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學習方法:不做黔之驢

文言文的學習方法:不做黔之驢

《黔之驢》是一篇文言文。有的同學認為,文言文很好學,只要會解釋每個字,會翻譯每個句子就行了。其實,學習文言文,僅僅關注語言本身,即完成由文言文到白話文的轉換是遠遠不夠的,還要重視其中的文學因素、文化因素等。下面,就讓我們展開對文本的學法探究。

首先,利用注釋和工具書,在翻譯中學習。

朗讀課文,利用課文注釋和手邊的工具書積累文言字詞,這既是一種良好的習慣,也是一種學習能力。在本文的學習中,同學們可以自主學習,理解“勝”“盪倚沖冒”“窺”“慭慭然”“莫相知”等字詞的含義,加深對文本的理解。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和同學一起合作探究,也可以請教老師。

其次,在誦讀中學習。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真正“會讀”,能夠讀出“義”,不是件容易的事。誦讀,不僅要讀準字音、讀準句讀,還要在讀中發現問題。比如,故事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發生的?你從哪裡可以看出來?當驢出現時,“虎見之”的最初反應是什麼?為什么會如此?後來虎對驢的'態度有改變嗎?從哪裡看出來的?學習文言文時,同學們要邊誦讀邊思考,準確把握文章的深層意義。

再次,在問題的探究中學習。

例如,從題目看,本文的寫作重點應該是驢,其實,這篇寓言還描寫了虎,而且篇幅還不少。同學們可以在書上分別畫出寫虎和寫驢的句子,然後圈出表現虎和驢的特點的動詞,思考它們有何不同。通過比較,大家就會發現,一開始,虎眼中的驢是很龐大的,虎先是“窺”——觀察了一段時間後,才慢慢靠近驢;而且“慭慭然”,很小心,“莫相知”——它還不了解驢;“然往來視之”——反覆地觀察,同時還謹慎地試探了一下,等驢的弱點暴露出來以後,虎才吃掉了驢。由此可見,虎是善於仔細觀察、冷靜思考的。而驢看上去貌似強大,其實並沒有戰勝老虎的本領,外強中乾,這是驢的悲劇。我們還可以聯繫當時的寫作背景來理解文章。作者參加王叔文發起的政治變革失敗了,被貶到了永州;作者寫驢,其實是和虎形成對比,嘲諷那些看似強大,其實並沒有什麼本領的人。

最後,在語文活動中學習。

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礎上,同學們可以進行角色扮演。例如,請幾位同學分別扮演驢和虎,結合各自的表現及命運,談談從中收穫了哪些道理。再者,請大家想像一下,虎會有哪些心得體會呢?通過這樣的活動,同學們可以不斷地挖掘文章新的內涵。

總之,我們除了要能翻譯文言文之外,還要學會在誦讀中、在問題中、在活動中不斷地理解文言文,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我們的語言素養。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文言文的學習方法:不做黔之驢0
文言文的學習方法:不做黔之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