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原文及翻譯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孔子說:「沒有仁德的人,不可以長久處於貧困,也不可以長久處於安逸。有仁德的人安於仁道不論環境好壞都能行仁,有智慧的人,知道行仁有利也能夠實行仁道。」
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孔子說:「只有仁人,才能夠公證地喜愛應當喜愛的人,才能夠公證地厭惡應當厭惡的人」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閒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孔子說:「富有顯貴,這是人人都想得到的。如果不能用正確的方法獲得它,君子是不會接受。貧窮卑賤,是人人都厭惡的。如果不能從正確途徑擺脫它,君子是不會逃避的。君子離開了仁道,又怎稱得上是君子?君子即使在極短的時間之間也不會違背仁道,匆忙的時侯都是一樣,困頓的時侯都是一樣緊守仁道。」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孔子說:「有知慧的人不會困惑。有仁德的人不會憂愁。有勇氣的人不會畏懼。」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顏淵問怎樣才能做到仁,孔子說:「對自己有節制言行合乎禮法便是仁了。一旦能克制私慾合乎禮法,天下人都會讚揚你是君子仁人了。達成仁德是全靠自己的,又怎能靠別人呢!」
顏淵曰:「請問其目。」
顏淵問:「請問實行仁德的細目是怎樣的。」
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孔子說:「不合禮法的不看,不合禮法的不聽,不合禮法的不說,不合禮法的不做。」
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顏淵說:「我雖然不聰明,但一定遵照這番話實行的!」
樊遲問仁。
樊達問怎樣才算是仁。
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孔子說:「起居生活恭謹莊重,做事認真,與人交往忠心真誠,即使去到文化落後的地方,這些原則都不可離棄。」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孔子說:「有大志的人和有仁德的人,不會因為保存性命而損害仁道,只會犧牲性命來成就仁道。」
論君子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孔子說:「君子的態度不莊重就沒有威儀,所學便不會穩固;做人處事以忠信為本,不會和那些不講究忠信的人做朋友;自己有了過錯一定會勇於改過。」
子貢問君子。
子貢問怎樣才算是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孔子說:「先把自己想說的實行了,然後才說出來。」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孔子說:「君子只知道道義,小人心中只知道利益。」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孔子說:「君子心境坦白舒泰光明磊落,小人則經常憂慮不安。」
司馬牛問君子。
司馬牛問怎樣才算是君子。
子曰:「君子不憂不懼。」
孔子說:「不憂慮不害怕便是君子。」
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
司馬牛說:「不憂慮不害怕,便是君子了嗎?」
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孔子說:「自我反省,無愧於心,又有甚麼值得擔憂懼怕呢!」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孔子說:「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成全別人的壞事;小人則相反。」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孔子說:「君子會為自己所說的超過自己所能做的而感到羞愧。」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以。君子哉!」
孔子說:「君子把道義作為行事的跟本原則,按照禮法去實行,用謙遜的言語來表現,用誠信的態度去完成事情。這是真正君子了。」
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孔子說:「君子只擔心自己沒有能力,不會擔心別人不賞識自己。」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孔子說:「君子甚麼事都依靠自己,小人甚麼事都責求別人。」
【注 釋】
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不仁的人,不可以長久處身於貧困的境地,否則就會為非作歹,也不可以長久處身於安樂的境地,否則就會驕奢淫逸。約,貧。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有仁德的人安於仁道,不論環境好壞,都能行仁。有知慧的人知道仁的好處,也能行仁。知,通智。
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只有仁者,才能夠公正地喜愛應當喜愛的人,才能夠公正地厭惡應當厭惡的人。好,喜愛。音耗。惡,厭惡。音「烏去聲」。
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不用正當的方法而獲得富貴,君子是不會接受的。之,它,指富貴。處,接受。這句說君子不會苟得富貴而害仁。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能從正當的途徑擉脫貧賤,君子也不會逃避的。之,指貧賤。去,逃避。音許。這句說君子能安於貧賤,不會勉強去擉脫貧賤而害仁。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離開了仁道,又怎麼稱得上是君子呢?惡乎,怎麼。
無終食之閒違仁——連一頓飯這麼短暫的時間,也不違背仁道。終食,一頓飯。閒,與「間」同。
造次必於是——匆忙急促的時侯,一定緊守仁道。造次,匆忙,急促。必於是,必存心於此,即一定緊守仁道的意思。
顛沛——本義是跌倒。引申為潦倒,困頓。
知者不感——有知慧的人,對事物理解透徹,不會困惑迷亂。
仁者不憂——有仁德的人,能克制私慾,樂天知命,沒有憂愁苦惱。
勇者不懼——有勇氣的人,果斷勇敢,不會驚惶恐懼。
顏淵——(前五二一——前四九0),名回,字子淵,春秋時魯國人。孔子弟子,被後世尊為「復聖」。
克己復禮——克制自己的私慾,使一切言行都合乎禮法。復禮,返於禮,即合於禮。
一日——一旦,有朝一日。
天下歸仁——天下的人都讚揚你能夠合於仁德。歸仁,稱仁,稱揚合於仁德。
目——條目,細目。
不敏——遲鈍,不聰明。這是自謙的說法。
事斯語——依照這話去實踐。事,奉行。斯,此,指上文提到的「非禮勿視」等項。
樊遲——(前五五一——前?),名須,字子遲,春秋時魯國人。是孔子學生。
居處恭——生活恭謹莊重。居處,持身之道,指生活上起居動靜等的表現。
執事敬——做事嚴肅認真。
與人忠——和人交往忠誠。
之夷狄——到文化落後的夷狄地方。之,到,作動詞用。夷狄,原稱未開化的民族,這裡指文化落後的夷狄之邦。
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不會為保全性命而損害仁道,只會犧牲性命來成就仁道。
不重則不威——不莊重就沒有威儀。
主忠信——(做人處事)以盡忠和守信為主。忠,是竭誠盡心。信,是言行一致。
無友不如己者——不結交不像自己一般(講究忠信)的人為朋友。無,通毋,禁止之詞。友,作動詞用,結交朋友。
過則勿憚改——有了過錯,就不要害怕去改正。憚,害怕。音但。
子貢——(前五二0——前?),姓端木,名賜,字子貢,春秋時衛(今河南省淇縣)人。孔子的學生,以口才佳而出名。
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先把自己想說的實行了,然後才說出來。從,跟從,接著說出的意思。之,指實行了的事。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心中只知道道義,小人心中只知道利益。喻,知道。
坦蕩蕩——形容心境寬廣舒泰。坦,平。蕩蕩,寬廣的樣子。君子依理行事,故心境寬廣舒泰。
長戚戚——經常憂慮不安。小人被名利所困,患得患失,自然憂慮多多。
司馬牛——名耕,字子牛,春秋時宋人。是孔子學生。
內省不疚——自我反省,無愧於心。疚,愧。
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成全別人的好事,不成全別人的壞事。
反是——與這些相反。是,此,這些。意思是小人不成人之美,成人之惡。
恥其言而過其行——所說的話超過自己所能做的,便覺恥辱。,恥作動詞用,怠到羞愧的意思。而,無義,作用在舒緩語氣。過,超過。
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把道義作為行事的根本,按照禮法去實行,用謙遜的言語來表現,用誠信的態度去完成。孫,同遜,謙遜的意思。
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君子只擔心自己沒有本領,不擔心別人不賞識自己。病,憂慮,擔心。不己知,不知道自己。病,憂慮,擔心。不己知,不知道自己,不賞識自己。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甚麼事都責求自己,小人甚麼事都責求別人。,求責,求責備追究。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