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小故事與翻譯
文言文的小故事與翻譯
文言文是相對白話文而來的,其特徵是以文字為基礎來寫作,注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古文等多種文體。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文言文的小故事與翻譯,歡迎閱讀!
1、刻舟求劍
原文:
楚(周代國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縣北)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ǐ),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節選自《呂氏春秋察今》
譯文:
楚國有個渡江的人,他的劍從船里掉入水中,他急忙在劍掉下去的地方刻了個記號,說:“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下來後,他便從自己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去尋找劍,船已經向前走了,而劍沒有,像這樣找劍,豈不是太糊塗了嗎?
2、自相矛盾
原文: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於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譯文:
楚國有個賣矛和盾的人,誇他的盾說:“我的盾很堅固,任何武器都刺不破它。”又誇他的矛說:“我的矛很銳利,沒有東西穿不透的。”有人質問他:“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結果會怎樣?”那人便答不上話來了,本來,堅不可破的盾和無堅不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時並存的。
3、鄭人買履
原文: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其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 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譯文:
有個想要買鞋子的鄭國人,他先在家裡量了自己的腳,把尺碼放在了他的座位上。到了前往集市的時候,卻忘了帶量好的尺碼。他已經拿到鞋子,(才發現自己忘了帶尺寸了)就說:“我忘記帶尺碼了。”返回家去取尺寸。等到他趕回來,集市已經散了,最終沒有買到鞋,有人問他說:“你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腳試一試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說:“我寧可相信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4、買櫝還珠
原文:
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翡羽。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鬻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
譯文:
有一個楚國人賣他的珠子給鄭國人,用木蘭做了一個匣子,用桂椒薰染它,用珠玉裝飾它,再用火齊珠鑲嵌它,最後用翠鳥的羽毛點綴它。但那個鄭國人買了他的匣子卻退還了他的珍珠,這可以說是善於賣匣子了,不能說是善於賣珍珠。
5、狐假虎威
原文:
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譯文:
老虎尋找各種野獸吃掉他們,抓到(一隻)狐狸。狐狸說:“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來做各種野獸的首領,現在你吃掉我,是違背天帝的命令。你認為我的(話)不誠實,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隨在我後面,觀看各種野獸看見我有敢不逃跑的嗎?”老虎認為(狐狸的話)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獸看見它們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獸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認為(它們)是害怕狐狸。
6、掩耳盜鈴
原文: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錘毀之,鍾況然有聲。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也!
譯文:
范氏逃亡的.時候,有個人趁機偷了一口鐘,想要背著它逃跑。但是,這口鐘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錘子砸碎以後再背。誰知,剛砸了一下,那口鐘就“咣”地發出了很大的響聲,他生怕別人聽到鐘聲,來把鍾奪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兩隻耳朵緊緊捂住繼續敲。害怕別人聽到鐘的聲音,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為別人也聽不到了,這就太荒謬了。
7、揠苗助長
原文: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譯文:
有個擔憂他的禾苗長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國人,一天下來十分疲勞但很滿足,回到家對他的家人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他兒子聽說後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況),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長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為禾苗長大沒有用處而放棄的人,就像是不給禾苗鋤草的懶漢。妄自幫助它生長的人,就像這個拔苗助長的人,不但沒有好處,反而害了它。
8守株待兔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韓非子》
譯文:
從前宋國有個農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顆樹樁。一天,一隻跑地飛快的兔子撞在了樹樁上,扭斷了脖子而死。從此,那個農民荒廢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樹樁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當然,兔子是沒等到,他自己卻成了宋國的笑柄。
9 畫蛇添足
原文: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餘。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 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譯文:
楚國有個祭祀的人,祭過祖宗以後,便把一壺祭酒賞給前來幫忙的門客,門客們互相商量說:“這壺酒大家都來喝則不夠,一個人喝會有剩餘。讓咱們各自在地上比賽畫蛇,誰先畫好,誰就喝這壺酒。”
有一個人最先把蛇畫好了。他端起酒壺正要喝,於是左手拿著酒壺,右手繼續畫蛇,說:“我能夠再給它添上幾隻腳!”可是沒等他把腳畫完,另一個人已把蛇畫成了。那人把那酒壺搶過去,說:“蛇本來是沒有腳的,你怎能給它添上腳呢?”於是,便把壺中的酒喝了下去。
那個給蛇畫腳的人最終失掉了酒。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