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梅

作者:李清照 朝代:宋代

臨江仙·梅原文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
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
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
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

詩詞問答

問:臨江仙·梅的作者是誰?答:李清照
問:臨江仙·梅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臨江仙·梅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李清照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清照名句大全

李清照臨江仙·梅書法欣賞

李清照臨江仙·梅書法作品欣賞
臨江仙·梅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雲簇疏欞,霧迷高閣,春天總是遲遲不來。玉顏憔悴、芳姿瘦損,但是這番惦念、這番折磨又有誰知道呢?只有在夜晚的夢中才能相聚,向陽的梅枝也到了發芽的時節。
梅花風姿清瘦,南樓的羌笛不要吹奏哀怨的曲調。散發著濃濃的香味的梅花不知道被吹落多少?春日的暖風,別一下就讓時間來到杏花盛開的時節了。

注釋
《臨江仙·梅》:此首或為李清照效法歐陽修《蝶戀花》所作的數闋《臨江仙》之一。
南枝:向南,亦即朝陽的梅枝。
玉瘦檀輕:謂梅花姿態清瘦,顏色淺紅。檀:原為木名,此處指淺絳色。
羌管休吹:意謂不要吹奏音調哀怨的笛曲《梅花落》。
暖風遲日:語出孫光憲《浣溪沙》詞:“蘭沐初休曲檻前,暖風遲日洗頭天。”遲日:春日,語出杜審言《渡湘江》詩:“遲日園林悲昔游,今春花鳥作邊愁。”
肥:這裡指盛開。

詩文賞析

詞作上片寫春歸大地,詞人閉門幽居,思念親人,自憐飄零。“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常扃”,首二句寫詞人閉門幽居。首句與歐陽修《蝶戀花》詞一樣,連用三個“深”字,前兩個“深”字為形容詞,形容庭院之深;後一個“深”字為動詞,作疑問句,加重語氣,強調深。連疊三個“深”字,乃比興之作。貌寫閨情,實蘊國恨。次句是用韓文公《華山仙女詩》“雲窗霧閣事恍惚,重重翠幕深金屏”,再加強“深”的意境,“常扃”與陶淵明《歸去來辭》“門雖設而常關”,同一機杼,孤寂之心,憂憤之情,躍然紙上。詞境靜穆,不言愁苦,而使人更難為懷。雲霧繚繞著樓閣,門窗常常緊閉,雖不深而似深,這是對庭院之深的具體描寫。雲霧繚繞是自然狀況,是地處閩北高山地區建安所特有的,而門窗“常扃”,則是詞人自己關閉的了。這表明詞人自我幽閉閣中,不願步出門外,甚至不願看見外面景況,所以不僅閉門而且關窗。李清照酷愛“深深深幾許”之語,是很有藝術見地的。因為它一連疊用三個“深”字,不僅渲染出庭院的深邃,而且收到了幽婉、復沓、跌宕、迴環的聲情效果。它跟下句合起來,便呈現出一幅鮮明的立體圖畫:上句極言其深遠,下句極言其高聳。用皎然的話說,這就叫“取境偏高”(《詩式·辨體有一十九字》);用楊載的話說,這就叫“闊占地步”(《詩法家數》)。它給欣賞者以空間無限延伸的感覺。但句尾一綴上“常扃”二字,就頓使這個高曠的空間一變而為令人窒息的封閉世界。

第三句寫的就是詞人所不願見到的景物:“柳梢梅萼漸分明。”柳梢吐綠,梅萼泛青,一片早春、大地復甦的風光。寫景如畫,不設色,淡墨鉤線,著一“漸”字,為點睛之筆。李清照是位感情十分豐富細膩的詞人,對大自然的細微變化,有著敏感的悟性。“雪裡已知春信至”(《漁家傲》)、“春到長門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開勻”(《小重山》),在這些早期作品裡,表現的是喜春之情。可如今卻怕見春光。結二句寫的就是怕見春光的原因:“春歸秣陵樹,人客建安城。”這兩句內涵極其豐富,所蘊含的痛楚情懷是相當深沉的。兩句鋪敘,合時、合地,境界自成。“春歸”時間概念,“秣陵樹”空間概念,意謂南宋偏安建康又一度春光來臨了;“人老”時間概念,“建康城”空間概念,痛北人將老死南陲,創造出一種悲慟欲絕的境界。秣陵、建康,同地異名。它被分別置於上下對句之中,看似合掌(詩文內對句意義相同謂之“合掌”)。但上句寫春歸,是目之所見;下句寫人老,是心之所感。它把空間的感受轉化為時間的感受,從初春來臨聯想起人的青春逝去。情致豐富,毫不顯得單調、重複。它貌似“正對”(即同義對)而實比“反對”(即反義對)為優,可視為此篇的警策。

詞作下片,承上片怕觸景傷懷,進而追憶往昔,對比眼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今昔對比,無限感喟。李清照與趙明誠是一對有較高文化修養的恩愛夫妻,他們共迷金石,同醉詩文,烹茗煮酒,展玩賞鑒,沉醉於富有詩意的幸福生活之中。李清照以其女性的獨特敏感和文學修養,以春花秋菊為題材,曾寫過不少好詞。“多少事”,以強調語氣,表示很多,記也記不清了。可如今年老飄零,心情不好,什麼事也做不成。至此,詞人情緒極為激動,不禁呼出:“誰憐憔悴更凋零!”破碎山河無人收拾,詞人憔悴瘦損、流落江南。詞人在《永遇樂》中曾以“風鬟霧鬢”描繪她的“如今憔悴”。“誰憐”二字,表明詞人身處異鄉,孤身一人,無人可訴。而一個“更”字,道出了詞人的心境日漸一日的悲悽。

結末,“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這二句並非寫實,而是舉出她一生中印象最深、與她夫妻生活最有關係,作為“感月吟風”絕佳題材的事件。“試燈”,是宋人元霄節前是盛事。詞人在《永遇樂》中曾回憶當年:“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踏雪”,宋周輝《清波雜誌》卷八載:“頃見易安族人言,明誠在建康日,易安每值天大雪,即頂笠披蓑,循城遠覽以尋詩,得句必邀其夫賡和,明誠每苦之也。”這兩件事,在空間上,從北(汴京)到南(建康);在時間上,從詞人青年時期到中年時期。當年,她對這兩件事都很感興趣,可如今,卻認為“無意思”、“沒心情”,與上片的怕見春光遙相呼應,進一步表露了詞人對一切都感到心灰意冷。下片以對往昔生活的追懷、眷戀與如今飄零異地、悲悽傷感相對比,寫出一位年老憔悴、神情倦怠的女詞人形象。

南渡以後,清照詞風,從清新俊逸,變為蒼涼沉鬱,這首《臨江仙》是她南渡以後的第一首能準確編年的詞作。國破家亡,奸人當道,箇中愁苦,不能不用含蓄曲折的筆法來表達。少女時代的清純,中年時代的憂鬱,一化而為老年時期的沉隱悲愴。

標籤:春天傷懷詠物梅花

詩詞推薦

  • 臨安春雨初霽

    陸游宋代〕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
    臨江仙·梅原文_臨江仙·梅的賞析_古詩文
  • 暮春山間

    黃公度宋代〕緩步春山春日長,流鶯不語燕飛忙。桃花落處無人見,濯手惟聞澗水香。
    臨江仙·梅原文_臨江仙·梅的賞析_古詩文
  • 柳梢青·過何郎石見早梅

    趙長卿宋代〕雲暗天低。楓林凋翠,寒雁聲悲。茅店兒前,竹籬笆後,初見橫枝。盈盈粉面香肌。記月榭、當年見伊。有恨難傳
    臨江仙·梅原文_臨江仙·梅的賞析_古詩文
  • 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元好問金代〕翠葉輕籠豆顆均,胭脂濃抹蠟痕新。殷勤留著花梢露,滴下生紅可惜春。
    臨江仙·梅原文_臨江仙·梅的賞析_古詩文
  • 臨江仙

    辛棄疾宋代〕金谷無煙宮樹綠,嫩寒生怕春風。博山微透暖薰籠。小樓春色里,幽夢雨聲中。別浦鯉魚何日到,錦書封恨重重。
    臨江仙·梅原文_臨江仙·梅的賞析_古詩文
  • 勁草行

    王冕元代〕中原地古多勁草,節如箭竹花如稻。白露灑葉珠離離,十月霜風吹不倒。萋萋不到王孫門,青青不蓋讒佞墳。游根
  • 臨江仙·千里瀟湘挼藍浦

    秦觀宋代〕千里瀟湘挼藍浦,藍橈昔日曾經。月高風定露華清。微波澄不動,冷浸一天星。獨倚危檣情悄悄,遙聞妃瑟泠泠。
  • 汴京紀事二十首 其十六

    劉子翬宋代〕盤石曾聞受國封,承恩不與幸臣同。時危運作高城砲,猶解捐軀立戰功。
  • 核舟記

    魏學洢〔明代〕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 、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嘗貽
  • 清明二絕·其二

    陳與義宋代〕捲地風拋市井聲,病夫危坐了清明。一簾晚日看收盡,楊柳微風百媚生。
    臨江仙·梅原文_臨江仙·梅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

    秦觀宋代〕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滾滾畫屏幽。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閒掛小銀鉤。
    臨江仙·梅原文_臨江仙·梅的賞析_古詩文
  • 菩薩蠻·春風吹綠湖邊

    高觀國宋代〕春風吹綠湖邊草,春光依舊湖邊道。玉勒錦障泥,少年遊冶時。煙明花似繡,且醉旗亭酒。斜日照花西,歸鴉花外
    臨江仙·梅原文_臨江仙·梅的賞析_古詩文
  • 攤破浣溪沙/山花子

    李清照宋代〕揉破黃金萬點輕。剪成碧玉葉層層。風度精神如彥輔,大鮮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
    臨江仙·梅原文_臨江仙·梅的賞析_古詩文
  • 春思

    方岳宋代〕春風多可太忙生,長共花邊柳外行。與燕作泥蜂釀蜜,才吹小雨又須晴。
    臨江仙·梅原文_臨江仙·梅的賞析_古詩文
  • 南中榮橘柚

    柳宗元唐代〕橘柚懷貞質,受命此炎方。密林耀朱綠,晚歲有餘芳。殊風限清漢,飛雪滯故鄉。攀條何所嘆,北望熊與湘。
    臨江仙·梅原文_臨江仙·梅的賞析_古詩文
  • 幽居初夏

    陸游宋代〕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嘆息
  • 踏莎行·初春

    徐燦清代〕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簾宛轉為誰垂,金衣飛上櫻桃樹。故國茫茫,扁舟何許,夕陽一片江流
    臨江仙·梅原文_臨江仙·梅的賞析_古詩文
  • 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

    蘇軾宋代〕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獨。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漫山總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
  • 花鴨

    杜甫唐代〕花鴨無泥滓,階前每緩行。羽毛知獨立,黑白太分明。不覺群心妒,休牽眾眼驚。稻粱沾汝在,作意莫先鳴。
    臨江仙·梅原文_臨江仙·梅的賞析_古詩文
  • 來鵠唐代〕千形萬象竟還空,映水藏山片復重。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閒處作奇峰。
    臨江仙·梅原文_臨江仙·梅的賞析_古詩文
臨江仙·梅原文_臨江仙·梅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