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天台陳庭學序

作者:宋濂 朝代:明代

送天台陳庭學序原文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萬里,陸有劍閣棧道之險,水有瞿塘、灩澦之虞。跨馬行,則篁竹間山高者,累旬日不見其巔際。臨上而俯視,絕壑萬仞,杳莫測其所窮,肝膽為之悼栗。水行,則江石悍利,波惡渦詭,舟一失勢尺寸,輒糜碎土沉,下飽魚鱉。其難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縱游無所得;非壯強者,多老死於其地。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陳君庭學,能為詩,由中書左司掾,屢從大將北征,有勞,擢四川都指揮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揚子云、司馬相如、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傑戰攻駐守之跡,詩人文士游眺飲射賦詠歌呼之所,庭學無不歷覽。既覽必發為詩,以紀其景物時世之變,於是其詩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歸,會予於京師;其氣愈充,其語愈壯,其志意愈高;蓋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予甚自愧,方予少時,嘗有志於出遊天下,顧以學未成而不暇。及年壯方可出,而四方兵起,無所投足。逮今聖主興而宇內定,極海之際,合為一家,而予齒益加耄矣。欲如庭學之游,尚可得乎?

然吾聞古之賢士,若顏回、原憲,皆坐守陋室,蓬蒿沒戶,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於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無有出於山水之外者乎?庭學其試歸而求焉?苟有所得,則以告予,予將不一愧而已也!

詩詞問答

問:送天台陳庭學序的作者是誰?答:宋濂
問:送天台陳庭學序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送天台陳庭學序是什麼體裁?答:文言文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我國西南一帶的山水,只四川境內最為奇特。但那裡與中原一帶相距萬里之遙,陸路上有劍閣、棧道之類的險阻;水路上有瞿塘峽、灩澦堆之類的憂慮。騎著馬走,沿路層層竹林遮蔽高山,連續十來天,仰頭看不到山頂;登上高處往下俯瞰,絕險的山谷有幾萬尺深,茫茫渺渺看不到谷底,令人驚恐萬狀,肝膽顫抖。乘船在水中行,江水悍猛,礁石尖利,波濤險惡,漩渦詭異,船隻一旦稍微失去控馭,偏離航道僅有尺寸大小,就被撞得粉碎像泥土般下沉,船中人便餵飽了江中魚鱉之腹,通往四川的道路艱難到這種地步。因此,不是做官出仕富有財力的人不能前往遊歷;不是天生富有文才的人,即使遊覽了也無所得;不是身強體壯人,大多老死在那裡。喜歡尋奇探勝的人因而心存憾恨。
  天台士陳庭學君,會寫詩。他由中書左司掾,屢次隨從大將北征,頗有功勞,升任四川都指揮司照磨,從水路到了成都。成都,是四川的要地,揚雄、司馬相如、諸葛亮等名人住過的地方。入川後,凡是英雄俊傑爭戰攻取、駐紮戍守的遺蹟,詩人文土遊覽登臨、飲酒射投、賦詩詠詩、歌唱呼嘯的處所,庭學沒有不去遊歷觀覽的。他既經遊覽,就必定寫詩抒發感受,來記寫那景物時世的變遷。於是他的詩歌愈加工妙。過了三年,庭學依照慣例辭官歸家,在京城和我會遇。他的精神更加飽滿,言談愈發宏壯,志向意趣益加高遠,這大概是因為在川蜀山水中得到了很多的助益吧。
  我很慚愧,當我年輕的時候,曾經有出外遊歷天下的志願,但是因為學業未成,沒有空閒的時間。到了壯年可以出遊時,四面八方戰火紛飛,沒有落腳的地方。及至當今,聖明天子興起天下安定,遠到海邊,合為一家,而我已經年齡更加大了。想要再像庭學君那樣去遊歷,還能夠實現嗎?
  不過,我聽說古代的賢士,如孔子的弟子顏回、原憲等,大都坐守鄉間甘居陋室,蓬蒿雜草遮沒了門戶,但他們的志向意趣卻經常是很充沛的,好像他們的胸中存在足以包容天地萬物的精神力量。這是什麼原因呢?莫非有超出於山水之外的東西嗎?希望庭學君歸去之後,嘗試探求一番。如果有什麼新的體會,就請把它告訴給我,我將不僅僅因為庭學曾經遊歷川蜀這一點而慚愧了。

注釋
揚子云,即揚雄,西漢著名文學家、哲學家
司馬相如,西漢著名文學家
諸葛武侯,即諸葛亮
顏回,即顏淵;原憲,即子思。二人都是孔子的學生。
糜碎:粉碎。
虞:憂慮
栗:顫抖
詭:指怪異的旋流
嗜:愛好
擢:提升,提拔
眺:遊覽
侈:大,多
耄:老
得無:莫非
工:精巧,精緻
恨:遺憾
杳:幽深
旬日:十日
累:連續
顧:只是,只不過。表輕微轉折。
逮:等到
齒:年齡
沉:像……沉下去
巔際:山頂盡頭
尚:還,尚且
歷:逐
縱:即使
宇內:天下

標籤:古文觀止送別

詩詞推薦

  • 渡荊門送別

    李白唐代〕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境,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送天台陳庭學序原文_送天台陳庭學序的賞析_古詩文
  • 天淨沙·湖上送別

    張可久元代〕紅蕉隱隱窗紗,朱簾小小人家,綠柳匆匆去馬。斷橋西下,滿湖煙雨愁花。
    送天台陳庭學序原文_送天台陳庭學序的賞析_古詩文
  • 諸稽郢行成於吳

    佚名先秦〕吳王夫差起師伐越,越王勾踐起師逆之江。  大夫種乃獻謀曰:“夫吳之與越,唯天所授,王其無庸戰。夫申胥
  • 展禽論祀爰居

    佚名先秦〕海鳥曰“爰居”,止於魯東門之外二日。臧文仲使國人祭之。展禽曰:“越哉,臧孫之為政也!夫祀,國之大節也
  • 諱辯

    韓愈唐代〕愈與李賀書,勸賀舉進士。賀舉進士有名,與賀爭名者毀之,曰賀父名晉肅,賀不舉進士為是,勸之舉者為非。聽
  • 送渾將軍出塞

    高適唐代〕將軍族貴兵且強,漢家已是渾邪王。子孫相承在朝野,至今部曲燕支下。控弦盡用陰山兒,登陣常騎大宛馬。銀鞍
  • 送諸暨王主簿之任

    李益唐代〕別愁已萬緒,離曲方三奏。遠宦一辭鄉,南天異風候。秦城歲芳老,越國春山秀。落日望寒濤,公門閉清晝。何用
    送天台陳庭學序原文_送天台陳庭學序的賞析_古詩文
  • 心術

    蘇洵宋代〕為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  凡兵上義;
  • 暮春滻水送別 / 一作暮春送客

    韓琮唐代〕綠暗紅稀出鳳城,暮雲樓閣古今情。行人莫聽官前水,流盡年光是此聲。
  • 送何遯山人歸蜀

    梅堯臣宋代〕春風入樹綠,童稚望柴扉。遠壑杜鵑響,前山蜀客歸。到家逢社燕,下馬澣征衣。終日自臨水,應知已息機。
  • 送王四十五歸東都

    徐鉉唐代〕海內兵方起,離筵淚易垂。憐君負米去,惜此落花時。想憶看來信,相寬指後期。殷勤手中柳,此是向南枝。
  • 岳陽樓記

    范仲淹宋代〕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
  • 送別詩

    佚名隋代〕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送天台陳庭學序原文_送天台陳庭學序的賞析_古詩文
  • 送遷客

    虛中唐代〕倏忽墮鵷行,天南去路長。片言曾不諂,獲罪亦何傷。象戀藏牙浦,人貪賣子鄉。此心終合雪,去已莫思量。
  • 春王正月

    公羊高先秦〕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歲之始也。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曷為先言“王”而後言“正月?”王正月也。
  • 梅聖俞詩集序

    歐陽修宋代〕予聞世謂詩人少達而多窮,夫豈然哉?蓋世所傳詩者,多出於古窮人之辭也。凡士之蘊其所有,而不得施於世者,
  • 同學一首別子固

    王安石宋代〕江之南有賢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謂賢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賢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謂賢人者,予慕而友
  • 萬安香城寺別虔守趙公

    周敦頤宋代〕公暇頻陪塵外游,朝天仍得送行舟。軒車更共入山腳,旌旆且從留渡頭。精舍泉聲清??,高林雲色淡悠悠。談終
  • 漁家傲·千古龍蟠並虎

    蘇軾宋代〕金陵賞心亭送王勝之龍圖。王守金陵,視事一日移南郡。千古龍蟠並虎踞。從公一吊興亡處。渺渺斜風吹細雨。芳
  • 點絳唇·寄南海梁藥亭

    納蘭性德清代〕一帽征塵,留君不住從君去。片帆何處,南浦沈香雨。回首風流,紫竹村邊住。孤鴻語,三生定許,可是梁鴻侶?
    送天台陳庭學序原文_送天台陳庭學序的賞析_古詩文
送天台陳庭學序原文_送天台陳庭學序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