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孔愉傳》原文及翻譯

晉書

原文:

孔愉,字敬康,會稽山陰人也。曾祖潛,太子 ,漢末避地會稽,因家焉。愉年十三而孤,養祖母以孝聞,與同郡張茂字偉康、丁潭字世康齊名,時人號曰“會稽三康”。吳平,愉遷於洛。惠帝末,歸鄉里,行至江淮間,遇石冰、封云為亂,雲逼愉為參軍,不從將殺之,賴雲司馬張統營救獲免。東還會稽,入新安山中,以稼穡讀書為務,信著鄉里。後忽捨去,皆謂為神人,而為之立祠。永嘉中,元帝始以安東將軍鎮揚土,命愉為參軍。邦族尋求,莫知所在。建興初,始出ying6*召,為丞相掾,仍除駙馬都尉、參丞相軍事,時年已五十矣。帝為晉王使長兼中書郎於時刁協劉隗用事王導頗見疏遠愉陳導忠賢有佐命之勛謂事無大小皆宜咨訪由是不合旨,出為司徒左長史,累遷吳興太守。沈充反,愉棄官還京師,拜御史中丞,遷侍中、太常。及蘇峻反,愉朝服守 。初,愉為司徒長史,以平南將軍溫嶠母亡遭亂不葬,乃不過其品。至是,峻平,而嶠有重功,愉往石頭詣嶠,嶠執愉手而流涕曰:“天下喪亂,忠孝道廢。能持古人之節,歲寒不凋者,唯君一人耳。”時人鹹稱嶠居公而重愉之守正。鹹和八年,詔曰:“尚書令玩、左僕射愉並恪居官次,祿不代耕。端右任重,先朝所崇,其給玩親信三十人,愉二十人,稟賜。”愉上疏固讓,優詔不許。愉欲大論朝廷得失,陸玩抑之乃止。後導將以趙胤為護軍,愉謂導曰:“中興以來,處此官者,周伯仁、應思遠耳。今誠乏才,豈宜以趙胤居之邪!”導不從。其守正如此。由是為導所銜。後省左右僕射,以愉為尚書僕射。愉年在懸車,累,不許。轉護軍將軍,加散騎常侍。在郡三年,乃營山陰湖南侯山下數畝地為宅,草屋數間,便棄官居之。病篤,遺令斂以時服,鄉邑義賵,一不得受。年七十五,鹹康八年卒。贈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謚曰貞。 
(節選自《晉書·孔愉傳》) 

譯文/翻譯:

孔愉,字敬康,是會稽山陰人。孔愉的曾祖孔潛,官至太子少傅,在東漢末年避亂到會稽郡,由此定居於此。孔愉十三歲時父親去世,因奉養祖母以孝順聞名,與同郡人張茂(字偉康)、丁潭(字世康)齊名,當時人稱他們“會稽三康”。吳被平定後,孔愉移居到洛陽。惠帝末年,回家鄉,走到江淮之間,遇上石冰、封雲作亂,封雲逼迫孔愉當參軍,(孔愉)不順從,封雲要殺他,靠封雲的司馬張統營救得以免死。(孔愉)向東回到會稽,躲進新安山中,以種地讀書為業,他的信營在鄉里著名。後來忽然離去,鄉人都以為他是神人,為他立祠廟。永嘉年間,元帝開始以安東將軍的身份鎮守揚州之地,任命孔愉為參軍。家鄉親族尋找他,沒有人知道他在哪裡。建興初年,(孔愉)才出來接受召見,任丞相吏,接連授任駙馬都尉、參丞相軍事,這時他已經五十歲了。皇帝做晉王時,長期讓他兼中書郎。當時刁協、劉隗當權,王導很是被疏遠。孔愉陳說王導的忠賢,有輔佐創立大業的功勳,還說無論事情大小都應該向他諮詢。因為這件事不符合晉王的意旨,(孔愉)外任司徒左長史,多次升遷至吳興太守。沈充謀反,孔愉棄官回到京師,拜授御史中丞,遷任侍中、太常。到蘇峻反叛時,孔愉身穿朝服守住宗廟。當初,孔愉做司徒長史時,因平南將軍溫嶠的母親亡故,遭逢亂世不得歸葬,就不提升溫嶠的品級。到這時,蘇峻被平定了,而溫嶠立了大功,孔愉前往石頭城見溫嶠,溫嶠拉著孔愉的手流淚說:“當今天下時局動亂,忠孝之道衰廢。能保持古人的節操,在艱難的情況下也不改變的,只有您一個人罷了。“當時人都稱溫嶠居公卿位而能推崇孔愉恪守正道的德操。鹹和八年,詔書說:“尚書令陸玩、左僕射孔愉都能恪盡職守,俸祿微薄。尚書令責任重大,是先朝所重視的,賜給陸玩親信三十人,孔愉二十人,(這是)皇帝的賞賜。”孔愉上疏再三推辭,皇帝頒發詔書不答應他的請求。孔愉還想評價朝廷的得失,被陸玩制止後才停止。後來王導將要任趙胤為護軍,孔愉對王導說:“自中興以來,擔任這個官職的,是周伯仁、應思遠。現在確實缺乏人才,怎么能讓趙胤來擔任這個職務呢!“王導沒有聽從。他就是這樣恪守正道。因此被王導怨恨。後來撤銷左右僕射,任孔愉為尚書僕射。孔愉已到了七十歲,多次請求退休,但都沒有得到許可。轉任護軍將軍,加散騎常侍。在郡中三年,才在山陰湖南侯山下幾畝地中建造住宅,幾間草房,就棄官去居住。病重,寫遺囑讓(家人或侍從)用平常的衣服入殮,鄉鄰贈送的助葬的財物用品,一律不準接受。七十五歲,鹹康八年去世。追贈他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諡號貞。 
《晉書·孔愉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晉書·孔愉傳》原文及翻譯0
《晉書·孔愉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