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二首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王昭君二首原文

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關道,天涯去不歸。
漢月還從東海出,明妃西嫁無來日。
燕支長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沒胡沙。
生乏黃金枉圖畫,死留青冢使人嗟。

昭君拂玉鞍,上馬啼紅頰。
今日漢宮人,明朝胡地妾。

詩詞問答

問:王昭君二首的作者是誰?答:李白
問:王昭君二首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李白的名句有哪些?答:李白名句大全

李白王昭君二首書法欣賞

李白王昭君二首書法作品欣賞
王昭君二首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漢家秦地上空的明月,飄光流影照耀著明妃王昭君。
一日出嫁,登上玉關道,天涯一去不復歸。
漢月還可以從東海升起,明妃西嫁,沒有回歸之日。
燕支山天地凍寒,好將雪花當作鮮花,蛾眉憔悴埋沒胡沙之中。
就因為生前沒有黃金,以至被畫工畫成為醜八怪,只有死後埋葬沙漠的青冢,使人悲嘆。

王昭君拍拂著玉鞍,上馬後啼哭污染面頰紅裝。
今日漢朝宮人,明天就成為胡人的妻妾。

注釋
這兩首詩為“相和歌辭”。相和歌是中國漢代在“街陌謠謳”基礎上繼承先秦楚聲等傳統而形成的一種音樂。主要在官宦巨賈宴飲、娛樂等場合演奏,也用於宮廷的元旦朝會與宴飲、祀神乃至民間風俗活動等場合。“相和歌”之名最早記載見於《晉書·樂志》:“相和,漢舊歌也。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其特點是歌者自擊節鼓與伴奏的管弦樂器相應和,並由此而得名。
秦地:指原秦國所轄的地域。此處指長安。
明妃:漢元帝宮人王嬙,字昭君,晉代避司馬昭(文帝)諱,改稱明君,後人又稱之為明妃。
玉關:即玉門關。玉門關:漢武帝置。因西域輸入玉石時取道於此而得名。漢時為通往西域各地的門戶。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唐王之渙有“春風不度玉門關”(《涼州詞二首·其一》)。
燕支:指燕支山,漢初以前曾為匈奴所據。山上生長一種燕支草,匈奴女子用來化妝,故名。
蛾眉:細長而彎的眉毛,多指美女。胡沙:西方和北方的沙漠或風沙。
枉圖畫:昭君曾作為掖庭待詔,被選入漢元帝的後宮。當時其他宮女為了早日博得恩寵,都用黃金賄賂宮廷畫師毛延壽,希望把自己畫美,被皇上選中。獨有王昭君自恃貌美,不願行賄,所以毛延壽便在她的畫像上點上喪夫落淚痣。昭君便被貶入冷宮3年,無緣面君。
青冢:即昭君墓。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南。據說入秋以後塞外草色枯黃,惟王昭君墓上草色青蔥一片,所以叫“青冢”。

詩文賞析

漢朝宮女王昭君遠嫁匈奴單于呼韓邪的故事,因為故事精彩、寓意豐富,自漢代以來就在民間廣泛流傳,不僅贏得了老百姓的喜愛,也成為歷朝歷代文人墨客經久不衰的一個創作題材。千百年來,產生了許多動人的民間傳說,而且以王昭君故事為題材創作的詩歌、小說、戲劇也多得數不清。唐朝大詩人李白的《王昭君二首》,就是這方面有代表性的作品。

公元752、753年(唐天寶十一、二年)間,李白繼幽州之行又有一次漠北之行,他離開幽州南下魏郡又沿太行北上,入河東道,至雲中郡,而後北行至單于都護府憑弔昭君墓,寫下《王昭君二首》。因為對於昭君出塞,李白滿懷惋惜之情,所以詩歌通篇都瀰漫著一種傷懷、傷感的氣氛。

第一首詩一開頭就用一個“月”字,來烘托昭君遠嫁匈奴的傷感主題:中原漢家的月亮,那光華跟隨著遠嫁匈奴的昭君。然而她一踏上通往玉門關的路,就如同去了天涯,永不回歸。“月”在這裡既代表家鄉的月亮,也代表故鄉、故國。然而一個小小的玉門關,竟會把這一切無情阻隔。回望家鄉那輪圓月,就要在眼前永久消失,這種生離死別的感覺,不能不讓人平添幾分惆悵。

接著詩人又以“月”字發出憂傷的慨嘆:漢家的月亮到了明天又會從東海升起,但昭君西嫁,卻是一去不返。這種別離,讓詩人既感到無奈,又感到無望,所以更加重了憂傷的思緒。詩人又提到了燕支山,在詩人看來,匈奴那裡的燕支山,終年酷寒,不生草木,只有落雪作花,所以詩人想像,昭君嫁到匈奴,就連曾經傾國傾城的美貌,也憔悴衰老,埋沒在黃沙滾滾的塞外。而造成這一切的罪魁,卻是漢代後宮的畫師,昭君她生前沒有黃金送給後宮的畫師,死後也只留下一座青冢,令後人憑弔,扼腕嘆息。

關於“枉圖畫”,有一個傳說,昭君曾作為掖庭待詔,被選入漢元帝的後宮。當時其他宮女為了早日博得恩寵,都用黃金賄賂宮廷畫師毛延壽,希望把自己畫美,被皇上選中。獨有王昭君自恃貌美,不願行賄,所以毛延壽便在她的畫像上點上喪夫落淚痣。昭君便被貶入冷宮三年,無緣面君。把昭君所謂的“悲劇”和宮廷畫師相聯繫,儘管有些牽強,卻更能加深悲傷的主題。

第二首詩寫昭君拂淨了馬鞍,流著眼淚上馬向西而去.。“今日”還是漢朝的宮裡人,“明朝”就是匈奴單于的妻妾了。按照丁啟陣先生的說法,當詩人到寫第二首時,似乎情無以堪,只能勉強完成一首五言絕句,不同於第一首的五聯十句。

昭君出塞的故事,歷來都被人寫作多種主題。李白的這兩首詩儘管走的是悲憫傷情路線,讀來仍然讓人傷懷、感動。

標籤:寫人

詩詞推薦

  • 王勃故事

    宋祁宋代〕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閣,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紙筆遍請客,莫敢當,至勃,泛然不辭。都督怒,起更衣,
  • 清平調·其一

    李白唐代〕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王昭君二首原文_王昭君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寄和州劉使君

    張籍唐代〕別離已久猶為郡,閒向春風倒酒瓶。送客特過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曉來江氣連城白,雨後山光滿郭青。到此
    王昭君二首原文_王昭君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減字木蘭花·垂螺近額

    張先宋代〕垂螺近額,走上紅裀初趁拍。只恐輕飛,擬倩遊絲惹住伊。文鴛繡履,去似楊花塵不起。舞徹伊州,頭上宮花顫未
  • 【中呂】滿庭芳 漁

    趙顯宏元代〕江天晚霞,舟橫野渡,網曬汀沙。一家老幼無牽掛,恣意喧譁。新糯酒香橙藕芽,錦鱗魚紫蟹紅蝦。杯盤罷,爭些
    王昭君二首原文_王昭君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虞美人·楚腰蠐領團香玉

    閻選唐代〕楚腰蠐領團香玉,鬢疊深深綠。月蛾星眼笑微嚬,柳妖桃艷不勝春,晚妝勻。水紋簟映青紗帳,霧罩秋波上。一枝
  • 試周郎(訴衷情)

    賀鑄宋代〕喬家深閉鬱金堂。朝鏡事梅妝。雲鬟翠鈿浮動,微步擁釵梁。情尚秘,色猶莊。遞瞻相。弄絲調管,時誤新聲,翻
    王昭君二首原文_王昭君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越調】天淨沙_為董針姑作

    呂止庵〔元代〕為董針姑作夜深時獨繡羅鞋,不言語倒在人懷,做意兒將人不採。甚娘作怪,繡針兒簽著敲才。海棠輕染胭脂,綠
  • 俠客行

    李白唐代〕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閒過
  • 菩薩蠻·風簾燕舞鶯啼柳

    牛嶠五代〕風簾燕舞鶯啼柳,妝檯約鬢低縴手。釵重髻盤珊,一枝紅牡丹。門前行樂客,白馬嘶春色。故故墜金鞭,回頭應眼
    王昭君二首原文_王昭君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歷陽壯士勤將軍名思齊歌

    李白唐代〕歷陽壯士勤將軍,神力出於百夫,則天太后召見,奇之,授游擊將軍,賜錦袍玉帶,朝野榮之。後拜橫南將軍。大
  • 東城送運判馬察院

    梅堯臣宋代〕春風騁巧如翦刀,先裁楊柳後杏桃。圓尖作瓣得疏密,顏色又染燕脂牢。黃鸝未鳴鳩欲雨,深園靜墅聲嗷嗷。役徒
  • 定風波·感舊

    蘇軾宋代〕莫怪鴛鴦繡帶長,腰輕不勝舞衣裳。薄倖只貪遊冶去,何處,垂楊系馬恣輕狂。花謝絮飛春又盡,堪恨。斷弦塵管
    王昭君二首原文_王昭君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子產論尹何為邑

    左丘明先秦〕子皮欲使尹何為邑。子產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願,吾愛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學焉,夫亦愈知治
  • 書林逋詩後

    蘇軾宋代〕吳儂生長湖山曲,呼吸湖光飲山淥。不論世外隱君子,傭兒販婦皆冰玉。先生可是絕俗人,神清骨冷無由俗。我不
  • 【雙調】潘妃曲

    商挺元代〕綠柳青青和風盪,桃李爭先放。紫燕忙,隊隊銜泥戲雕梁。柳絲黃,堪畫在幃屏上。悶向危樓凝眸望,翠蓋紅蓮放
  • 秋雨夜眠

    白居易唐代〕涼冷三秋夜,安閒一老翁。臥遲燈滅後,睡美雨聲中。灰宿溫瓶火,香添暖被籠。曉晴寒未起,霜葉滿階紅。
    王昭君二首原文_王昭君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曹劌論戰

    左丘明先秦〕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 浣溪沙·漁父

    蘇軾宋代〕西塞山邊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鱖魚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王昭君二首原文_王昭君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藺相如完璧歸趙論

    王世貞明代〕藺相如之完璧,人皆稱之。予未敢以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詐趙而脅其璧。是時言取璧者,情也,非
王昭君二首原文_王昭君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