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事中

給事中怎么寫好看

給事中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秦始置。西漢因之,為加官,位次中常侍,無定員。所加或大夫博士議郎御史大夫三公將軍九卿等亦有加者。加此號得給事宮禁中,常侍皇帝左右,備顧問應對,每日上朝謁見,分平尚書奏事,負責實際政務,為中朝要職,多以名儒國親充任。東漢省。、晉或為加官,或為正官,亦無員,五品。所加或三公、將軍、中書監令、博士、郎等。隸散騎省,位在散騎常侍下、給事黃門侍郎上。南朝集書省,地位漸低,在通直散騎侍郎下、員外散騎侍郎上,選輕用卑,宋五品,梁四班,七品、六百石。常侍從皇帝左右,獻納得失,諫諍糾彈,收發文翰、修史等事。北魏則為內朝官,常派往尚書省諸曹,參政務,並負有監察之責。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為從三品上,二十三年改從六品上。北齊隸集書省,掌諫議獻納,從六品上,員六十人。隋煬帝大業三年(607)於門下省置給事郎,位僅次於侍郎,員四人,掌省讀奏案。唐高祖武德三年(620)改名給事中,正五品上。為門下省重職,分本省日常事務,具體負責審議封駁詔敕章奏,有異議可直接批改駁還詔敕,無異議則封下經門下省長官審復後,交尚書省執行。百章奏,得駁正其違失,事權甚重。當時人謂“凡制敕有不便於理者,得封奏之;刑獄有未合於理者,得駁正之;天下冤滯無告者,得與御史中丞申理之;有司選補不當者,得與侍中裁退之。”(《白居易集》卷四八《覃可給事中制》)高宗龍朔二年(662)改名東台舍人,鹹亨元年(670)復舊。又,吐蕃仿唐制置官,其掌詔令承旨之官譯名亦用此名。五代、北宋初門下封駁之職漸廢,至宋太宗淳化四年(993),置同知給事中掌其事,未幾其職改歸銀台司所領封駁司,給事中為寄祿官,無職事。神宗元豐改制後,復為職事官,正四品,員四人,分治門下省日常公務,審讀內外出納文書,駁正政令、授官之失當者,日錄章奏目以進,糾治其違失,一度令其須赴執政稟議後始得行駁權,後允其直接駁還。下設上、下、封駁、諫官、記注五案,分理雜務,領通進司、進奏院。南宋置一或二員。遼代置為南面朝官。金代罷門下省,章宗泰和二年(1202)置為內侍從五品寄祿官,以獎內侍局御直、內直之有年勞者。元代亦不置門下省,世祖至元六年(1269)始置起居注,十五年改置給事中兼修起居注,後定置二員。初定正四品,仁宗皇慶元年(1312)升正三品,延祐七年(1320)復改正四品。明代掌侍從、諫諍、補闕拾遺、審核、封駁詔旨,駁正百司所上章奏;監察六部諸司,彈劾百官,與御史互為補充;記錄編纂詔旨題奏,監督諸司執行情況;鄉試充考試官,會試充同考官,殿試充受卷官;冊封宗室、諸蕃或告諭外國,充正、副使;受理訟冤訴狀等。品卑而權重。初定正五品,後數更其秩。太祖洪武六年(1373)設十二員,正七品,始分吏、戶、禮、兵、刑、工六科,分科治事;九年定員十人;十年隸承敕監;十二年改隸通政司;後增至八十一員,改名元士;二十二年改名源士;未幾復舊。二十四年定製,六科各設都給事中一員,正八品;左、右給事中各一員,從八品;給事中員四十人,吏科四員,戶科八員,禮科六員,兵科十員,刑科八員,工科四員,正九品。惠帝建文中升都給事中正七品,給事中從七品,罷左、右給事中。成祖永樂中復置,從七品。又置六科官於午門外直房。其後各科員數增減不常。清初沿明制,無員額。順治十八年(1661)都、左、右給事中滿、漢各一員,滿員正四品,漢員正七品;漢給事中二員,正七品。康熙中改都給事中為掌印給事中,滿、漢各一員,正七品;給事中滿、漢各一員,正七品。雍正初,六科併入都察院,與監察御史合稱“科道”,同為言官,有進言諫諍之責,職掌抄發題本,審核章奏,監察六部、諸寺、府、監公事,其封駁之權有名無實,職權較明為輕。雍正七年(1729)升正五品。光緒三十二年(1906)省六科,給事中員二十人,仍隸都察院,分掌六科公務。

詞語分解

  • 給事中的解釋 官名。秦漢為加官,晉以後為正官。明代給事中分吏、戶、禮、兵、刑、工六科,輔助皇帝處理政務,並監察六部,糾彈官吏給事中戴鳳翔。—— 清· 張廷玉《明史》 又給事中鍾宇淳。詳細解釋官名。 秦 漢 為列
  • 給事的解釋 .處事;辦理事務。《國語·周語中》:“恭所以給事也,儉所以足用也……以恭給事則寬於死,以儉足用則遠於憂。” 宋 曾鞏 《都知制》:“門闈房闥之間,朝夕給事,非謹信忠篤,烏可處斯任哉!”.供職。《史記·
  • 中的字典解釋 中 ō 和四方、上下或兩端距離同等的地位:中心。當中。中原。中華。 在一定範圍內,裡面:暗中。房中。中飽。 性質或等級在兩端之間的:中輟(中途停止進行)。中等。中流砥柱。 表示動作正在進行:在研究中。

歷史知識推薦:陳空崖

?— 元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大德元年四月,坐禪說法,豎立旗號,書羅平國正治元年,托稱天兵下降,為州吏所執。十月,被殺。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給事中歷史

相關歷史

給事中_給事中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