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讀書的大眼睛教學設計
課文《渴望讀書的大眼睛》出自四年級下冊語文書課文,其原文如下:
【課文】
十幾年前,一位年輕的攝影愛好者深入大別山地區採訪“希望工程”。在安徽省金寨縣,他遇到了一群每天跋涉30里路求學的孩子,在眾多孩子中間發現了一雙閃亮的大眼睛。這個大眼睛的小女孩年齡最小,最叫他擔心因為她上學走的是婉蜒的山路,其中一段還在一座大水庫上面。可是,這個大眼睛的小姑娘十分堅強,不管颳風下雨,她總是按時到校。這位記者十分感動,一天早晨,他隨著這個孩子走進教室,拍下了《我要讀書》這張極具感染力的照片。從此,照片中那雙渴望讀書的“大眼睛”打動了無數熱心於“希望工程”的人,也在小朋友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看,這雙大眼睛,是那樣專心,那樣明亮。它注視著前方,生怕漏掉老師在黑板上寫的每一個字,生怕漏掉老師講的每一句話……
你看,這雙大眼睛,閃爍著渴望,充滿著憂鬱。雖然清晨教室光線並不明亮,雖然她上學前連梳頭洗臉的時間也沒有,可是就連這樣的學習機會她也擔心會失去……
這雙大眼睛,好像在看著你,看著我,向我們講述著成千上萬瀕臨失學的兒童的故事。
這雙大眼睛,好像在看著大人,看著孩子,看著所有人,從心靈深處喚起人們的同情和關心。
這幅照片發表後,“大眼睛”很快成為“希望工程”的形象標誌。這雙憂鬱而渴望的大眼睛激起了海內外千百萬人的愛心,無數援助之手伸向了渴望求學的孩子們。無數同齡的孩子也自願向貧困地區的孩子捐獻文具圖書,把省下來零花錢積攢起來援助小夥伴。在社會各界的努力下,“希望工程”開展十年後共收到捐款17。82億元人民幣。220。9萬因貧困而失學的兒童重返校園,貧困地區崛起了7549所希望國小。因此,“希望工程”被公認為是20世紀90年代中國人為改變教育落後面貌所付出愛心的一塊豐碑。
直到今天,那雙渴望讀書的大眼睛還在注視著人們,召喚著更多的人投入到“希望工程”當中,激勵著千百萬孩子更加努力學習。
【前言】
《望讀書的大眼睛》一課是一篇夾敘夾議的說明文,語言平實中蘊涵著豐富的情感。全文圍繞著一張曾經引起全社會關注的照片展開,介紹了拍攝當時的情況和照片發表後引起的巨大反響。展示了貧困地區兒童在學習條件極度惡劣的情況下,仍然渴望讀書、渴望求知的強烈願望。對於生活在比較優越環境下的城市孩子極富教育意義。
【學習目標】
1、認會寫會8個生字;理解“蜿蜒、憂鬱、瀕臨、豐碑”等詞語。
2、圖文對照,感受“大眼睛”的特點,並結合第一段和查找的有關背景資料,幫助理解作者由此聯想到的內容。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抄寫課文中的“精彩段”。
【教學設計】
一、創設氛圍,鋪墊情感。
1、透過同學們一雙雙甜美無比、炯炯有神的眼睛,我能感受到你們的學習、生活是幸福的、快樂的。同時也讓我想到,在我國西部的一些偏遠山區,有著一群和你們同樣可愛的孩子,他們家境貧寒,幾度失學、輟學,在求學的道路上艱難地行走。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西部,走近這些貧困山區的孩子。
2、(課件播放貧困山區孩子學習生活的圖像,在舒緩的音樂聲中,教師激情描述。)
3、此時此刻,你內心有什麼感受,想說些什麼?(學生暢談感受。)
二、解說背景,導入新課。
1、1992年,《中國青年報》記者解海龍深入大別山地區考察“希望工程”,在安徽省金寨縣萬頭村的一所國小里,他遇到了一群每天跋涉30多里路來求學的孩子。在眾多的孩子中間,他發現一個女孩子有一雙閃亮的大眼睛,這個大眼睛的小姑娘年齡最小,但卻十分堅強。雖然她每天上學走的是蜿蜒的山路,還要經過一座大水庫,但不管颳風下雨,她總是按時到校,從來都沒有遲到過。小姑娘不畏艱難、頑強求學的精神使記者的心靈受到深深的震撼。當小姑娘抬起頭凝視黑板時,那瞬間的眼神被記者的相機捕捉到了,從而留下了一張彌足珍貴、令世人關注的照片。(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出示照片。)知道她叫什麼名字嗎?她叫蘇明娟。觀察照片,說一說這是一雙怎樣的大眼睛?(清澈、美麗、烏黑透亮、渴望讀書)
3、課文是怎樣描寫這雙大眼睛的?請打開課本。
三、初讀感知,滲透識字。
1、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句子要多讀幾遍。(教師巡視,選擇容易讀錯的幾個字詞板書,如:蜿蜒、跋涉。要求說一說這些生字識記的方法,並理解詞義。)
2、(檢查讀課文,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或感觸深的段落讀一讀,評議讀書情況。)
四、鎖定重點,品讀“大眼睛”內涵。
1、瀏覽課文,快速找出最能概括眼睛特點的詞語。(專心、憂鬱、渴望讀書)
2、是啊,小姑娘這雙專心、憂鬱、渴望讀書的大眼睛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是從課文哪些詞句中讀出她渴望讀書的?劃出相關的語句,讀給同桌聽聽,說說自己的體會。
3、(學生默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匯報自己的研讀成果,進行交流,談體會。)
4、(匯報交流,學生自由表達,在對話交流中,教師相機做以下引導和點撥,把握重點。)
(1)“她上學走的是蜿蜒的山路,其中一段還在一座大水庫上面”。讀著這句,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怎樣的畫面?(學生想像小姑娘上學的情景並敘說,教師相機點撥:)初升的紅日擁抱著她,晨霧籠罩著她。雖然上學路途遙遠,而且危險重重,但是年齡幼小的她卻十分堅強,不管颳風下雨,總是按時到校,她是多么的好學啊!
(2)體會排比修辭方法的作用,體會兩個“生怕”寫出了小姑娘對知識的渴求。她還“生怕”什麼?(放開,讓學生想像)
(3)“憂鬱”是什麼意思?小姑娘為什么憂鬱?
(4)觀察照片,從她的注視里你還體會到了什麼?聯想到了什麼?
教師小結:你們真了不起,很會讀書。能結合故事背景來展開聯想,聯想得很豐富,也很合理。是啊!這雙大眼睛,它是那樣專心,因為她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它又是那樣憂鬱,因為她害怕失去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它是那樣強烈地渴望著讀書,即使學習條件是這樣得艱苦、惡劣。
(5)(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2、3自然段,讀出小姑娘的專心、憂鬱、對讀書的渴望,指導學生正確把握朗讀的語調、語速、語氣、重音等。學生練讀,指名讀。)
5、多樣練讀,領悟情感。
(1)這雙大眼睛是成千上萬瀕臨失學的兒童的縮影,它向世人喊出了我要讀書的心聲。(課件出示貧困地區孩子失學、輟學的資料)
(2)看到這些畫面,你有何感受?作何感想?(學生暢談。)請你懷著這樣的心情和感受再讀一讀這雙“大眼睛”吧!(學生練讀課文的第2~5自然段,讀出感動,讀出渴望。)
(3)指名朗讀,配樂朗讀,教師引讀:
你看,這雙大眼睛是那樣專心,那樣明亮──引讀“它注視著前方……”
你看,這雙大眼睛閃爍著渴望,充滿著憂鬱──引讀“雖然清晨教室光線……”
這雙大眼睛,向我們深情地訴說著──引讀“好像在看著你,看著我……”
這雙大眼睛,向世人熱切地呼喚著──引讀“好像在看著大人,看著孩子……”
6、是啊,這雙大眼睛告訴我們很多很多……從此,這個大眼睛的小女孩便與“希望工程”有了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感,這張“大眼睛”照片產生了無窮的魅力,很快成為“希望工程”的形象標誌。
五、自主讀文,感受“大眼睛”魅力。
1、自讀課文後兩部分,通過讀,自己了解了什麼,知道了哪些?
2、(學生匯報自己讀書的收穫。)
3、是啊!這千千萬萬筆捐款,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希望國小,凝聚的是一片片愛心,播撒的是未來的希望,圓了多少孩子讀書的夢想!讓我們走進希望國小,再次去看看這些孩子們!(出示希望國小的圖片)看到孩子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愉快地學習,我們為之興奮,為之高興。
4、(出示“大眼睛”的近照)她是誰?還認識她嗎?啊──依舊是那雙烏黑、閃亮的大眼睛,它還憂鬱嗎?是啊!已不再憂鬱,而是充滿了幸福和快樂。同學們一定很關心“大眼睛”現在的學習生活情況吧?誰能根據自己蒐集的資料向大家介紹一下蘇明娟的近況呢?
5、(學生簡介、交流資料。)
六、暢談體會,超越升華。
1、正是由於希望工程的熱心捐助,才使蘇明娟實現了讀書的夢想,健康快樂地成長了起來。蘇明娟成長了,可是還有許許多多像童年的蘇明娟一樣的孩子,他們的眼裡仍然充滿著讀書的渴望。此時此刻,當你再次面對這些孩子,面對著這樣的“大眼睛”,你想說點什麼,你能做點什麼呢?
2、(學生自由談話,升華情感。)
3、同學們,當我們背著書包高高興興上學時,你可曾想到因交不起學費而輟學的同齡人,他們是多么困苦;當我們在父母懷裡撒嬌時,可曾想到那些在貧困的生活中仍能自強自立的孩子們,他們多么令人愛憐!給予它他們關愛與溫暖,我們能夠做到;珍惜美好幸福的學習生活,我們應該做到。只要我們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會變成美好的人間!(播放歌曲《愛的奉獻》)
七、課外延伸,拓展思維。
1、用自己的行動為貧困山區的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互通書信、捐款捐物……)
2、複述課文,抄寫“華彩段”。
3、觀察周圍熟悉的一個人,以“眼睛”為題寫一篇日記。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