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與海鷗教學設計

課文《老人與海鷗》出自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那是一個普通的冬日。我和朋友相約來到翠湖時,海鷗正飛得熱鬧。
在餵海鷗的人群中很容易認出那位老人。他背已經駝了,穿一身褪(tuì)色的過時布衣,背一個褪色的藍布包,連裝鳥食的大塑膠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訴我,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餘里,從城郊趕到翠湖,只為了給海鷗送餐,跟海鷗相伴。
人少的地方,是他餵海鷗的領地。老人把餅乾丁很小心地放在湖邊的圍欄上,退開一步,撮(cuō)起嘴向鷗群呼喚。立刻便有一群海鷗應聲而來,幾下就掃得乾乾淨淨。老人順著欄桿邊走邊放,海鷗依他的節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飛的白色,飛成一篇有聲有色的樂譜。
在海鷗的鳴叫聲里,老人抑揚頓挫地唱著什麼。側耳細聽,原來是親昵(nì)得變了調的地方話──“獨腳”“灰頭”“紅嘴”“老沙”“公主”……
“您給海鷗取了名?”我忍不住問。
老人回頭看了我一眼,依然俯身向著海鷗:“當然,哪個都有個名兒。”
“您認得出它們?”相同的白色翅膀在陽光下飛快閃過,我懷疑老人能否看得清。
“你看你看!那個腳上有環的是老沙!”老人得意地指給我看,他忽然對著水面大喊了一聲:“獨腳!老沙!起來一下!”
水面上應聲躍起兩隻海鷗,向老人飛來。一隻海鷗腳上果然閃著金屬的光,另一隻飛過來在老人手上啄食。它只有一隻腳,停落時不得不扇動翅膀保持平衡。看來它就是獨腳,老人邊給它餵食邊對它親昵地說著話。
談起海鷗,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動起來。
“海鷗最重情義,心細著呢。前年有一隻海鷗,飛離昆明前一天,連連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為它是跟我鬧著玩,後來才曉得它是跟我告別。它去年沒有來,今年也沒有來……海鷗是吉祥鳥、幸福鳥!古人說‘白鷗飛處帶詩來’,十多年前,海鷗一來,我就知道咱們的福氣來了。你看它們那小模樣!嘖(zé)嘖……”海鷗聽見老人喚,馬上飛了過來,把他團團圍住,引得路人都駐足觀看。
太陽偏西,老人的塑膠袋空了。“時候不早了,再過一會兒它們就要回去啦。聽說它們歇在滇(diān)池裡,可惜我去不了。”老人望著高空盤旋的鷗群,眼睛裡帶著企盼。
朋友告訴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來,和海鷗就像親人一樣。
沒想到十多天后,忽然有人告訴我們:老人去世了。
聽到這個訊息,我們仿佛又看見老人和海鷗在翠湖邊相依相隨……我們把老人最後一次餵海鷗的照片放大,帶到了翠湖邊。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群海鷗突然飛來,圍著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叫聲和姿勢與平時大不一樣,像是發生了什麼大事。我們非常驚異,急忙從老人的照片旁退開,為海鷗們讓出了一片空地。
海鷗們急速扇動翅膀,輪流飛到老人遺像前的空中,像是前來瞻仰遺容的親屬。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視著周圍盤旋翻飛的海鷗們,注視著與他相伴了多少個冬天的“兒女”們……過了一會兒,海鷗紛紛落地,竟在老人遺像前後站成了兩行。它們肅立不動,像是為老人守靈的白翼天使。
當我們不得不去收起遺像的時候,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朝遺像撲過來。它們大聲鳴叫著,翅膀撲得那樣近,我們好不容易才從這片飛動的白色旋(xuán)渦(wō)中脫出身來。
……
在為老人舉行的葬禮上,我們抬著那幅遺像緩緩向靈堂走去。老人背著那個藍布包,撮著嘴,好像還在呼喚著海鷗們。他的心裡,一定是飛翔的鷗群。
【教材簡說】
本課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寫的是一個人與海鷗之間充滿深厚情誼的感人故事:有一位老人每到冬季來臨就到昆明的翠湖之畔去餵到那裡越冬的紅嘴鷗,與海鷗結下了不解之緣。老人去世後,海鷗在老人的遺像前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後又肅立不動,像是為老人守靈的“兒女”,不忍離開自己的親人。
全文可以分為兩部分來理解。
第一部分(第1—13自然段)寫“我”在湖畔看到一位老人邊餵海鷗,邊呼喚著它們的名字,親切地和它們說話。十多年來,每到冬季老人必來。
第2自然段,首先介紹了這位老人。從他褪色的過時的布衣、褪色的布包和褪色的裝鳥食的塑膠袋,可以看出這是一位十分儉樸的老人。他寧願步行二十餘里,也要每天從城郊趕到翠湖來,只是為了給海鷗送餐,跟海鷗相伴。由此可見,這是一位對海鷗有著無私的愛的老人。
接下來具體描寫了老人餵海鷗時的情景。老人餵海鷗時的動作那么嫻熟,海鷗與老人之間又是那么默契,老人一聲呼喚,海鷗“應聲而來”,在老人邊走邊放食物的節奏中“起起落落”;老人給海鷗起了名字,“親昵”地叫著它們的名字,邊餵食邊和它們說話;太陽偏西,海鷗即將飛離,老人眼裡滿是“企盼”;十多年了,一到冬季“老人每天必來”。在老人這些看似平常的舉動和談吐中,可以感受到老人把海鷗看作兒女,對海鷗一片深情。
第二部分(第14—17自然段)寫老人去世後,海鷗在老人的遺像前翻飛、盤旋、肅立、鳴叫,湖畔呈現出一幅悲壯的畫面。
當“我們”把老人的遺像放到翠湖邊時,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海鷗“突然”飛來,圍著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一反常態,令人驚異;“輪流飛到”“瞻仰遺容”“站成兩行”“肅立不動”“炸了營”“撲過來”這一系列海鷗的表現的描寫,若不是作者親眼所見,真是令人難以置信,這充分看出海鷗對老人的深厚情誼。
【學習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老人與海鷗之間深厚的感情。
2.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體會句子的意思,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寫具體的。
3.幫助學生學會“褪、撮、挫、昵、嘖、瞻”6個會認字和“鷗、褪、餅、挫、昵、俯、駐”等10個會寫字;掌握“海鷗、褪色、餅乾、抑揚頓挫、親昵、俯身、駐足、瞻仰、旋渦”等詞語。
【教學建議】
1.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網際網路上有很多有關“海鷗老人”的報導,課前師生可以先查閱。
2. 識字:要注意以下幾個字的讀音:“餅”字讀“bǐng”,不要讀成“bǐn”;“昵”字讀“nì”,不要讀成“ní”。
寫字:“褪”字是“衤”旁,不要寫成“礻”旁;筆順是先寫“衤”,再寫“艮”,最後寫“辶”,注意把字寫緊湊。
3. 教學時,首先要引導學生理清課文的思路,課文是從“老人愛海鷗,對海鷗有著一片深情”和“海鷗有靈性,對老人情義深厚”這兩部分內容來表達人與海鷗之間的深厚感情的。對此,學生是不難讀懂的。
至於如何使學生體會到作者是怎樣把這種相互之間的感情具體、生動地表達出來的,就相對難一些了。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語句,結合上下文來深入理解。
4. 老人把餅乾丁很小心地放在湖邊的圍欄上,退開一步,撮起嘴向鷗群呼喚。立刻便有一群海鷗應聲而來,幾下就掃得乾乾淨淨。老人順著欄桿邊走邊放,海鷗依他的節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飛的白色,飛成一篇有聲有色的樂譜。
這幾句話具體描繪了老人餵海鷗的情景。老人的動作是那么嫻熟,與海鷗配合得是那么默契。老人呼之,海鷗即來;老人放食,海鷗幾下就“掃”乾淨。隨著老人邊走邊放,海鷗有節奏地翻飛雪白的翅膀,這是一幅多么和諧靈動的畫面,又是一首多么美妙的歌!
5. 在海鷗的鳴叫聲里,老人抑揚頓挫地唱著什麼。側耳細聽,原來是親昵得變了調的地方話——“獨腳”“灰頭”“紅嘴”“老沙”“公主”……
透過這一個個既樸實又有個性的名字,我們不僅看到老人對海鷗是那么熟悉,更看出老人對海鷗的親昵,對海鷗的愛。他呼喚著一隻只海鷗,就像呼喚著自己的兒女,他那一聲聲呼喚多么像一首首動聽的歌啊!
6. 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群海鷗突然飛來,圍著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叫聲和姿勢與平時大不一樣,像是發生了什麼大事。
誰也不會想到發生這樣的事情。海鷗們沒有見到老人放食,沒有等老人呼喚,就“突然飛來”。它們圍著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一定是發現與它們朝夕相處的老人與平時不一樣了,他不再給它們餵食,不再親昵地呼喚它們的名字,海鷗覺察到了不幸的事發生了,它們用聲聲鳴叫呼喚老人。
7. 過了一會兒,海鷗紛紛落地,竟在老人遺像前後站成了兩行。它們肅立不動,像是為老人守靈的白翼天使。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海鷗也像人一樣有感情。在翻飛盤旋、連聲鳴叫之後,又“紛紛落地”,“竟在老人遺像前後站成了兩行”肅立不動。難道它們真的知道老人不會再來了,一起為老人守靈嗎?這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就這樣發生了,這樣的場面無論誰都會為之動容。
8. 當我們不得不去收起遺像的時候,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朝遺像撲過來。它們大聲鳴叫著,翅膀撲得那樣近,我們好不容易才從這片飛動的白色旋渦中脫出身來……
當我們收起老人的遺像時,海鷗的舉動更是讓人吃驚。它們“像炸了營似的向遺像撲過來”(“炸了營”形容因憤怒而激烈發作,亂作一團),這與先前默默地肅立不動形成鮮明的對比,以至飛動的翅膀形成白色的旋渦,使我們難以脫身。這足以看出海鷗是多么捨不得離開老人,在它們看來,老人就是它們的親人,不能讓別人把他帶走。它們以這樣特殊的方式表達對老人的留戀
9. 這篇課文生動地描寫了這個感人的故事。人鷗間的深情感動了作者,作者生動傳神而又動情的描繪也深深地感動著讀者。在引導學生交流體會的同時,要相機指導學生通過朗讀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使學生在朗讀中更好地感受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情感。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老人與海鷗教學設計0
老人與海鷗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