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孩子教學設計
課文《雪孩子》出自國小一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
一、教學要求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瓜、衣、來”3個字。認識1個偏旁“孑”。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雪與雲之間的變化過程。
二、教材說明
這是一篇童話,講述一個雪孩子給小白兔帶來歡樂,為小白兔解除災禍,最後自己變成了雲朵的故事。課文以連環畫的形式出現,將水的變化常識融於故事之中,易於激發學習興趣。
本篇為首次出現不注拼音的課文,讓學生嘗試著自己閱讀,激發學習語文的成就感。
教學重點是認識10個生字,知道雪會變成雲。
三、教學建議
(一)課前準備
1?雪與雲相互變化的錄像帶或課件。
2?有條件的地方,帶領學生玩一次雪。
(二)認字、寫字
1?認字
本課生字中,注意讀準“讓、往、燒、知”4個字的字音。
課文不注拼音,除10個生字外,還有“累、息、柴、救、卻”5個字沒學過,還有多音字“著”。教學時,要鼓勵學生自己讀通課文,不認識的字結合上下文猜讀,或查查生字表,問問同學,實在有困難的做上記號問老師。教師檢查時要注意正音。隨生字“孩”,認識偏旁“孑”。10個生字中,“起、玩、往、覺、知、化”都可以利用熟字變化來認記。注意區別“往、住”兩個字。其他的字可多讀讀,記個整體印象,隨著閱讀實踐再逐步明晰。
鞏固練習時可進行同音字比較:“化—畫、到—道、只—知、還—孩”。
2?寫字
寫好“瓜、衣、來”的關鍵是撇與捺對稱。在學生看範字的基礎上,重點指導兩個字。
瓜:上撇平短,左撇豎長。“豎提”起筆對準上撇中部,“點”較小,“捺”起筆低於“豎提”並與它相接,與“左撇”對稱。
衣:點居中,不與“橫”相連。第三筆自“橫”中間起筆,向左下撇出。“豎提”從“撇”的中上部起筆,轉折處低於撇尾,第五筆“短撇”,從橫收筆處下方起筆,方向與長撇一致,最後“捺”低於長撇並相接,向右伸展與撇對稱。
(三)詞句
“香”是多義詞。學生在第四課學過,是指香味,本課指睡得很舒服、很沉,可引導學生從圖中理解。
“化”指雪孩子在火中變成水,也可以從圖畫或生活中理解,注意發揮圖畫在教學中的作用。
最後一句話中的“飛”形象地概括出水蒸發到空中形成雲的過程,這是肉眼看不見的,也是本課要學生掌握的知識。可啟發學生說說:雪孩子都化了,怎么飛上天了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再出示課件,讓學生了解雪化成水,水蒸發後形成雲這一常識。並適當擴展:衣服晾曬後幹了,地面上水不見了(其中也有滲入地下)都是水分蒸發的結果。最後讓學生想一想:雪孩子還會回來嗎?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再繼續看課件:雲變成雨和雲變成雪的過程。
(四)朗讀
本課因不注拼音,朗讀中除強調讀準字音外,還要正確處理輕聲,如“房子上、樹上、地上”的“上”、“休息”的“息”等,教學中可作適當提示或聽錄音范讀。
要注意引導學生想像課文中的畫面,讀出雪地、雲朵的美麗,小白兔的快樂與傷心。如:
他/飛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雲,一朵/很美很美的/白雲。(後半句“很美很美”“白雲”讀慢些,表達出讚美、喜愛之情。)
(五)實踐活動
1?課後“讀讀說說”是讓學生感知“又”字連用可表示兩種情況同時存在。左邊一欄說的是動作,右邊一欄說的是特點。練習中不必受此限制,先放開說,只要前後不矛盾即可。說的過程中要注意糾正運用不當的詞語。
2?講故事:將課文中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3?續編故事:《雪孩子又回來了》。想像小白兔與雪孩子見了面會做什麼,說什麼。
(六)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2—3課時。
四、教學設計舉例
(一)揭題激趣
1?板書“孩子”,教認“孩”字,再補上“雪”字。
2?激趣:雪孩子是什麼樣的?課文說了什麼事?
(二)看圖自讀課文
要求:仔細看圖,想想每幅圖上畫了什麼。再讀讀圖旁的句子,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
(三)檢查自讀情況,讀後正音
(四)讀讀議議
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變成了什麼?
雪孩子是怎樣飛到天上的?還會回來嗎?
(五)想想說說
1?看圖8,說說小白兔望著白雲會說些什麼。
2?你想對雪孩子說什麼?
(六)字詞練習
1?認記生字。
2?完成課後“讀讀說說”。
(七)指導寫字
(八)布置作業
把課文中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