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邛州知州楊君笠湖傳》原文及翻譯

袁枚
原文: 
雍正間,西林鄂文端公(爾泰)作蘇州布政使,設春風亭,招致四方賢俊,皆以耆舊見重,而以十四歲童子與會者,唯楊君一人。君名潮觀,字宏度,號笠湖,常州無錫人,生而沉默寡言,秩秩見於面目。以乾隆元年舉人,歷宰晉豫滇南三省,遷知四川簡邛二州,再調瀘州。  
在文水五年編審之期,值歷年徭役不均,君親加區別,除鰥寡孤獨者千餘人,過杞縣有羸男憊婦百餘焚香跪道旁,鄉保指曰:“此公所活氓也。”君愕然,鄉保曰:“公不記某年聞賑歸來一案乎?大府不準報銷,此輩皆公捐俸所活氓也。”亡何,長子倫舉進士,而公奉調瀘州,年逾七十,初志不欲往。旋聞瀘大飢,道殣相望,慨然曰:“見義不為無勇也!”即到官碾谷,檢交一切在官閒款,分設三粥廠。在瀘不滿百日,凡活五十九萬七千人。笑曰:“吾事畢矣!”即以老乞歸。  
河南布政使蘇崇阿查賑,問有濫否,曰有。有遺否,曰有。蘇怒,厲聲曰:“又遺又濫,何以為賑?”君曰:“口稱無遺濫,而心不自信,故不敢欺公。”蘇曰:“然則,汝有可信者乎?”曰:“官無侵吏無蝕,是可信也。”蘇嘉君言之誠,慰勞而去。君以古賢自期,與今之從政者格格不入。  
河南災,奉檄辦河料二百萬,君頻蹙曰:“野無青草,何能辦料?”即牒民疾苦求免。俄而有省會來者曰:君痴矣此是上游知君杞縣有累故特多其數為君生財計君不解乃固辭耶君笑曰吾誠不解 亦卒不問其作何解也。君常自言,居官信心而行,投艱不辭,理繁不亂,然往往有恨者。在杞縣回署,求賑者麻集,有一人裸而攀車,隸人逐去,次日早出已死深雪中。瀘州營兵借谷所送,冊漏造防汛者姓名續請,而君病竟忘補給。以此二事時時抱憾。嗚呼,今士大夫乘堅策肥,知有己而已,視民若秦越,人之不相關。君能仁其民,而過後猶痛然,其行事居心豈凡所及耶! (選自《小倉山房文集》) 

譯文/翻譯:

雍正年間,西林鄂文端公爾泰擔任蘇州布政使,設立春風亭,招來四方賢俊人才,年高望重者受到重視,而以十四歲童子的身份與會的,只有楊君一人。君名潮觀,字宏度,號笠湖,常州無錫人,生來沉默寡言,從面貌中可見其智慧。是乾隆元年舉人,歷任晉豫滇南三省官員,後調任到四川擔任簡邛二州知州,後來有調到瀘州。 
在文水五年編審,其間正逢多年徭役不均,楊君親自加以區別對待,免除了鰥寡孤獨者一千多人的徭役。他經過杞縣,有一百多瘦弱疲憊的男女跪在道旁焚香,鄉保指者這些人說:“這些人是您救活的民眾。”楊君感到驚訝,鄉保說:“你不記那年了解賑情回府的事情嗎?上級不肯動用公款救濟災民,這些人都是您捐出的俸祿救活的人啊!”不久,長子楊掄舉進士,而楊公奉調瀘州,年過七十,開始不想前往。隨即聽到瀘州發生大饑荒,道路上餓死的人接連不斷,他情緒激昂地說:“見義不為不是勇士!”隨即到官署上任,檢查籌集所有官府的閒款,分別開設了三個粥廠。在瀘州不滿一百天,共救活五十九萬七千人。他笑著說:“我事情完成了!”即以年老乞求退休。 
河南布政使蘇崇阿檢查賑災情況,問有沒有濫用賑災款項。他回答有。蘇崇阿問有沒有遺漏需要救助的對象,他回答有。蘇崇阿發怒,厲聲說:“又有遺漏對象,又是濫發賑災款項,怎么能夠賑災呢?”楊君說:“嘴上想說沒有遺濫,但心中不能確幸工作中沒有遺濫問題,所以不敢欺騙您。”蘇崇阿說:“既然這樣,那么你有可以確信的嗎?”楊君說:“官和吏沒有侵占(賑災的財物),這是可以確信的。”蘇崇阿稱道楊君言談誠實,安慰問候一番離開了。楊君以古代先賢自我要求,與現在的從政者格格不入。 
河南發生水災,遵令置辦二百萬河料,楊君頻頻皺眉,說:“田地里連青草都沒有,怎么能夠辦這么多河料?”隨即行文述說百姓疾苦,請求免辦河料。不久,有省會來的人說:“你痴啊!這是上級知道你在杞縣有家庭負擔,所以特地加大了數量,這是為你生財著想,你不懂,才要堅決地不肯接受。”楊君笑這說:“我確實不懂!”最終也沒有問究竟怎樣藉此生財。楊君常常對自己說,做官要憑心而行,賦予重任而不推崇,處理複雜的事情而不黃亂,但也常常有遺憾。在杞縣回府署,求賑的人很多,有一人裸身攀車,衙役將他趕走,第二天早上發現死在深雪中。瀘州營兵借谷傳送,造冊登記漏造防汛人員姓名,請求續發,但楊君病竟忘補給。因為這兩件事,楊君時時抱憾。嗚呼,今天的士大夫乘堅策肥,只知道有己而已,視民就像秦越那樣疏遠 ,在他人看來不相關,楊君能仁愛百姓,事情過後還會感到痛心,其行事居心哪裡是普通人所趕上的呢! 
袁枚《邛州知州楊君笠湖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袁枚《邛州知州楊君笠湖傳》原文及翻譯0
袁枚《邛州知州楊君笠湖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