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

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代

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原文

柳邊飛鞚,露濕征衣重。宿鷺窺沙孤影動,應有魚蝦入夢。
一川淡月疏星,浣紗人影娉婷。笑背行人歸去,門前稚子啼聲。

詩詞問答

問: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的作者是誰?答:辛棄疾
問: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辛棄疾的名句有哪些?答:辛棄疾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驅馬從柳樹旁邊疾馳而過,柳枝上的露水拂落在不人身上,衣衫就沾濕變重了。一隻白鷺棲宿在沙灘上,不時地眯著眼睛向沙面窺視,它映在沙上的身影也輕輕搖晃,準是在夢中見到魚蝦了吧!
夜深人靜,溪山沐浴在疏星明為的清光中。為光下的浣紗女身姿嬌美。寧靜的村舍門前忽然響起孩子的哭聲,正在溪邊浣紗的母親立即起身往家趕,路上遇見陌生的不人,只羞怯地低頭一笑,隨即背轉身匆匆離去。

注釋
清平樂:詞調乃兩片,前片四句字數號碼為四五七六,後片則六六六六也。
鞚(kòng):馬籠頭,代指馬。
娉婷(pīng tíng):形容女子嬌美的身姿。
稚子:嬰兒、幼兒。

詩文賞析

博山在江西永耒縣西二十里,山中有清奇的泉石、蒼翠的林谷,還有雨岩、博山寺等名勝古蹟,是一處絕佳的風景地。作者閒居上饒時,曾多次去此山遊覽,並寫了多首膾炙人口的汜游詞。

上闋頭二句描寫在山道中夜行的情景:驅馬從柳樹旁邊疾馳而過,柳枝上的露水拂落在行人身上,衣衫就沾濕變重了。這裡既表現出山道上柳密露濃,景色優美;也表現出行人心情舒暢,雖覺衣衫濕重,但遊興仍然很高。

三、四句描寫在行經河灘旁邊時,看到的一幅饒有幽趣的畫面:一隻白鷺棲宿在沙灘上,不時地眯著眼睛向沙面窺視,它映在沙上的身影也輕輕搖晃,準是在夢中見到魚蝦了吧!看到宿鷺目眯影動,便斷定它正在做夢,又因鷺鳥以魚蝦為食,進而斷定它夢見了魚蝦,雖是想像之辭,但又合情合理。詞人既能極細緻的觀察又能極深微的體會,因而寫的是如此生動、多趣。

下闋頭二句描寫在行經溪流附近的村莊時看到的一幅更富有詩意的畫面:夜深人靜,溪山沐浴在疏星明月的清光中;年輕的婦女在溪邊浣紗,在月光的照耀下,她那美麗輕盈的身影映在水中和沙上。詞人使用的語句極其簡淡,卻能把環境和人物寫得清雅秀潔,風韻悠然。

結尾二句又在前邊的畫面上繪出了新的情采:寧靜的村舍門前忽然響起孩子的哭聲,正在溪邊浣紗的母親立即起身往家趕,路上遇見陌生的行人,只羞怯地低頭一笑,隨即背轉身匆匆離去,這真實而自然的描繪,不但給畫面增添了濃厚的生活情味,而且生動地表現了山村婦女淳樸溫良的心性和略帶幾分羞澀的天真。

總觀此詞,全篇都是寫景,無一句抒情,但又處處融情於景中,寄意言外。從描寫月光柳露的文字中,可以感知作者對清新淡雅的自然風光的喜愛;從描寫浣紗婦女的文字中,可以感知作者對淳厚樸實的民情風俗的讚賞。況周頤說:“詞有淡遠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為高手”(《惠風詞話續編》卷一)。詞人正是這樣的高手。

在風景和人物的具體描寫上,此詞也具有動靜結合、形神兼備的妙處。柳密露濃原是靜景,但詞人卻借露濕征衣的動象來表現,比直寫其靜態美更覺真實多采。沙灘宿鷺亦在靜中,但詞人卻寫其睡中之動態,並寫其夢中之幻影,使讀者不僅可見其形動,而且可感其神動,因而別生奇趣。篇末寫浣紗婦女亦能遺貌取神,用“笑背見人歸去”的動態美,表現婦女溫良淳樸的情性美,真是栩栩如生,呼之可出。

此詞在結構上的特點是外以詞人的行程為次序,內以詞人的情感為核心。一切景觀都從詞人眼中看出,心中映出詞人從沿途所見的眾多景觀中選取自己感受最深的幾個片斷,略加點染,繪成了一幅情采俱勝的溪山夜景長卷,表現出一種清幽淡遠而又生機蓬勃的意境,使人讀之宛若身隨詞人夜行,目睹諸種景觀,而獲得“俯拾即得,不取諸鄰。俱道適往,著手成春。如逢花開,如瞻歲新”(司空圖《詩品·自然》)的特殊美感。因此,前後景觀雖異,但結構卻是完整的。

標籤:寫景寫人抒情

詩詞推薦

  • 五人墓碑記

    張溥明代〕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激於義而死焉者也。至於今,郡之賢士大夫請於當道,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
  • 戚氏·晚秋天

    柳永宋代〕晚秋天,一霎微雨灑庭軒。檻菊蕭疏,井梧零亂,惹殘煙。悽然,望江關,飛雲黯淡夕陽間。當時宋玉悲感,向此
  • 好事近 汴京賜宴聞教坊樂有感

    韓元吉宋代〕凝碧舊池頭,一聽管弦淒切。多少梨園聲在,總不堪華發。杏花無處避春愁,也傍野煙發。惟有御溝聲斷,似知人
    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原文_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的賞析_古詩文
  • 夕次盱眙縣

    韋應物唐代〕落帆逗淮鎮,停舫臨孤驛。浩浩風起波,冥冥日沉夕。人歸山郭暗,雁下蘆洲白。獨夜憶秦關,聽鍾未眠客。
  • 安公子·遠岸收殘雨

    柳永宋代〕遠岸收殘雨。雨殘稍覺江天暮。拾翠汀洲人寂靜,立雙雙鷗鷺。望幾點、漁燈隱映蒹葭浦。停畫橈、兩兩舟人語。
    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原文_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的賞析_古詩文
  • 詠三良

    陶淵明魏晉〕彈冠乘通津,但懼時我遺;服勤盡歲月,常恐功愈微。忠情謬獲露,遂為君所私。出則陪文輿,入必侍丹帷;箴規
  • 金縷曲 慰西溟

    納蘭性德清代〕何事添淒咽?但由他、天公簸弄,莫教磨涅。失意每多如意少,終古幾人稱屈。須知道、福因才折。獨臥藜床看北
    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原文_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的賞析_古詩文
  • 遊園

    湯顯祖明代〕【皂羅袍】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雲霞翠軒
    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原文_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的賞析_古詩文
  • 初見嵩山

    張耒宋代〕年來鞍馬困塵埃,賴有青山豁我懷。日暮北風吹雨去,數峰清瘦出雲來。
  • 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

    辛棄疾宋代〕杯汝來前!老子今朝,點檢形骸。甚長年抱渴,咽如焦釜;於今喜睡,氣似奔雷。汝說“劉伶,古今達者,醉後何
    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原文_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的賞析_古詩文
  • 鵲橋仙·乞巧樓空

    納蘭性德清代〕乞巧樓空,影娥池冷,佳節只供愁嘆。丁寧休曝舊羅衣,憶素手、為予縫綻。蓮粉飄紅,菱絲翳碧,仰見明星空爛
  • 卜運算元·五月八日夜鳳凰亭納涼

    葉夢得宋代〕新月掛林梢,暗水鳴枯沼。時見疏星落畫檐,幾點流螢小。歸意已無多,故作連環繞。欲寄新聲問采菱,水闊煙波
    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原文_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的賞析_古詩文
  • 塞上贈王太尉

    釋宇昭宋代〕嫖姚立大勛,萬里絕妖氛。馬放降來地,雕閒戰後雲。月侵孤壘沒,燒徹遠蕪分。不慣為邊客,宵笳懶欲聞。
    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原文_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的賞析_古詩文
  • 小桃紅·雜詠

    盍西村〔元代〕綠楊堤畔蓼花洲,可愛溪山秀,煙水茫茫晚涼後。捕魚舟,沖開萬頃玻璃皺。 亂雲不收,殘霞妝就,一片洞庭秋
  • 飲酒 其四

    陶淵明魏晉〕棲棲失群鳥,日暮猶獨飛。徘徊無定止,夜夜聲轉悲。厲響思清遠,去來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斂翮遙來歸。勁風
  • 火山雲歌送別

    岑參唐代〕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雲厚。火雲滿山凝未開,飛鳥千里不敢來。平明乍逐胡風斷,薄暮渾隨塞雨回。繚繞
  • 相和歌辭。白頭吟二首

    李白唐代〕錦水東北流,波盪雙鴛鴦。雄巢漢宮樹,雌弄秦草芳。寧同萬死碎綺翼,不忍雲間兩分張。此時阿嬌正嬌妒,獨坐
  • 訴衷情·琵琶女

    蘇軾宋代〕小蓮初上琵琶弦,彈破碧雲天。分明繡閣幽恨,都向曲中傳。膚瑩玉,鬢梳蟬,綺窗前。素娥今夜,故故隨人,似
    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原文_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的賞析_古詩文
  • 新晴野望

    王維唐代〕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農月無閒人,傾家事南畝。
  • 踏莎行·細草愁煙

    晏殊宋代〕細草愁煙,幽花怯露。憑闌總是銷魂處。日高深院靜無人,時時海燕雙飛去。帶緩羅衣,香殘蕙炷。天長不禁迢迢
    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原文_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的賞析_古詩文
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原文_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