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曹雪芹的《香菱詠月·其三》
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裏白,半輪雞唱五更殘。
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博得嫦娥應借問,緣何不使永團圓。
名句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月亮的光華誰也難把她遮掩,她倩影多娟美可質地多清寒。廣袤的原野一片銀色傳來搗衣聲陣陣,雄雞報曉夜色將可闌可殘月仍掛天邊。秋江里漂泊的旅人聞笛聲更添愁緒,樓上傷情的少婦終夜裡倦倚欄桿。惹得月宮裡寂寞的嫦娥也不禁要問:是什麼原因不使人們永遠團圓。
注釋
精華:月亮的光華。
半輪:殘月。
聞笛:聽見笛聲。
倚欄:倦倚欄桿。
緣:緣故,原因。
何:為什麼。
簡評
運不濟、身世悲慘的香菱,原為鄉宦小姐,後淪為奴隸,做了薛蟠之侍妾。她在大觀園中的地位低於小姐而高於丫頭。她渴望過貴族階級的精神生活,因此“慕雅女雅集”,偶遇進園的機會,就一心一意跟黛玉學起詩來。香菱作詩取得了成功,曹雪芹著意塑造的香菱的形象也獲得成功。
曹雪芹名句,香菱詠月·其三名句
名句推薦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蘇軾《於潛僧綠筠軒》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
孟子《孟子·盡心章句下·第四節》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
荀子《荀子·富國》早成者未必有成,晚達者未必下達。不可以年少而自恃,不可以年老而自棄。
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八》不近人情,舉世皆畏途;不察物情,一生俱夢境。
陳繼儒《小窗幽記·集醒篇》冰生於水而寒於水,比學生過於先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謂弟子優於師傅。
程登吉《幼學瓊林·卷二·師生》夫謀必素見成事焉,而後履之
左丘明《國語·吳語·越王勾踐命諸稽郢行成於吳》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韓愈《馬說》故音樂者,所以動盪血脈,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
司馬遷《史記·樂書》敗軍之將,不可以言勇。
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
詩詞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