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萬山寄張五 / 九月九日峴山寄張子容》
北山白雲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試 一作 始)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名句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登上這白雲繚繞的萬山峰嶺,心頭升起一種超脫塵俗的喜悅。
我試著登上高山遙望遠方,心情早就隨著鴻雁遠去高飛。
愁緒每每是薄暮引發的情緒,興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圍。
在山上時時望見回村的人們,走過沙灘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天邊林中樹木好似顆顆薺菜,俯視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彎月。
什麼時候能載酒來這共飲,於重陽佳節對酌同醉。
注釋
萬山:萬山,一名漢皋山,又稱方山、蔓山,在湖北襄陽西北十里。張五:一作“張子容”,兄弟排行不對,張子容排行第八。有人懷疑張五為張八之誤。
“北山”二句:晉陶弘景《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這兩句由此變化而來。北山:指張五隱居的山。北:一作“此”。隱者:指張五。
相望:互相遙望。試:一作“始”。
“心隨”句:又作“心飛逐鳥滅”、“心隨飛雁滅”、“心隨鳥飛滅”等。
薄暮:傍晚,太陽快落山的時候。
清秋:明淨爽朗的秋天。一作“清境”。
歸村人:一作“村人歸”。
沙行:一作“沙平”,又作“平沙”。
渡頭:猶渡口。過河的地方。
“天邊”二句:隋薛道衡《敬酬楊僕射山齋獨坐》中有:“遙原樹若薺,遠水舟如葉。”這兩句似是據此變化而成。
薺:薺菜。洲:又作“舟”。
何當:商量之辭,相當於”何妨“或”何如“。
重陽節:古以九為陽數之極。九月九日故稱“重九”或“重陽”。魏晉後,習俗於此日登高游宴。
簡評
關於此詩題中的“張五”指誰,歷來有爭議。一說指張諲。張諲曾隱居於襄陽東南三十里的鹿門山。孟浩然園廬在峴山附近,北對萬山(一說蘭山),因登臨以望張五,並寫此詩寄意。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
孟浩然名句,秋登蘭山寄張五名句
名句推薦
大丈夫處事,論是非,不論禍福
王永彬《圍爐夜話·第二五則》新來雁闊雲音,鸞分鑒影,無計重見。
盧祖皋《宴清都·初春》盪而失水,螻蟻得意焉。
韓非及後人《韓非子·說林下》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韓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滿羅衫是酒,香痕凝處,唾碧啼紅相半。
張翥《陌上花·有懷》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柳永《雨霖鈴·寒蟬淒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