. 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築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則又壞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B.築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則又壞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C.築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則又壞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D.築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則又壞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3. 選擇下列對有關文化常識表述正確的一項
A.“辭”是賦的一種,一般要押韻。因起源於戰國時的楚國,亦叫楚辭,楚辭體;又因屈原所作《離騷》為這種文體的代表,故又稱“騷體”。而到了唐代常把辭和賦統稱為辭賦。
B.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字表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如,弱冠,指20歲。古代以20歲為弱年,行冠禮,為成年人。
C. 莊子,名周,春秋時宋國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作為文學家,莊子思想超塵脫俗,作品形象詭譎奇特,文風汪洋恣肆。
D.《逍遙遊》是《莊子·內篇》的第一篇,代表了莊子學說的最高境界,也體現了他散文的風格和成就。至今流傳的許多耳熟能詳的詞語,如“遊刃有餘”“達人知命”“鵬程萬里”“扶搖直上”都出自《莊子》。
4. 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因為齊國毀約而要發動戰爭的主戰派,是要爭一口氣;反對戰爭的反戰派,是顧及王家基業。這兩者本質上都是主張“有為”的。
B. 華子既反對主戰,也反對反戰,是最合乎“無為之道”的,但是華子卻不願意講,只是說:“你還是求助於清虛淡漠、物我兼忘的大道吧!”
C. 戴晉人用“蝸角虛名”的寓言,讓魏瑩明白為名利而戰是多么渺小。“蝸角虛名”的故事,想像奇特,形象中蘊藏著不易領悟的“道”。
D. 文章一方面指出戰國時期諸侯間的戰爭是為了名利的行為,予以否定;同時也宣揚了道家的無為思想。
5. 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屍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5分
(2)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2分
(3)道堯、舜於戴晉人之前,譬猶一吷也。(3分)
參考答案
1.C[解析] 辯,分別,通“辨”。
2.D
3. [解析] A項中,常把辭和賦統稱為辭賦是到了漢代;C項中庄子為戰國時期的人;D項中“達人知命”出自《滕王閣序》。
4.B[解析] 華子既反對主戰,也反對反戰,但並非最合乎‘無為之道’,而是勸他們不要在這裡作無謂的爭論,而應去求助“清虛淡漠、物我兼忘”的無為之大道。
5. (1)它們時常為爭奪地盤而挑起戰爭,戰鬥中倒伏在地上的屍首就有數萬之多,戰勝者追逐敗兵往往十天半月才返回。(關鍵字“相與”“逐北”“旬有五日”“反”各一分,補出主語“它們”1分)
(2)戴晉人離開後,魏王心中恍惚,若有所失。(關鍵字“惝然”“亡”)
(3)在戴晉人面前提起堯舜,猶如一聲細微之音而已。(關鍵字“道”“譬猶”,倒裝句式1分)
[參考譯文]
魏瑩與田侯牟訂有盟約,而田侯牟卻違背了盟約。魏瑩十分憤怒,準備派人去刺殺他。
公孫衍將軍聽說後,感到這種做法很可恥,便對魏瑩說:“君主您是萬乘大國的國君,卻用老百姓的方法去報仇。我懇請受命率領二十萬披甲士兵,為您攻打齊國,俘虜他的人民,牽走他的牛馬,讓他因恚憤而背生癰疽,然後占領他的國家。等齊將田忌出逃,然後抓住他,鞭打他的後背,折斷他的脊樑。(這才是大國的風度,光明正大的做法。)”
季子聽了公孫衍的議論感到可恥,他說:“譬如要修築十仞高的城池,已經修築了十仞之高,卻又去把它毀掉,這可是服役之人的辛苦勞動啊!現在不用兵打仗已經七年了,這是王業的基礎啊。公孫衍是個挑起戰亂的人,他的話不能聽。”
華子聽了這些議論之後,感到這些觀點都很不好,便說:“鼓動攻打齊國的人,是好亂之人;鼓動不要攻打齊國的人,也是好亂之人;議lun6*攻打與不攻打來攪亂人心的人,又是一個好亂之人。”君主說:“那么怎么辦呢?”華子回答說:“君主但求自然之道就是了。”
惠子聽說了這件事,把戴晉人引薦給了魏瑩。戴晉人說:“有一種小動物叫蝸牛的,君主知道嗎?”魏瑩說:“知道。”戴晉人接著說:“有個國家建在蝸牛的左角上,人稱觸氏;還有一個國家建在蝸牛的右角上,人稱蠻氏。它們時常為爭奪地盤而挑起戰爭,戰鬥中倒伏在地上的屍首就有數萬之多,戰勝者追逐戰敗者往往十天半月才返回。”魏瑩說:“唉!這不是虛話嗎?”戴晉人說:“我請求為君主把話說實。君主認為自己的主觀想法推測宇宙的空間有極限嗎?”魏瑩說:“無極限。”戴晉人接著說:“知道自己在無極限中遐想,再返回人跡所到之處的國家,是不是感到若有若無、難以捉摸呢?”魏瑩說:“是的。”戴晉人又說:“在這人跡所到之處有個魏國,在魏國之中有個梁都,在梁都之中有個君王,(試問)君王和蠻氏有分別嗎?”魏瑩說:“沒有分別。”戴晉人離開後,魏瑩心中恍惚,若有所失。
客人走後,惠子覲見。魏瑩說:“客人真是位德才超群的人,像堯、舜這樣的聖人也比不上他。”惠子說:“吹奏管,尚能發出洪亮而悠長的聲音;吹奏劍首,就只能發出細微的聲音罷了。堯、舜是人們所讚譽的聖人。但在戴晉人面前提起他們,則猶如一聲細微之音而已。”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觸蠻之戰,蝸角之爭》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0
《觸蠻之戰,蝸角之爭》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