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黃宗明傳》原文及翻譯

明史

原文:

黃宗明,字誠甫,鄞人。正德九年進士。除南京兵部主事,進員外郎。嘗從王守仁論學。寧王宸濠反,上江防三策。武宗南征,抗疏諫,尋請告歸。嘉靖二年,起南京刑部郎中。張璁、桂萼與朝臣爭論“大禮”,從南京ying6*召入都,尚未上路。
三年四月,璁、萼、黃綰及宗明聯疏奏曰:“今日尊崇之議,以陛下與為人後者,禮官附和之私也。以陛下為入繼大統者,臣等考經之論也。陛下何不親御朝堂,進百官而詢之曰:‘朕以憲宗皇帝之孫孝宗皇帝之侄興獻帝之子遵太祖兄終弟及之文奉武宗倫序當立之詔入承大統非與為人後者也前者未及詳稽,遽詔天下,尊孝宗皇帝為皇考,昭聖太后為聖母,而興獻帝後別加本生之稱,朕深用悔艾。今當明父子大倫,繼統大義,改稱孝宗為皇伯考,昭聖為皇伯母,而去本生之稱,為皇考恭穆獻皇帝,聖母章聖皇太后,此萬世通禮。’”奏入,帝大悅,卒如其言。
明年出為吉安知府,遷福建鹽運使。六年召修《明倫大典》,以母憂歸。服闋,征拜光祿卿。十一年擢兵部右侍郎。其冬,編修楊名以劾汪鋐下詔獄,詞連同官程文德,亦坐系。詔書責主謀者益急。宗明抗疏救,且曰:“連坐非善政。今以一人妄言,必究主使,廷臣孰不懼?況名搒掠已極,當嚴冬或困斃,將為仁明累。”帝大怒,謂宗明即其主使,並下詔獄,謫福建右參政。帝終念宗明議禮功,明年召拜禮部右侍郎。
遼東兵變,捶辱巡撫呂經。而帝務姑息,納鎮守中官王純等言,將逮經。宗明言:“前者遼陽之變,生於有激。今重賦苛徭悉已釐正,廣寧復變,又誰激之?法不宜復赦。請令新撫臣韓邦奇勒兵壓境,揚聲討罪,取其首惡,用振國威,不得專事姑息。”帝不從,經卒被逮。宗明尋轉左侍郎,卒於官。
(節選自《明史·黃宗明傳》有刪改)

譯文/翻譯:

黃宗明,字誠甫,浙江鄞縣人。正德九年(1514)進士。初任南京兵部主事,升員外郎。他曾經跟著王守仁研究學問。寧王宸濠zao6*反時,他曾遞交過關於長江防務的三篇策論。武宗要親自南征,他抗言上書勸阻,不久請假回鄉去了。嘉靖二年(1523),朝廷又起用他為南京刑部郎中。張璁、桂萼與朝臣爭論“大禮”,從南京ying6*召入都,尚未上路。
三年四月,張璁、桂萼、黃綰和宗明四人聯名上書說:“現在關於尊崇獻帝的討論,以為陛下是給別人過繼當兒子的意見,是禮官附和權臣的私意;以為陛下是入繼王位的天子,這是我們考證經典而得出的結論。陛下為什麼不親臨朝堂,召見百官問話說:‘朕以憲宗皇帝孫子,孝宗皇帝侄子,興獻帝兒子的身份,遵照太祖皇帝兄終弟及的明文,接受武宗頒發的按輩份、排行我該立為天子的詔書,然後入宮繼承王位,並不是過繼給人當兒子的。上一次我沒來得及仔細考究,就馬上發布詔書通gao6*6*國,尊稱孝宗皇帝為皇考,昭聖太后為聖母,而興獻帝、後另外加稱‘本生’字樣,朕深感後悔。現在應該體現父子間的lun6*理,繼承王位的道理,改稱孝宗為皇伯考,昭聖太后為皇伯母,去掉‘本生’字樣,稱興獻帝、後為皇考恭穆獻皇帝、聖母章聖皇太后,這才是萬世可行的大禮。你們文武大臣假如還考慮父子間的親情、君臣間的大義的話,就與朕一起明大倫於天下。’”這篇奏疏遞進去,世宗非常高興,結果像他們所說的那樣辦了。
第二年就出任吉安知府,後又升為福建鹽運使。六年召入朝中編撰《明倫大典》,因為母親死了,他回家守喪。三年後除下孝服,就被徵召回朝,擔任光祿卿。十一年(1532),宗明升任兵部右侍郎。這年冬天,編修楊名因為彈劾汪鋐被關進詔獄,供詞牽涉到同事程文德,文德也因此被逮捕。世宗的詔書更急切地想要他們供出主謀來。宗明抗言上書搭救他們,並且說道:“連坐並不是什麼善政。現在因為一個胡說幾句話,就一定要追查主謀,這樣朝廷中的大臣哪個不害怕?況且楊名已被拷打到極點了,時逢嚴冬,如果他被打死,豈不是有害於陛下的仁德和明智。”世宗大為惱火,說宗明就是主謀,把他也關進詔獄,後來貶出去當了福建右參政。世宗最後還是想到宗明討論“大禮”時的功勞,第二年召他回朝做了禮部右侍郎。
遼東發生兵變,把巡撫呂經給捶辱了一頓。但是世宗一意姑息,聽信鎮守中官王純等人的話,打算逮捕呂經。宗明說“:上一次遼陽兵變,是因為有所引發。現在重賦苛徭都已得到糾正,廣寧又發生兵變,這又是誰引發它的呢?按照法律不應該再赦免他們的罪行。請傳令新任巡撫韓邦奇駐兵壓境,揚言討伐,捕捉那些首犯,用以弘揚國家的威嚴,不能一味姑息。”世宗不聽他的勸告,呂經最後被逮捕了。宗明不久後改當禮部左侍郎,死於任上。
《明史·黃宗明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明史·黃宗明傳》原文及翻譯0
《明史·黃宗明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