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長公傳》“公諱之煥,字長公,黃之麻城人”閱讀答案及翻譯

梅長公傳
錢謙益
公諱之煥,字長公,黃之麻城人。其先,宋宛陵先生後也。公十歲喪父,從其母劉,居東山之沈莊,日課書 盈寸。倜儻雄俊,異於凡兒。年十四,為諸生。台使者按部閱武,騎馬橫絕教場,使者怒,命與材官角射,執弓腰矢,射九發連九中,中輒一軍大呼以笑。長揖上馬徑去,使者不懌而罷。
萬曆癸卯,與應山人楊漣同舉於鄉,以功名節義相期許,盱衡扺掌,視舉世無如也。甲辰舉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高陽孫少師以史官同館,性嚴重,不可一世士,獨推重公。公在館中,語則矯尾厲角,坐則掀髯搖扇,視館閣諸公低頭緩步,恆目笑不自禁也。
公扼腕時政,慨然欲有所建置。疏屢上,不見省。部黨角立,如敵國不相下。一無所附離,每有封駁,恆兩非之。其大指務在破私交,絀黨論,矯時救弊,愛惜人才而已。
居六歲,出為廣東按察司副使,分守惠州。惠獄多冤結,拷一連十,累歲不得決。閉 門周視案牘,期旦日會堂下,據案呼囚,明舉其刑書云何,據幾決遣,獄成於手中,奄忽如神。
宦家子依倚父勢,恣為奸利,禽治之不可得。使人曉諭其父:“若欲其子出而生乎,抑匿而死乎?”其父大寤,聽其子就理命。冤民如牆而立,占人田園若干,攫金錢若干,以次質對,盡反其侵掠,則縛狠子痛箠之曰:“用以謝鄉人,並以謝而父也。”卒自刮磨為善士。
海寇袁八老掠潮殺守吏,潮非公所部,自請往剿。嚴兵扼海道,絕饋運,斷樵汲,散免死牌數千,首服者接踵。八老窘迫,乘潮夜遁,乞降於閩。公督學山東,八老率舟師援遼,謁公於登。公語之曰:“海上之役,不得望見顏行,今何以在此?”八老泥首謝曰:“畏公天威,是以走閩,今日敢不為公死乎?”公文人不便武事,其為劇寇畏服如此。
其視學,闊略教條,謝絕請寄,考課之暇,進諸生而教誡之。賢者降階執手,重以慰藉;不類者嚼齒唾罵,申以夏楚。諸生始而駭,中而服,久而歌思頌慕,鹹以為師保父 母也。 (節選自《牧齋初學集》)
[注]夏jiǎ楚,古代學校體罰越禮犯規者的兩種用具。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使者不懌而罷 懌:喜悅
B.一無所附離 離:違背
C.矯時救弊矯:糾正
D .並以謝而父也 謝:謝罪
7.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倜儻雄俊,異於凡兒 急於星火
B.冤民如牆而立呱呱而泣
C.不類者嚼齒唾罵,申以夏楚 臣以險釁
D.今日敢不為公死乎余既為此志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梅長公年幼喪父,隨母家居。他文武兼修,每天堅持研習的書有寸把厚,與教場的材官比賽射箭,他九發連中。
B.梅長公應舉時,與楊漣志同道合,經常以功名節義互勉。後來在翰林院供職時,眼界極高的孫少師卻惟獨推重他。
C.梅長公任廣東按察司副使,分守惠州時,將數年不決的案件很快判定,又促使久抓不獲的官宦子弟自首,接受懲罰。
D.梅長公潮州平亂時,一方面斷絕了海寇的糧道,一方面給前來自首者發放免死牌,結果袁八老不戰而潰,俯首謝罪。
9.翻譯。(10分)
(1)公扼腕時政,慨然欲有所建置。(3分)
(2)惠獄多冤結,拷一連十,累歲不得決。(3分)
(3)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4分)
【參考答案】
6.B
7.B
8.D
9.(1)梅公不滿當時的朝政,慷慨激昂想要有所作為。
(2)惠州的案件多有冤屈,審訊一件案子就會牽連到十件,多年也得不到決斷。(一句1分)
(3)朝廷又特地下了詔書,任命我為郎中,不久又蒙受國家恩命,任命我為洗馬。(一句1分)
【解析】
6.
試題分析:此題要求分析文言實詞的意義,需要結合句子,理解句子的含義即可。此句意思為:梅公一方也不依附,每每遇到封還詔敕的情況,梅公總是批評雙方。可見,離:依附。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7.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文言虛詞用法,B,而,都是連詞,表修飾。A於,都是介詞,前是“跟”,後是“比”;C以,都是介詞,前是“用”,後是“因為”;D為,前是介詞,“替”,後是動詞,寫。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8.
試題分析:解答此類題時,閱讀一定要細緻,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較,閱讀一定要沉得住氣。依據文意,力求明辨各選項表述的正誤。特別要注意其中的細微末節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後倒置,內容上的歸納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無中生有,片面遺漏,強拉硬連,任意拔高等等。D項,“梅長公潮州平亂時”錯,袁八老俯首謝罪,不是在潮州,是在登州。
考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9.
試題分析:文言文的翻譯方法有直譯和意譯兩種。直譯要求原文文字在譯文中有著落,譯文文字在原文中有根據,句式特點、風格力求和原文一致。意譯則是譯出原文大意。翻譯時應以直譯為主,實在難以翻譯時可輔以意譯。翻譯語句要準確翻譯關鍵詞語,如(1)句中,關鍵字“扼腕”譯為“不滿”、“慨然”譯為“慷慨激昂”、“建置”譯為“作為”;(2)句中關鍵字“獄”譯為“案件” 、“拷”譯為“審訊”、“累”譯為“多”、“決”譯為“決斷”;(3)句中關鍵字“特”譯為“特地”、“拜”譯為“任命”、“尋”譯為“不久”、“除”譯為“任命”。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參考譯文】
梅公名之煥,字長公,黃州麻城人。他的祖先,是宋朝宛陵先生(梅堯臣)的後人。梅公十歲時父親去世,跟隨他的母親劉氏住在東山的沈莊,每天研習的書文(摞在一起)超過一寸厚。為人灑脫,英武雄壯,不同於普通的孩子。十四歲時就成為生員。某台使巡視部屬,正在講習武事,梅公騎馬橫穿教場,使者大怒,命令梅公與武士比賽射箭。梅公手持弓,腰佩箭,九發連中。每射中一次整個軍隊總是大呼而笑,梅公作了個長揖後上馬逕自離開。使者雖不高興也只好作罷。
萬 歷癸卯年,梅公與應山人楊漣參加鄉試一同中舉,二人用功名節義來相互勉勵,揚眉舉目,擊掌而談,認為世上沒人能比得上他們。甲辰年考中進士,入選翰林院庶吉士。高陽的孫承憲憑藉史官的身份與梅公同在翰林院任職,性情嚴肅穩重,看不上天下的士人,唯獨推許尊重梅公。梅公在翰林院中,說話時鋒芒畢露,坐著時也談笑風生,看到翰林院眾同事低著頭慢步走,總是眉開眼笑,忍俊不禁。
梅公不滿當時的朝政,慷慨激昂想要有所作為。多次上疏,也沒有被關注。當時朋黨對峙,就像敵對的兩個國家,爭執得不相上下。梅公一方也不依附,每每遇到封還詔敕的情況,梅公總是批評雙方。他的主要意圖在於破除私下勾結,廢除朋黨之間的爭論,矯正挽救時弊,愛惜人才而已。
過了六年,出京擔任廣東按察司副使,分派駐守惠州。惠州的案件多有冤屈,審訊一件案子就會牽連到 十件,多年也得不到決斷。梅公閉門仔細察看案卷,約定第二天當 堂會審,按案卷傳呼囚犯,根據刑法條文一一說明,當堂審判發落,案件隨手判決,快速如 神。
一個官宦子弟依仗父親的勢力,幹了不少壞事。官府想要捉拿懲處他,卻抓不到他。梅公派人勸告他父親:“你是想自己的兒子出來自首討一條活路呢,還是想讓他躲起來(直到被抓)叛死罪呢?”他的父親幡然醒悟,任他的兒子聽由天命。受冤的百姓像一堵牆站著,宣布他霸占別人的田地有多少,奪取錢財多少,依次和他對質,梅公把他侵犯掠奪的財產全部返還給人,就捆住這個壞小子鞭打他說:“向鄉人謝罪,向你的父親謝罪。”官宦之子最終自我磨礪,成為好人。
海盜袁八老侵掠潮州殺死了守吏,潮州不是梅公管轄的地方,梅公主動請求前往剿匪。他派重兵據守海道,斷絕了海盜的糧食物資運輸,散發了好幾千塊免死牌,投降服罪的人一個接一個。袁八老處境困窘,乘著漲潮在夜裡逃跑到閩地請降。梅公到山東任督學的時候,袁八老率水軍增援遼東,在登州拜謁梅公。梅公對他說:“海上的那次戰役,沒能夠看到你 ,今天怎么在這裡了?”袁八 老頓首至地謝罪說:“當時害怕您的威嚴,因此逃到閩地,今天怎么敢不為您而死呢?”梅公是文人,不熟習軍事,但還是被大海盜如此地敬畏服從。
梅公考察學政的時候,不講究教條,謝絕任何請託,考核空閒之時,召來生員教育勸誡他們。對於有出息的學生,他走下台階握住對方的手,並加以安慰;對於不成器的學生,他咬牙痛罵,甚至用棍棒來教訓。生員們剛開始很害怕,過了一陣子就心服口服了,時間長了就歌頌思慕梅公,都把他當作老師父母了。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梅長公傳》“公諱之煥,字長公,黃之麻城人”閱讀答案及翻譯0
《梅長公傳》“公諱之煥,字長公,黃之麻城人”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