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學習文言文的作用

學生學習文言文的作用

教材中選編的文言文一般都是具有經典意義的“定篇”,其文學價值經過歷史的考量,在遣詞造句、謀篇布局、聲律氣韻等方面都堪稱典範,同時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教師在從事文言文教學時,除了培養學生古漢語閱讀能力之外,還要引導學生吸收其豐富營養,培養良好語感和語文素養。但是,現實情況是,存在著重“言”輕“文”的傾向;當然,有人會說也存在重“文”輕“言”的傾向,但是筆者認為,這種傾向更多的出現在公開課里,而不是出現在日常的文言教學中。在日常的文言教學中,一般來說,教師都是非常重視文言文辭彙、句式等基礎知識的積累,著重培養學生的文言翻譯能力,而對於文言文的文學和文化內涵,則關注得不夠。至於通過文言文教學促進學生寫作能力提升,一般也是考慮得不多。

學生文言學習的收穫,會自然地向作文滲透。一般來說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積累作文素材。大家只要隨手翻開某一年高考滿分作文選,就可以看到屈原、司馬遷、蘇武、蘇軾等人的材料頻頻出現,同時伴有對課內文言語句的徵引,以提升表達效果。

2、賦予作文情感。文言文學習,培養了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給予寫作以豐富的情感思想。例如,聯想到蘇軾,學生總會欽佩其曠達豪邁;提到項羽,學生則悲嘆他剛愎自用,敬慕他英雄磊落。

3、豐富作文語言。這表現在學生可以運用文言辭彙。例如《赤壁賦》的`“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等等可以被直接運用到寫景的文章中去。

4、借鑑作文技法。文言文中有許多技法,值得學生在作文中借鑑。例如,韓愈的《師說》,先立後破,正反論證;王安石《游褒禪山記》,先敘後議,環環相扣;這些布局上的技法,對學生寫作很有價值。歸有光的《項脊軒志》,善於圍繞情感線索,選取典型的生活片斷,司馬遷的《廉頗藺相如列傳》善於選取最重要的兩件大事,在對比中塑造兩個人的形象;這些選材的技巧,能給學生很多啟示

這種滲透往往是學生自發形成的,常常因人而異,一般的來說,語文素養高的同學,在寫作中對文言文營養的吸收更加充分;與具體的寫作情況有關,有些題目,比如,《歷史不會忘記》,學生更容易會想起向文言要營養;有些題目,可能與文言文的學習關係不太明顯,比如《提籃春光看媽媽》。這種滲透,存在著很大的隨機性。

怎樣才能通過文言文教學,來更好地促進學生寫作能力提升呢?

筆者認為在這方面還是大有可為的,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促使學生文言文學習的收穫轉化為寫作能力的提升。

一、文言文教學應該在積累文言知識的基礎上著重培養學生對母語的語感。

1、應該避免膚淺,強調朗讀、背誦,把語言節奏內化為學生的發聲。

2、避免把解釋當成學習的最終目的,而是要學生藉助解釋,舍筏登岸,得魚忘筌,培養語感。

(1)、對於遣詞用語的理解

比如:予亦悲夫古書之不存。“悲”註解為“感嘆”。教師不應該到此為止。而是要分辨,“悲”與“感嘆”到底有何區別。查閱工具書,就知道,悲,含有悲嘆,這裡用”悲“,不用“嘆”,就是表現出作者對於文化古籍失傳的悲痛,表現了對文化的關心關情。

(2)對於句式的理解。

(3)對於布局謀篇的理解。

二、教師圍繞文言營養向寫作能力的轉化,精心組織相應的訓練。

比如,運用四字句為主,寫一段描寫校園春景的話。

比如,文章的開頭。

化用文章的意象。

對聯訓練。

以蘇武為材料,寫議論文片斷。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學生學習文言文的作用0
學生學習文言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