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兩章教學設計
課文《孟子兩章》出自九年級下冊語文書課本,其原文如下:
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選自國中文言文大全其詩文如下:
【前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孫丑下》,指站在正義、仁義方面,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幫助;違背道義、仁義,必陷於孤立。孟子,名軻,字子輿,鄒國人。是我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人稱孔子為“聖人”,而孟子為“亞聖”,與孔子合稱“孔孟。他繼承孔子的學說,在政治上主張實行“仁政”,提出人與人之間要相親相愛,君主要“與民同樂”,他希望人們能安居樂業,生活有保障。
【原文】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注釋】
(1)[天時]包括時令、氣候,乃至政治形勢等非人力所能及的條件。
(2)[地利]指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
(3)[人和]指作戰中的人心有所向,內部團結。
(4)[三里之城]方圓三里的內城。城:內城。[城非不高也]城牆並不是不高啊。
(5)[郭]外城。在城外加築的一道城牆。
(6)[環]包圍。
(7)[之]代這座城
(8)[而]連詞錶轉折。
(9)[夫]句首發語詞,不譯。
(10)[而]連詞表遞進。
(11)[是] 這。
(12)[也] 表判斷語氣,“是”。
(13)[非]不是。
(14)[池]護城河。
(15)[兵革]泛指武器裝備。兵,武器;革,甲冑,用以護身的盔甲之類。
(16)[堅利]精良。堅,堅固。利,鋒利。
(17)[米粟]糧食。
(18)[多]充足。
(19)[委]放棄。
(20)[而] 連詞表順承。
(21)[去]離開。
(22)[之] 代詞,代“城”。
(23)[故] 所以。
(24)[域]這裡用作動詞,是限制的意思。
(25)[以] 憑藉。
(26)[封疆之界]劃定的邊疆界線。封,劃定。疆,邊疆。界,界限。
(27)[固]鞏固。
(28)[國]國防。
(29)[山溪]山河。
(30)[險] 險要。
(31)[威] 震懾,樹立威望。
(32)[得道者]實施“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此處特指君主。道,正義。下同。
(33)[失道者]不實施“仁政”的君主。
(34)[寡] 少。
(35)[之至]到達極點。
(36)[畔]通“叛”,背叛。
(37)[順] 歸順,服從
(38)[以] 憑藉。
(39)[之] 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40)[故] 所以。
(41)[有] 要么,或者。
(42)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
(43)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
(44) [親戚]內外親屬。
【翻譯】
有利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條件,有利的地理條件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比如有一座)方圓三里的內城,方圓七里的外城,從四面圍攻它卻不能取勝。採用四面包圍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了有利的天氣時令,可是這樣卻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於作戰的時令氣候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條件。
城牆不是不高啊,護城河不是不深啊,武器裝備不是不堅固鋒利啊,糧食不是不充足啊,但守城者卻棄城而逃,這是因為對作戰有利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所以說,使人民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地去,不能靠劃定的疆域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威振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內外親屬都會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人都會歸順於他。憑藉天下人都歸順他的優勢,攻打連內外親屬都反對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戰則已,戰就一定能勝利。
【賞析】
中心論點即篇首兩句。孟子提出三個概念:天時、地利、人和,並將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推進。用兩個“不如”強調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時反映孟子所說的“仁政”。三者之間的比較,實質上是重在前者與後者的比較,強調指出各種客觀及諸多因素在戰爭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觀條件及“人和”的因素,決定戰爭勝負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較中立論,給人的印象極其深刻。句式相同,語氣十分肯定,斬釘截鐵,不容置疑。
二三兩段圍繞中心論點,連用兩個論據進一步論證,運用否定排比句式。第2段選取攻戰的例子闡明“天時不如地利”,區區小城,四面受圍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時”者也不能勝,旨在說明“地利”重於天時;第3段同樣選取攻戰的例子,旨在說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況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堅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卻棄城而逃,因為“地利”亦難比“人和”。這兩個例子均非實際戰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況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論戰具有普遍的意義和一定的說服力。
以上三段,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這一觀點。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論述的基礎上進一步闡發,將論點的範圍由戰爭推及到治國,從而全面體現孟子的政治主張,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義。其次,“得道”實際上也可理解為“得人心”,即“人和”。(得道的意思為施行仁政)得人心者,人心歸順,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向背,不攻自潰。因而,第4段絕非多餘的閒筆。
我們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句話來表示:合乎正義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與幫助,違背正義的就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在這裡,我們把“道”理解為“正義”。那么,什麼叫“正義”?《現代國語詞典》中說:“正義”是指“公正的、有利於人民的道理”。這是富於現代氣息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含義一脈相承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個著名論斷。《孟子·公孫丑下》中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這裡的“畔”字通“叛”,是背叛、反對的意思。這段話是說,對得道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多;對失道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少。幫助的人少到極點時,就連親戚都會反對他;幫助的人多到極點時,全天下的人都會順從他。拿全天下都順從的力量,來攻打連親戚都反對的人,要么不戰,一戰必勝。
孟子在這裡說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個人,而是指一國之君。一國之君既是戰爭的總指揮,也是政治上的領袖。孟子通過論述戰爭勝負的問題,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觀點,然而在孟子看來,“民心向背”對於戰爭具有根本性的意義,對於政治也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孟子說:“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說,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謂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擁護和幫助。所謂的“得天下”,是指通過施行仁政來“王天下”,而不是單靠武力來爭奪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悅誠服,自動來歸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來,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那么,如何“得其心”,即如何行仁政呢?孟子提出了“保民”的思想。保民,就是關愛和保護人民,它要求君主做到“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就是人民所希望的,就替他們聚積起來,人民所厭惡的,不要強加給他們。人民所希望的是什麼呢,當然是富裕、幸福的生活。孟子認為,這是行仁政的根本著眼點。做到了這一點,然後民心歸服、天下歸服,是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的。
文言文《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選自國中文言文大全其詩文如下:
【前言】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篇短文不但立論高遠,見解卓越,道常人所不能道,而且論證明晰,邏輯嚴謹,有不容置辯的說服力。本文善用排比,層層深入,採用舉例和正反對比論證相結合的方fa6*論證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論點,從個人和國家兩方面,形成壓倒一切的逼人氣勢,在藝術上也很值得稱道。
【原文】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注釋】
(1)選自《孟子·告子下》,告子,姓告,孟子的學生,兼治儒墨之學。這裡節選的部分,有的版本題為《舜發於畎畝之中》。題目是編者加的。
(2)舜(shùn)發於畎(quǎn)畝之中:舜是從田野間發跡的。舜原來在歷山耕田,三十歲時,被堯起用,後來繼承堯的君主之位。發,起,指被任用。於,介詞,從。畎,田間水溝,田中的壟溝。畝,田壟。“畎畝”,泛指田野。
(3)傅說舉於版築之間:傅說從築牆的泥水匠中被舉用起來的。傅說原在傅岩地方作泥水匠,為人築牆,殷王武丁訪尋他,用他為相。舉,被舉用,被選拔。版築,築牆時在兩塊夾版中間放土,用杵搗土,使它堅實。築,搗土用的杵。
(4)膠鬲(gé)舉於魚鹽之中:膠鬲是從賣魚鹽的商販子中被舉用起來的。膠鬲,起初販賣魚和鹽,周文王把他舉薦給紂。後來又輔佐周武王。於,介詞,從。
(5)管夷吾舉於士:管夷吾從獄官手裡獲釋放被錄用。管仲(夷吾)原為齊國公子糾的臣,公子小白(齊桓公)和公子糾爭奪群位,糾失敗了,管仲作為罪人被押解回國,齊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為相。舉於士,指從獄官手裡被釋放並錄用。士,獄官。
(6)孫叔敖舉于海:孫叔敖是從隱居的海邊被舉用進了朝廷的。孫叔敖,春秋時期楚國人,隱居海濱,楚莊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為令尹。
(7)百里奚舉於市:百里奚從市井裡被舉用而登上相位的。百里奚,春秋時期虞國大夫,虞王被俘後,他由晉入秦,又逃到楚,後來秦穆公用五張羊皮把他贖出來,用為大夫。
(8)故天將降大任:所以上天要下達重大責任或治理國家的責任。任,責任,擔子。故,所以
(9)於是人也:(把重大責任)給這個人。是,指示代詞,這。也,用在前半句末了,表示停頓一下,後半句將要解釋。
(10)必先苦其心志:一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苦,形容詞作使動用法,使……痛苦。
(11)勞其筋骨:使他的筋骨勞累。勞,使……勞苦。其,代詞,他的。
(12)餓其體膚:意思是使他經受飢餓,以致肌膚消瘦。
(13)空乏其身:意思是使他受到貧困之苦。空乏,資財缺乏。這裡是動詞。
(14)行拂亂其所為:所行不順,使他所做的事顛倒錯亂。所為,所行。
(15)所以:用來(通過那樣的途徑來……)。
(16)動心忍性: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情堅韌起來。
(17)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所不能做的,使他增長才幹。曾,通“增”,增加。所,助詞,與“不能”組成名詞性短語,指代不能達到的對象。
(18)恆:常。
(19)過:這裡的意思是犯過失。
(20)然後能改:這樣以後才能改過。
(21)困於心:內心困擾。困,憂困。於,介詞,在。
(22)衡於慮:思慮堵塞。衡通“橫”,梗塞,指不順。
(23)而後作:然後才能有所行為。作,奮起,指有所作為。
(24)征於色:徵驗於臉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現在臉色上。
(25)發於聲:意思是吟詠嘆息之氣發於聲音。
(26)而後喻:(看到他的臉色,聽到他的聲音)然後人們才了解他。
(27)入則無法家拂士:在國內,如果沒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足以輔佐君主的賢士。入,在裡面,指國內。法家,有法度的世臣。拂士,足以輔佐君主的賢士。拂,通“弼”,輔弼。
(28)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在國外,如果沒有敵對的國家或外來的禍患。出,在外面。指國外。敵國,敵對的國家。外患,外來的災難,多指外部入侵。者,語氣助詞,錶停頓。
(29)國恆亡:國家常常要滅亡。恆,常、走向。
(30)然後知生於憂患:這樣以後,才明白因為憂患而生存發展。然後,這樣以後。於,介詞,由於,表原因。生,使……生存。
(31)死於安樂:安逸享受使人萎靡死亡。使……死亡。
【翻譯】
舜從田地中被任用,傅說從築牆的泥水匠中被選拔,膠鬲從魚鹽販中被舉用,管仲從獄官手裡獲釋後被錄用為相,孫叔敖從隱居的海邊進了朝廷,百里奚從市井之間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大使命給這樣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的身體經受飢餓之苦,使他受到貧窮之苦,使他做事不順,(通過這些)來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強起來,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一個人常常犯錯誤,這樣以後才會改正;內心困惑,思緒阻塞,然後才能有所作為;憔悴枯槁,表現在臉色上,吟詠嘆息之氣發於聲音。(看到他的臉色,聽到他的聲音)然後人們才了解他。在國內如果沒有堅持法度的大臣和輔佐君王的賢士,在國外如果沒有敵對國家的憂患,往往容易亡國。這樣以後,人們才會明白憂患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樂使人死亡。
【鑑賞】
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是出自孟子的一句名言。原文是這樣的:“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孟子·告子下》)
這是說一個人要成就大事,一定要經歷許多艱難困苦的磨鍊,只有經歷艱難困苦,經風雨,見世面,才能鍛鍊意志,增長才幹,擔當大任。安逸享樂,在溫室里成長,則不能養成克服困難,擺脫逆境的能力,會在困難面前束手無策,遇挫折、逆境則消沉絕望,往往導致滅亡。所以他得出結論:“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宋儒張載在其名篇《西銘》中也說:“富貴福澤,將厚吾之生也;貧賤憂戚,庸玉汝於成也。”
富貴福澤可以使我們生活得更好,這是人所共知的常識,也是人們追求的願望。貧賤憂戚,則是人們所不願接受的。但張載卻說貧賤憂戚,“庸玉汝於成也”,是幫助你取得成功的機會。人們都希望一帆風順,萬事如意,孟子卻說 “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人們不願貧賤憂戚,張載卻說這是“玉汝於成”,幫助你成功。二者思想是一致的,包含著深刻哲理,體現了中國人的人生智慧。它告訴我們一個真理:人生不是康莊大道,總是會遇到種種艱難曲折,要在不斷經歷失敗和挫折,不斷克服困難的奮鬥中前進。正是這樣的人生智慧,指引人們把困難和逆境看作激勵自己奮進的動力,自覺地在困難和逆境中磨鍊自己,愈挫愈奮,不屈不撓地去爭取勝利,養成了中華民族不畏艱險,自強不息的精神。一部中國歷史,處處滲透著這種精神。司馬遷在蒙受宮刑的奇恥大辱的情況下,發奮著述,完成了不朽巨著《史記》。他在致友人任安的信《報任安書》中,曾列舉了許多先賢在逆境中奮起的事例,如周文王被拘禁,推演了《周易》;孔子受困厄,作了《春秋》;屈原遭放逐,寫了《離騷》;左丘明雙目失明,著了《國語》;孫子受了臏腳之刑,修了《兵法》,等等。他說,所有這一切,都是先賢在困厄中發奮作出的業績。司馬遷正是以此激勵自己,繼承這種精神,完成了撰寫《史記》的偉業。
牢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真理,提倡自覺磨鍊的精神,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只有自覺經受艱難困苦的磨鍊,才能擔當起迎接偉大民族復興的重任。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