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共公擇言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魯共公擇言原文

梁王魏嬰觴諸侯於范台。酒酣,請魯君舉觴。魯君興,避席擇言曰:“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曰:‘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齊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熬燔灸,和調五味而進之,桓公食之而飽,至旦不覺,曰:‘後世必有以味亡其國者。’晉文公得南之威,三日不聽朝,遂推南之威而遠之,曰:‘後世必有以色亡其國者。’楚王登強台而望崩山,左江而右湖,以臨彷徨,其樂忘死,遂盟強台而弗登,曰:‘後世必有以高台陂池亡其國者。’今主君之尊,儀狄之酒以;主君之味,易牙之調也;左白台而右閭須,南威之美也;前夾林而後蘭台,強台之樂也。有一於此,足以亡其國。今主君兼此四者,可無戒與!”梁王稱善相屬。

詩詞問答

問:魯共公擇言的作者是誰?答:佚名
問:魯共公擇言寫於哪個朝代?答:先秦
問:魯共公擇言是什麼體裁?答:文言文
問: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魏惠王魏嬰在范台宴請各國諸侯。酒興正濃的時候,魏惠王向魯共公敬酒。魯共公站起身,離開自己的坐席,正色道:“從前,舜的女兒讓儀狄釀造美酒,酒味醇美。儀狄把酒獻給了禹,禹喝了之後也覺得味道醇美。但因此就疏遠了儀狄,戒絕了美酒,並且說道:‘後代一定有因為美酒而使國家滅亡的。’齊桓公有一天夜裡覺得肚子餓,想吃東西。易牙就煎熬燒烤,做出美味可口的菜餚給他送上,齊桓公吃得很飽,一覺睡到天亮還不醒,醒了以後說:‘後代一定有因貪美味而使國家滅亡的。’晉文公得到了美女南之威,三天沒有上朝理政,於是就把南之威打發走了,說道:‘後代一定有因為貪戀美色而使國家滅亡的。’楚靈王登上強台遠望崩山,左邊是長江,右邊是大湖,登臨徘徊,惟覺山水之樂而忘記人之將死,於是發誓不再遊山玩水。後來他說:‘後代一定有因為修高台、山坡、美池,而致使國家滅亡的。’現在您酒杯里盛的好似儀狄釀的美酒;桌上放的是易牙烹調出來的美味佳肴;您左邊的白台,右邊的閭須,都是南之威一樣的美女;您前邊有夾林,後邊有蘭台,都是強台一樣的處所。這四者中占有一種,就足以使國家滅亡,可是現在您兼而有之,能不警戒嗎?”魏惠王聽後連連稱讚諫言非常之好。

注釋
梁王:梁惠王。觴:酒樽,這裡指飲宴。范台:又稱“繁台”,遺蹟在今開封市。當時魏王強盛,魏惠王十四年,魯、宋、衛、韓來朝。
魯君:魯共公,即魯恭侯。
避席:古人席地而坐,為表示敬意,離座起立,叫避席。擇言:擇善而言,即選擇有意義的話。
帝女:可能指堯、舜的女兒。儀狄:人名。晉張華《博物志》稱系禹時人,善造酒。
嗛(qiè):同“慊”,滿足,舒服。
易牙:即雍巫,字易牙,長於調味,甚得桓公親幸,桓公死後,曾作亂。煎、熬、燔(fàn)、炙:幾種烹飪方法。燔:烤肉。炙:燻烤。
五味:甜、酸、苦、辣、鹹五味。
南之威:美女名,亦稱“南威”。
楚王:楚昭王。強台:亦作“荊台”,又叫“章華台”,楚靈王所造,在今湖北監利縣西北。崩山:一作“崇山”、“獵山”。在今湖北省京山縣東。
陂(bēi)池:池塘。高台陂池:泛指園林建築,遊樂場所。
主君:尊稱國君。尊:同“樽”,酒器。
白台、閭須:都是美女名。
夾林、蘭台:魏國園林建築。
相屬(zhǔ):相連,指接連不斷。

詩文賞析

本文記錄的是魯共公在梁王魏嬰宴席上的一段祝酒辭,是誡言各諸侯王要警惕酒、味、色、樂的誘惑,否則將有亡國的危險。言直意重,表現了魯共公卓越的政治見解。

文章的表達,主要運用了譬喻說理、排比言事的手法。全文以大禹疏儀狄而戒酒,齊桓公食美味而不醒,晉文公遠南威而拒色,楚莊王不登強台而排樂為例,說明歷代明主賢君都是拒酒、味、色、樂的引誘,而梁王兼有四者,足當警惕。理寓於故事中,以譬作喻,便於接受。排比句的運用,增強了氣勢和說服力。就內容而言,文章張揚的力戒酒、味、色、樂以強國興邦的思想,不僅在兩千多年前有益,即使在今天仍有其勿庸置疑的現實意義。

文章開始先概括敘述梁惠王與諸侯宴飲的情況。“梁王魏嬰觴諸侯於范台”一句,言雖簡而作用大,既交代了當時情況,又總領全篇,文章皆由此而生,這一句表明了梁王的主人地位,而與會諸侯都是弱小之邦。一“觴”字點出宴飲,而“范台”又是魏國之名台,聚美女歌吹娛樂之所在。在此梁惠王自滿自得,恣意作樂的情形自然表露出來了,為下文作了鋪墊交代。接著寫“酒酣”梁王“請魯君舉觴”,即請魯共公為與宴的諸侯們祝酒,更突出了梁惠王在這些諸侯中的身份和地位,並引出魯君的祝酒之辭。

文章的主要部分是寫魯共公非同凡響的祝酒辭。魯共公起身,離開座席祝酒,“避席”這一舉動不同尋常,認真嚴肅可想而知。“擇言”一詞更顯示出魯共公不是一般地祝酒助興,而是大有用意。魯共公的祝酒辭分兩層,第一層先以“昔者”領起對古代一些賢明君主對酒色淫逸要提高警惕看法的陳述。文章分別以大禹飲儀狄所造之酒,覺得異常醇美,而引起警覺,疏遠了儀狄,再也不喝美酒,並告誡說“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說明戒酒對一國之君的重要意義。又以春秋五霸之一齊桓公食易牙五味之調而感到舒適,引起警覺,告誡說“後世必有以味亡其國者”;又以晉文公得美女南之威,引起警覺,告誡說:“後世必有以色亡其國者”;楚莊王有章華台之樂,醒悟後“盟強台而弗登”,告誡道“後世必有以高台陂池亡其國者”;說明國君要警惕嗜 * 色等。文章在這裡將禹與著名的春秋五霸中有作為的國君拈出,寫他們也曾經受到過美酒、佳肴、女色、高台陂池之樂的誘惑,但他們都是有理智又賢明的君主,都能很快有所覺悟,戒掉酒色娛樂給他們帶來的壞毛病,使他們能夠更好地治國安邦,給後世提供了榜樣。這層以古人為鏡,寫得文辭嚴整,文勢貫通,方面俱全,又有層次感,同時又具有信手拈來,出口成章的味道。

在第二層中,魯共公極自然地將梁惠王與古代賢明君王對比,從以上四個相應的方面指出梁惠王奢侈 * 俱全,已顯露出亡國之兆,卻還自恃強大,不知醒悟,點明其“擇言”祝酒的深刻含義所在,突出文章的主旨。這段話也是分四方面排比寫來,對照鮮明,勸諷之意自然顯現其中,並在最後以“有一於此,足以亡國,今主君兼此四者,可無戒與!”告誡梁惠王,語言遒勁有力度,動人心魄,同時又自然得體,使梁惠王最終也不得不服服貼貼地“稱善相屬”。

這篇文章短小精悍,結構嚴整,筆法簡練,以祝酒辭的形式,卻說出事關國家興亡的大道理,勸諷有力,含義深刻。文章語言句式整齊,而富於變化,前後對應,有繁有簡,如此短章筆法之妙,不可言喻。

標籤:古文觀止

詩詞推薦

  • 刑賞忠厚之至論

    蘇軾宋代〕堯、舜、禹、湯、文、武、成、康之際,何其愛民之深,憂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長者之道也。有一善,從而賞
  • 豐樂亭記

    歐陽修宋代〕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飲滁水而甘。問諸滁人,得於州南百步之遠。其上則豐山,聳然而特立;下則幽谷,窈然
  • 義田記

    錢公輔宋代〕范文正公,蘇人也,平生好施與,擇其親而貧,疏而賢者,鹹施之。  方貴顯時,置負郭常稔之田千畝,號曰義
  • 諫太宗十思疏

    魏徵唐代〕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
  • 展禽論祀爰居

    佚名先秦〕海鳥曰“爰居”,止於魯東門之外二日。臧文仲使國人祭之。展禽曰:“越哉,臧孫之為政也!夫祀,國之大節也
  • 祁奚請免叔向

    左丘明先秦〕欒盈出奔楚。宣子殺羊舌虎,囚叔向。人謂叔向曰:“子離於罪,其為不知乎?”叔向曰:“與其死亡若何?詩曰
  • 召公諫厲王止謗

    佚名先秦〕厲王虐,國人謗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
  • 報劉一丈書

    宗臣明代〕數千里外,得長者時賜一書,以慰長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饋遺,則不才益 將何以報焉?書中情意甚殷,即
  • 爭臣論

    韓愈唐代〕或問諫議大夫陽城於愈,可以為有道之士乎哉?學廣而聞多,不求聞於人也。行古人之道,居於晉之鄙。晉之鄙人
  • 遊俠列傳序

    司馬遷兩漢〕韓子曰:“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二者皆譏,而學士多稱於世雲。至如以術取宰相、卿、大夫,輔翼其世
  • 袁州州學記

    李覯宋代〕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詔州縣立學。惟時守令,有哲有愚。有屈力殫慮,祗順德意;有假官借師,苟具文書。或連數
  • 虞師晉師滅夏陽

    穀梁赤〔先秦〕非國而曰滅,重夏陽也。虞無師,其曰師,何也?以其先晉,不可以不言師也。其先晉何也?為主乎滅夏陽也。夏
  • 朋黨論

    歐陽修宋代〕臣聞朋黨之說,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此
  • 豫讓論

    方孝孺明代〕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則當竭盡智謀,忠告善道,銷患於未形,保治於未然,俾身全而主安。生為名臣,死
  • 鄭莊公戒飭守臣

    左丘明先秦〕秋七月,公會齊侯、鄭伯伐許。庚辰,傅於許。潁考叔取鄭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顛。瑕叔盈又以蝥
  • 管晏列傳

    司馬遷兩漢〕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少時常與鮑叔牙游,鮑叔知其賢。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已而
  • 歸去來兮辭·並序

    陶淵明魏晉〕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
  • 五帝本紀贊

    司馬遷兩漢〕太史公曰:學者多稱五帝,尚矣。然《尚書》獨載堯以來,而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孔子所
  • 桃花源記

    陶淵明魏晉〕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 後廿九日復上宰相書

    韓愈唐代〕三月十六日,前鄉貢進士韓愈,謹再拜言相公閣下。  愈聞周公之為輔相,其急於見賢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
魯共公擇言原文_魯共公擇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