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陸九淵傳》原文及翻譯

宋史

原文:

陸九淵,字子靜。生三四歲,問其父天地何所窮際,父笑而不答。遂深思,至忘寢食。及總角,舉止異凡兒,見者敬之。登乾道八年進士第。至行在,士爭從之游。教人不用學規,有小過,言中其情,或至流汗。有懷於中而不能自曉者,為之條析其故,悉如其心。初調隆興靖安縣主簿。丁母憂,服闕,改建寧崇安縣。少聞靖康間事,慨然有感於復仇之義。至是,訪知勇士,與議恢復大略。因輪對,遂陳五論,帝稱善。未幾,除將作監丞,為給事中王信所駁,詔主管台州崇道觀。還鄉,學者輻湊,每開講席,戶外屨滿,耆老扶杖觀聽。光宗即位,差知荊門軍。民有訴者無早暮皆得造於庭復今其自持狀以追為立期皆如約而至即為酌情決之而多所勸釋。唯不可訓者,始置之法。其境內官吏之貪廉,民俗之習尚善惡,皆素知之。荊門為次邊而無城。九淵以為:“郡為四集之地,荊門固則四鄰有所恃,否則有背肋腹心之虞。”乃請於朝而城之,自是民無邊憂。罷關市吏譏察而減民稅,商賈畢集,稅入日增。逾年,政行令修,民俗為變,諸司交薦。丞相周必大嘗稱荊門之政,以為躬行之效。紹熙三年卒,會葬者以千數,諡文安。初,九淵嘗與朱熹會鵝湖,論辨所學多不合。及熹守南康,九淵訪之,熹與至白鹿洞,九淵為講君子小人喻義利一章,聽者至有泣下。熹以為切中學者隱微深之病。 
(選自《宋史·陸九淵傳》,有刪節) 

譯文/翻譯:

陸九淵,字子靜。他三四歲的時候,就問父親天地的盡頭在哪裡,父親笑而不答。陸九淵便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以至廢寢忘食。到了童年時期,他的舉止與一般的孩子不.一樣,見到他的人都不怠慢他。乾道八年(1172) ,陸九淵考中進士。他到臨安( 皇帝停留的地方)後,讀書人爭相和他交往。他教育人不按照學規,弟子如有小的過錯,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有時讓人汗顏愧疚。對心存困惑卻自己想不明白(其中道理)的人,陸九淵就給他逐條分析其中的原因,完全像他心裡想的一樣。他最初擔任隆興靖安縣主簿。遭遇母喪,服喪期滿後,改任建寧崇安縣主簿。陸九淵小時候聽說靖康年間發生的事,就心懷感慨,想去復仇。到崇安縣後,便尋訪智者勇士,與他們共議恢復中原的大計。在官員輪值上殿陳奏的時候,陸九淵陳述了五論。陸九淵的議論贏得了皇帝的好評。不久,擔任將作監丞,但被給事中王信駁回,皇帝詔令他主管台州崇道觀。陸九淵還鄉時,學者雲集,每次開席講學,門外脫下的鞋子滿滿的,甚至有些年高的人拄著拐杖來聽。光宗即位後,陸九淵被派遣到荊門主管軍事。只要有老百姓訴訟,無論早晚都可以到公堂上,又讓訴者自己拿著狀子去追查,為他們定下日期,他們都如約而至,於是陸九淵根據實際情況加以裁決,大多以調解為主。只有對於那些實在不可訓導的人,才繩之以法。對境內官吏的貪廉,民俗的善惡,他平素都了如指掌。荊門雖然臨近邊境卻沒有城,陸九淵認為:“荊門郡是四方匯集的地方,荊門鞏固了,四鄰就有所依靠,否則就會有腹背受敵的憂患。”於是,陸九淵奏請朝廷,在荊門築城,從此以後,百姓沒有了邊境之憂。陸九淵又罷免集市的官吏稽察,減輕民稅,於是商賈都聚集到這裡,稅收日漸增加。一年之後,這裡政令通行,民俗為之一變,各部門交相推薦他。丞相周必大曾經稱讚荊門的政事,認為是陸九淵身體力行的結果。紹熙三年去世,前來送葬的有幾千人,諡號文安。當初,陸九淵曾經與朱熹在鵝湖相會,對學習內容的論辯多有分歧。等到朱熹知南康時,陸九淵去探訪他,朱熹邀請陸九淵到白鹿洞書院,陸九淵為學子講授《論語》中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一章,聽講的人深受感動,甚至有人落下眼淚。朱熹以為陸九淵所講切中了學者隱深的頑疾。 
(選自宋史《宋史.陸九淵傳》,有刪節)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宋史·陸九淵傳》原文及翻譯0
《宋史·陸九淵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