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秋水斜陽演漾金,遠山隱隱隔平林。幾家村落幾聲砧。記得西樓凝醉眼,昔年風物似如今。只無人與共登臨。
詩詞問答
問:《減字浣溪沙·秋水斜陽演漾金》的作者是誰?答:賀鑄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賀鑄的名句有哪些?答:賀鑄名句大全
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秋日的斜陽映照著江水,泛起一層層金色的波紋。透過一片平展的樹林,隱隱望見遠處起伏的群山。平原上散落著幾處村莊,不時傳來幾聲砧杵聲。
記得當年和她共上西樓,眯著醉眼欣賞此處的風光。那時的景色和現在的很相似,所不同的只是今天沒有人和我一同登高欣賞了。
注釋
減字浣溪沙:即《浣溪沙》別名,相對變體《攤破浣溪沙》而言。本是唐玄宗時教坊名,後用為詞調。
演漾金:狀斜陽照水。演漾。流動起伏的樣子。
平林:平整的樹林。砧(zhēn):搗衣石,這裡指搗衣的聲音。
村落:村莊。
西樓:蘇州觀風樓,在城西。凝醉眼:凝是集中注意力,醉眼指酒後迷糊的眼睹。此處比喻沉醉於美好的時光之中。
風物:風光景物,一般特指某個地方特有的。登臨:本指登山臨水,後也泛指遊覽。
詩文賞析
此詞虛實相生地展現了當下詞人登臨所見的眼前之景和伊人作伴。詞人當初凝著醉眼所觀賞的往久之景,通過今久情景的對比,流露出作者物是人非。恍若隔世的悵惘心緒 。全詞意境沉鬱,語言收放自如。
詞的上片寫登臨所見:清澈的秋水,映著斜陽,漾起金波。一片平展的樹林延伸著,平林那邊,隱隱地橫著遠山。疏疏的村落,散見在川原上,傳出斷斷續續的砧杵聲。接下去,下片前兩句說昔年曾登此樓,風景與今相似。而詞人今日面對此景,究竟喚起何種感慨,卻到結句“只無人與共登臨”。才點明,原來昔日同登此樓的人,今已不在,只剩下作者孑然一身,佇立於樓上了。聯繫賀鑄的生平看,那位不能同來的人,可能是他的眷屬。至此,可以感到上片所寫的那秋水斜陽,那遠山平林,那村落砧聲 ,都不再是客觀的景物了,而是詞人心中眼中,都有一種傷心說不出處,這種傷心說不出的情緒,藉助於末句的點醒 ,令人於言外得之 ,倍覺其百感蒼茫,含蘊深厚。
此詞虛實相生地展現了當下詞人登臨所見的眼前之景和伊人作伴。詞人當初凝著醉眼所觀賞的往文之景,通過今文情景的對比,流露出作者物是人非、恍若隔世的悵惘心緒 。全詞意境沉鬱,語言收放自如。
標籤:思念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捫蘿正意我,折桂方思君。范雲《送沈記室夜別》
-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戴聖《禮記·聘義》
-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 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
- 一民之軌,莫如法。厲官威名,退淫殆,止詐偽,莫如刑。刑重,則不敢以貴易賤;法審,則上尊而不侵。韓非及後人《韓非子·有度》
-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
- 日中則昃,月盈則食佚名《易傳·彖傳下·豐》
- 恐斷紅、尚有相思字,何由見得。周邦彥《六醜·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