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魏徵傳》原文及翻譯
舊唐書
原文:
隱太子①聞其名,引直洗馬,甚禮之。徵見太宗勳業日隆,每勸建成早為之所。及敗,太宗使召之,謂曰:“汝離間我兄弟,何也?”徵曰:“皇太子若從徵言,必無今日之禍。”太宗素器之,引為詹事主簿。及踐祚,擢拜諫議大夫,封鉅鹿縣男,使安輯河北,許以便宜從事。徵至磁州,遇前宮千牛李志安、齊王護軍李思行錮送詣京師。徵謂副使李桐客曰:“吾等受命之日前宮齊府左右皆令赦原不問今復送思行此外誰不自疑徒遣使往彼必不信此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且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寧可慮身,不可廢國家大計。今若釋遣思行,不問其罪,則信義所感,無遠不臻。古者,大夫出疆,苟利社稷,專之可也。況今日之行,許以便宜從事,主上既以國士見待,安可不以國士報之乎?”即釋遺思行等,仍以啟聞,太宗甚悅。太宗新即位,勵精政道,數引徵入臥內,訪以得失。徵雅有經國之才,性又抗直,無所屈撓。太宗與之言,未嘗不欣然納受。徵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無不言。太宗嘗勞之曰:“卿所陳諫,前後二百餘事,非卿至誠奉國,何能若是?”其年,遷尚書左丞。或有言徵阿黨親戚者,帝使御史大夫溫彥博案驗無狀,彥博奏曰:“徵為人臣,須存形跡,不能遠避嫌疑,遂招此謗。雖情在無私,亦有可責。”帝令彥博讓徵,且曰:“自今後不得不存形跡。”他日,徵入奏曰:“臣聞君臣協契,義同一體。不存公道,唯事形跡,若君臣上下,同遵此路,則邦之興喪,或未可知。”帝瞿然改容曰:“吾已悔之。”徵再拜曰:“願陛下使臣為良臣,勿使臣為忠臣。”帝日:“忠、良有異乎?”徵曰:“良臣,稷、契、咎陶②是也。忠臣,龍逢、比干③是也。良臣使身獲美名,君受顯號,子孫傳世,福祿無疆。忠臣身受誅夷,君陷大惡,家國並喪,空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遠矣。”帝深納其言,賜絹五百匹。貞觀三年,遷秘書監,參預朝政。徵以喪亂之後,典章紛雜,奏引學者校定四部書。數年之間,秘府圖籍,粲然畢備。
(節選自《舊唐書·魏徵列傳》)
註:①隱太子:李建成②稷、契、咎陶:都是舜帝的臣子。③龍逄(關龍逄,被夏桀殺害)、比干(被商紂挖心)
譯文/翻譯:
隱太子建成早己聽說魏徵的名氣,把他召為洗馬,非常恭敬他。魏徵見太宗屢建功勳,威望越來越高,常常勸建成早定對策。太子建成失敗後,太宗派人召見魏徵,對魏徵說:“你離間我兄弟關係,這是為什么?”魏徵說:“太子如果聽從了我的意見,一定不會遭到今天的殺身之禍。”太宗平素就器重魏徵的敢於直言,於是任命他為詹事主簿。太宗即位後,提升魏徵為諫議大夫,封巨鹿縣男,派他安撫河北,授予他遇事可酌情處理的權力。魏徵到了磁州,遇到前東宮千牛李志安、齊王護軍李思行鎖在囚車中押解京師。魏徵對副使李桐客說:“我們動身時剛得到皇上的詔命,前東宮、齊王府的舊人都一律赦免不問。現在又把李思行等押送京師,這樣做其他的人誰還再相信皇上的詔令而不疑慮呢?朝廷派我們安撫山東,人們一定不會相信,這豈不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況且有關國家利益,明白了沒有不去做的,寧可自己承擔責任,也不能損害國家大計。現在如果釋放李思行他們,不再追究他們的罪責,那么信義的感召就會遠達天下。古時大夫出使,只要是對國家有利,就可以自己做主。況且我們這次出使,皇上給予我們靈活行事的權力。皇上既然對我們以國士相待,我們怎能不以國士相報呢?”副使同意,立即釋放了李思行等人,並上書呈報皇上,太宗非常高興。
太宗剛繼承皇位,勵精圖治,改革治國之道,多次把魏徵召到臥室里,詢問治國施政的得失。魏徵很有治理國家的才幹,性情又剛正不阿,從不退縮屈服,太宗與他談論,總是欣然接受他的意見。魏徵也為遇到賞識自己的君主而喜不自勝,就殫精竭慮為他服務,知道的事全部說出來,毫不隱瞞。太宗曾經慰勞魏徵說:”您所陳述進諫的事,前後有二百多項,不是您誠心誠意報效國家,怎么能夠這樣?”那年,太宗又升任他為尚書左丞。有人誹謗魏徵包庇自己的親戚,太宗派御史大夫溫彥博去調查此案,結果查無實據,溫彥博向太宗奏道:“魏徵作為一個臣子,應該使自己的行為顯明,他不能遠避嫌疑,以致招來這些誹謗。雖然沒有私情,也應當受到責備。”太宗命溫彥博去責備魏徵,並說:“從今以後,行為不得不存痕跡。”幾天后,魏徵入朝上奏太宗說:“我聽說君臣一心,道義上如同一個整體。置國家大事於不顧,只追求行為顯露痕跡,如果君臣上下都共同遵循這條道路,那么國家的興衰就難以預料了。”太宗大驚失色說:”我已經悔悟這件事了。”魏徵又跪下說“願陛下讓臣做良臣,不要讓臣做忠臣。”太宗說:“忠臣、良臣有不同的地方嗎?”魏徵說:“良臣是稷、契、咎陶那樣的人,忠臣是龍逢、比干那樣的人。良臣使自身獲得美名,君主得到光耀的稱號,子孫世代相傳,福祿無邊。忠臣自身遭禍被殺,君主陷於愚昧、凶暴的境地,國破家亡,只得到一個忠臣的空名。從這說來,忠臣、良臣相差就遠了。”太宗被魏徵深深地打動,賜給魏徵五百匹絹。
貞觀三年,魏徵升任秘書監,參預朝政。魏徵因為感到國家經歷了喪亂之後,圖籍散失,制度、法令紛亂繁雜,奏報朝廷組織學者校定四部書。幾年之間,秘府中收藏的書籍,精要而又完備。
《新唐書·魏徵傳》《貞觀政要·任賢·魏徵傳》《舊唐書·魏徵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