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四年春,齊侯①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
楚子②使與師言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對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實征之,以夾輔周室。’賜我先君履: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棣。爾貢包茅③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④,寡人是征;昭王⑤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對曰:“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師進,次於陘。
夏,楚了使屈完如師。師退,次於召陵。
齊侯陳諸侯之師,與屈完乘而觀之。齊侯曰:“豈不穀是為,先君之好是繼。與不穀同好,如何?”對曰:“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願也。”齊侯曰:“以此眾戰,誰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對曰:“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
屈完與諸侯盟。 
《左傳•僖公四年》)
註:①齊侯:指齊桓公。齊屬侯爵,故稱齊侯。②楚子:指楚成王。楚屬子爵,故稱楚子。③包茅:裹成捆的菁茅。茅,菁茅,楚國的特產,用它濾酒。④縮酒:滲酒,濾酒。⑤昭王:周昭王,成王之孫。
1.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賜我先君履履:指足跡所到的地方。
B.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 徼:求。
C.辱收寡君 辱:侮辱。
D.君若以德綏諸侯綏:安撫。
2.下列兩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
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 以諸侯之師侵蔡
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
A.兩個“之”不同,兩個“以”相同。
B.兩個“之”不同,兩個“以”不同。
C.兩個“之”相同,兩個“以”不同。
D.兩個“之”相同,兩個“以”相同。
3.下列語句在文中的正確意思是 ( )
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
A.昭王不答覆,您還是到水邊去問問他吧!
B.昭王不答覆,你還是到水邊問一問這件事吧!
C.昭王沒有回國,您還是到水邊問一問這件事吧!
D.昭王沒有回國,您還是到水邊問問他吧!
4.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與齊伐楚的藉口有關的一組是 ( )
①蔡潰,遂伐楚。
②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實征之,以夾輔周室。
③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
⑤豈不穀是為,先君之好是繼。
⑥以此眾戰,誰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A.①②⑥B.①④⑤C.②⑤⑥D.②③④
〖參考答案〗
1.C(辱:屈辱、屈尊,敬詞) 
2.A(①結構助詞,的。②助詞,提示賓語前置。③④均為介詞,用、拿。)
3.C (復:返回,回國。諸:兼詞,相當於“之於”,其中的“之”代指“這件事”。)
4.D(①“蔡潰”,“伐楚”只是先後發生的兩件事,二者無因果關係,故“蔡潰”不是伐楚的藉口。⑤說諸侯跟從齊國的原因。⑥說齊國軍隊勇猛。)
〖參考譯文〗
魯僖公四年的春天,齊桓公率領諸侯國的軍隊攻打蔡國。蔡國潰敗,接著又去攻打楚國。
楚成王派使節到齊軍對齊桓公說:“您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因此牛馬fa6*情相逐也到不了雙方的疆土。沒想到您進入了我們的國土這是什麼緣故?”管仲回答說:“從前召康公命令我們先君大公說:‘五等諸侯和九州長官,你都有權征討他們,從而共同輔佐周王室。’召康公還給了我們先君征討的範圍:東到海邊,西到黃河,南到穆陵,北到無隸。你們應當進貢的包茅沒有交納,周王室的祭祀供不上,沒有用來滲濾酒渣的東西,我特來徵收貢物;周昭王南巡沒有返回,我特來查問這件事。”楚國使臣回答說: “貢品沒有交納,是我們國君的過錯,我們怎么敢不供給呢?周昭王南巡沒有返回,還是請您到水邊去問一間吧!”於是齊軍繼續前進,臨時駐紮在陘。
這年夏天,楚成王派使臣屈完到齊軍中去交涉,齊軍後撤,臨時駐紮在召陵。
齊桓公讓諸侯國的軍隊擺開陣勢,與屈完同乘一輛戰車觀看軍容。齊桓公說:“諸侯們難道是為我而來嗎?他們不過是為了繼承我們先君的友好關係罷了。你們也同我們建立友好關係,怎么樣?屈完回答說:“承蒙您惠臨敝國並為我們的國家求福,忍辱接納我們國君,這正是我們國君的心愿。”齊桓公說:“我率領這些諸侯軍隊作戰,誰能夠抵擋他們?我讓這些軍隊攻打城池,什麼樣的城攻不下?”屈完回答說:‘如果您用仁德來安撫諸侯,哪個敢不順服?如果您用武力的話,那么楚國就把方城山當作城牆,把漢水當作護城河,您的兵馬雖然眾多,恐怕也沒有用處!”
後來,屈完代表楚國與諸侯國訂立了盟約。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0
“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