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賢》原文及翻譯

《興賢》 
原文: 
國以任賢使能而興,棄賢專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勢,古今之通義,流俗所共知耳。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興,昏亂之世雖有之亦不興?蓋用之與不用之謂矣。有賢而用,國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猶無有也。商之興也,有仲虺、伊尹,其衰也,亦有三仁。周之興也,同心者十人,其衰也,亦有祭公謀父、內史過。兩漢之興也,有蕭、曹、寇、鄧之徒,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陳蕃、李固之眾。魏、晉而下,至於李唐,不可遍舉,然其間興衰之世,亦皆同也。由此觀之,有賢而用之者,國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猶無有也,可不慎歟?今猶古也,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今之士民亦古之士民。古雖擾攘之際,猶有賢能若是之眾,況今太寧,豈曰無之?在君上用之而已。博詢眾庶,則才能者進矣;不有忌諱,則讜直之路開矣;不邇小人,則讒諛者自遠矣;不拘文牽俗,則守職者辨治矣;不責人以細過,則能吏之志得以盡其效矣。苟行此道,則何慮不跨兩漢、軼三代,然後踐五帝、三皇之途哉。 

譯文/翻譯:

國家都是因為任用賢能的人才能興盛,因為不用賢能之人而專憑君主一己之見而衰敗。這兩點,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古往今來都是這樣,也是一般人所能認同的。可為什麼和平安定的時代,有了賢能之人,就能夠興盛;混亂動盪的年代即使有這樣的人也不能興盛呢?這就在於是否任用這些賢能之人了。有了賢能的人並加以任用,這是國家的福氣;有了賢能的人卻不用,就像沒有一樣。商朝的興起,有仲虺、伊尹這樣的賢臣,等到衰敗時,也有三仁(微子、箕子、比干)這樣的賢人;周朝興起時,有與武王同心同德的十位賢臣,等到衰敗時,也有祭公謀父、內史過這樣的賢臣;兩漢興起時,有蕭何、曹參、寇恂、鄧禹這樣的人,等到衰敗時,也有王嘉、傅喜、陳蕃、李固這樣眾多的賢人。從魏晉以後,一直到唐朝,這樣的賢人很多,不能全部列舉,而這其中有的出現在興盛的時代,有的出現在衰敗的時代,也和上面所說的相同。由此看來,有賢能之人並加以任用,是國家的福氣;有了賢能的人卻不用,就像沒有一樣。對於這種情況,怎么不應該慎重的對待呢?現今的情況,和古代是相通的。現今的天下,就如同古代的天下。現今的士人和民眾,也如同古代的士人和民眾。古代在擾動不安的時代,還有像以上所說的那么多的賢能之人,何況現今太平安寧,怎么能說沒有賢人呢? 這就在於君主和處於上位的人如何任用了。廣泛的徵求眾人的意見,有才能的人就能進用了;沒有忌諱的事情,人們就敢於直言進諫了;不親近小人,那些進讒阿諛之人就被疏遠了;不斤斤計較於文牘細節,受制於世俗之見,主管相關部門的人就能夠明辨的處理事務了;不挑別人的小毛病,有辦事能力的人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構想以達到相應的效果了。如果能夠這樣做,還怕不會超越兩漢,勝過三代而達到五帝三皇那樣的盛世么?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興賢》原文及翻譯0
《興賢》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