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鹹用》古詩文

朝代:唐代,共收錄178篇詩文

李鹹用古詩文大全(第2頁):

  • 大雪歌

    同雲慘慘如天怒,寒龍振鬣飛乾雨。玉圃花飄朵不勻,銀河風急驚砂度。謝客憑軒吟未住,望中頓失縱橫路。應是
    李鹹用詩詞全集_李鹹用古詩文大全_第2頁
  • 春雨

    大帝閒吹破凍風,青雲融液流長空。天人醉引玄酒注,傾香旋入花根土。濕塵輕舞唐唐春,神娥無跡莓苔新。老農
    李鹹用詩詞全集_李鹹用古詩文大全_第2頁
  • 春晴

    檐滴春膏絕,憑欄晚吹生。良朋在何處,高樹忽流鶯。游寺期應定,尋芳步已輕。新詩吟未穩,遲日又西傾。
    李鹹用詩詞全集_李鹹用古詩文大全_第2頁
  • 喻道

    漢武秦皇漫苦辛,那思俗骨本含真。不知流水潛催老,未悟三山也是塵。牢落沙丘終古恨,寂寥函谷萬年春。長生
    李鹹用詩詞全集_李鹹用古詩文大全_第2頁
  • 送譚孝廉赴舉

    鼓鼙聲里尋詩禮,戈戟林間入鎬京。好事盡從難處得,少年無向易中輕。也知貴賤皆前定,未見疏慵遂有成。吾道
  • 關山月

    離離天際雲,皎皎關山月。羌笛一聲來,白盡征人發。嘹唳孤鴻高,蕭索悲風發。雪壓塞塵清,雕落沙場闊。何當
    李鹹用詩詞全集_李鹹用古詩文大全_第2頁
  • 春日喜逢鄉人劉松

    故人不見五春風,異地相逢岳影中。舊業久拋耕釣侶,新聞多說戰爭功。生民有恨將誰訴,花木無情只自紅。莫把
    李鹹用詩詞全集_李鹹用古詩文大全_第2頁
  • 自愧

    多負懸弧禮,危時隱薜蘿。有心明俎豆,無力執干戈。壯士難移節,貞松不改柯。纓塵徒自滿,欲濯待清波。
  • 秋夕

    寥廓秋雲薄,空庭月影微。樹寒棲鳥密,砌冷夜蛩稀。曉鼓軍容肅,疏鍾客夢歸。吟余何所憶,聖主尚宵衣。
    李鹹用詩詞全集_李鹹用古詩文大全_第2頁
  • 題友生叢竹

    菊華寒露濃,蘭愁曉霜重。指佞不長生,蒲萐今無種。安如植叢篁,他年待棲鳳。大則化龍騎,小可釣璜用。留煙

詩詞推薦

  • 偈頌七十二首

    釋祖欽宋代〕兩岸桃花紅欲然,沿中流出自涓涓。仙家不曾論春夏,石爛松枯是一年。
    李鹹用詩詞全集_李鹹用古詩文大全_第2頁
  • 劉伯山寄隱

    真山民宋代〕寄隱幽蹤何處尋,春風十里薜蘿深。青山不說是非呈,黃鳥自賡長短吟。百折畏途休著腳,十分明月是知心。不就
    李鹹用詩詞全集_李鹹用古詩文大全_第2頁
  • 金字經

    盧摯元代〕夢中邯鄲道,又來走這遭。須不是山人索價高。時自嘲,虛名無處逃。誰驚覺,曉霜侵鬢毛。
    李鹹用詩詞全集_李鹹用古詩文大全_第2頁
  • 贈普門上人

    劉長卿唐代〕支公身欲老,長在沃洲多。惠力堪傳教,禪心久伏魔。山雲隨坐夏,江草伴頭陀。借問回心後,賢愚去幾何。
    李鹹用詩詞全集_李鹹用古詩文大全_第2頁
  • 插秧

    范成大宋代〕種密移疏綠毯平,行間清淺縠紋生。誰知細細青青草,中有豐年擊壞聲!
  • 泌園春

    王哲元代〕王哲惟名,自稱知明,端正不羈。更復呼佳號重陽子,做真清真淨,相從相隨。每銳仙經,長燒心炷,水火功夫依
  • 和蔡景繁海州石室

    蘇軾宋代〕芙蓉仙人舊遊處,蒼藤翠壁初無路。戲將桃核裹黃泥,石間散擲如風雨。坐令空山出錦繡,倚天照海花無數。花間
  • 上歐陽內翰第一書

    蘇洵宋代〕  內翰執事:洵布衣窮居,嘗竊有嘆,以為天下之人,不能皆賢,不能皆不肖。故賢人君子之處於世,合必離,
  • 臨文

    張耒宋代〕一病廢百嗜,好文心未忘。南窗納虛明,羅列陳縑緗。茫昧考巢燧,典章斷虞唐。清妍進屈景,嶲永旌蘇張。少狂
  • 和張時可景靈宮即事及暫歸南湖二詩

    何澹宋代〕嵯峨宮殿曉風清,月掛林梢夜欲更。戶外朝紳千綺集,馬頭椽燭五枝明。諸天唄響超三界,眾妙香然罄一誠。渭北
  • 送兄弟還都至長葛河上四首別後作

    韓維宋代〕朔風吹驚鴻,行列失後行。蒼蒼雪壓船,齒齒冰著岸。離馬聲正悲,別臉淚猶泫。卻望攜手處,危檣映林見。
  • 梅微開復題

    趙蕃宋代〕晨起渾無事,巡檐立久時。不驚新苦瘐,頻憶舊題詩。次第開全樹,攙先見一枝。故園春尚晚,折寄欲因誰。
  • 鷓鴣天

    佚名宋代〕珍重高人閻右丞。胸中皇壑富丹青。暫從天下分軺使,來向人間作壽星。涼日掛,暑風輕。一番秋思十分清。細傾
  • 霜角 南山秋色

    張可久元代〕華蓋亭亭。向陽松桂榮。背立夜壇朝斗,直下看、老人星。地靈。風物清。眾峰環翠嬴。千古仙山道氣,誰高似、
    李鹹用詩詞全集_李鹹用古詩文大全_第2頁
  • 伯洪以鐵拄杖見寄二絕謝之

    吳芾宋代〕鐵杖君家收幾年,更原古意賦成篇。寄來豈為資撫策,應見予心老益堅。
    李鹹用詩詞全集_李鹹用古詩文大全_第2頁
李鹹用詩詞全集_李鹹用古詩文大全_第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