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送李願歸盤谷序》是唐代文學家韓愈寫給友人李願的一篇贈序。韓愈長期以來沒有得到朝廷的重用,他在送李願回盤谷隱居之時寫下這篇文章,藉以傾吐他的不平之氣,並表達他羨慕友人隱居生活的思想感情。
送李願歸盤谷序
韓愈
太行之陽有盤谷。盤谷之間,泉甘而土肥,草木叢茂,居民鮮少。或曰:“謂其環兩山之間,故曰盤。”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勢阻,隱者之所盤旋。”友人李願居之。
願之言曰:人之稱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澤施於人,名聲昭於時。坐於廟朝,進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則樹旗旄,羅弓矢,武夫前呵,從者塞途,供給之人,各執其物,夾道前疾馳。喜有賞,怒有刑。才畯滿前,道古今而譽盛德,入耳而不煩。曲眉豐頰,清聲而便體,秀外而惠中,飄輕裾,翳長袖,粉白黛綠者,列屋而閒居。妒寵而負恃,爭妍而取憐。大丈夫之遇知於天子、用力於當世者之所為也。吾非惡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窮居而野處,升高而望遠,坐茂樹以終日,濯清泉以自潔。采于山,美可茹;釣於水,鮮可食。起居無時,惟適之安。與其有譽於前,孰若無毀於其後。與其有樂於身,孰若無憂於其心。車服不維,刀鋸不加,理亂不知,黜陟不聞。大丈夫不遇於時者之所為也,我則行之。伺候於公卿之門,奔走於形勢之途,足將進而趑趄,口將言而囁嚅,處污穢而不羞,觸刑辟而誅戮,僥倖於萬一,老死而後止者,其於為人賢不肖何如也?”
昌黎韓愈聞其言而壯之,與之酒而為之歌曰:“盤之中,維子之宮;盤之土,維子之稼;盤之泉,可濯可沿;盤之阻,誰爭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繚而曲,如往而復。嗟盤之樂兮,樂且無央;虎豹遠跡兮,蛟龍遁藏;鬼神守護兮,呵禁不祥。飲且食兮壽而康,無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車兮秣吾馬,從子於盤兮,終吾生以徜徉!”
1.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含義(4分)。
(1)隱者之所盤旋( )(2)坐於廟朝,進退百官()
(3)伺候於公卿之門( ) (4)足將進而趑趄()
2.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2分)
A.①其於為人賢不肖何如也②吾其無意於人世矣
B.①孰若無毀於其後②師不必賢於弟子
C.①濯清泉以自潔 ②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D.①道古今而譽盛德②圖窮而匕見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沒有活用現象的一項是(2分)
A.昌黎韓愈聞其言而壯之B.與之酒而為之歌
C.膏吾車兮秣吾馬D.草木叢茂,居民鮮少
4.用一個詞概括作者對“人之稱大丈夫者”的態度。(2分)
5.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5分)
(1)采于山,美可茹;釣於水,鮮可食。起居無時,惟適之安。(3分)
(2)謂其環兩山之間,故曰盤。(2分)
參考答案
1.(1)留連徘徊(2)提升罷黜(3)窺伺守侯(4)躊躇不前
2.C。①②都是連詞,表目的“來”。A①第三人稱代詞“他們”②語氣副詞,表推測“大概”;B①介詞“在”②介詞“比”;D①連詞,表並列關係②連詞,表示承接關係。
3.D。“鮮”:稀少。A“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譯為“覺得豪壯”。B “酒”:名詞活用作動詞,“喝酒”。C“膏”:名詞活用作動詞,“用油脂塗抹”。
4.厭惡、諷刺、否定、蔑視等,意思對,即可。
5.(1)從山上采的野果,甜美好吃;從水裡釣的魚蝦,味鮮可口。起居作息沒有一定的時間,只求安於舒適的生活。
(2)因為它被環繞在兩座山之間,所以名叫盤。
二:
1.對下列加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曲眉豐頰,清聲而便體——便:方便
B.采于山,美可茹——茹:食
C.伺候於公卿之門,奔走於形勢之途——形勢:權勢,地位
D.處污穢而不羞,觸刑辟而誅戮——刑辟:刑法
2.下面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是抨擊所謂的“大丈夫”的一項是( )
①利澤施於人,名聲昭於時
②清聲而便體,秀外而惠中
③伺候於公卿之門,奔走於形勢之途
④道古今而譽盛德,入耳而不煩
⑤武夫前呵,從者塞途
⑥車服不維,刀鋸不加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⑥
D.①②⑤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首段敘述盤谷環境之美及得名由來,寫盤谷是隱居的好地方,目的是以幽雅清靜的盤谷來對照污濁骯髒的社會現實,表現隱者自視清高、不甘同流合污的情懷。
B.文章接著以李願之口描繪了三種人:聲威赫赫的顯貴、高潔不污的隱士和趨炎附勢的官迷,於映襯、對比中表達他對官場腐化的憎惡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
C.文章末段的贈歌極寫隱居生活的舒適、無憂。立意深刻而善藏不露,句式偶儷而富於變化,流暢生動,和諧可誦,有一唱三嘆之效。
D.全文借贈序對象之口,表作者本人之意,通過鮮明的對照、強烈的褒貶、形象的描寫、豐富的想像,來表達自己的愛憎,駢散結合,抒情達意,堪稱一篇美文。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窮居而野處,升高而望遠,坐茂樹以終日,濯清泉以自潔。
(2)與其有譽於前,孰若無毀於其後;與其有樂於身,孰若無憂於其心。
(3)飲且食兮壽而康,無不足兮奚所望!
參考答案
1.A
2.D
3.D
4.(1)在草野之間過窮困的隱居生活,登高可以望遠,一天到晚坐在繁茂的樹林裡悠然自得,用清澈的泉水把自己洗得很潔淨。
(2)與其當面受到稱讚,哪裡比得上背後不受毀謗;與其身體受到享樂,哪裡比得上心中沒有憂慮。
(3)有吃有喝啊,長壽安康;沒有不滿足的事啊,還有什麼奢望?
三:
10.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謂其環兩山之間謂:算是,算作
B.清聲而便體 便體:體態輕便
C.廓其有容廓:廣闊的樣子
D.膏吾車兮秣吾馬膏:加油脂
11.下列各組語句中,分別表明作者對“窮居而野處”山林生活讚賞和對趨炎附勢、投機鑽營小人嘲諷的一組是
A.盤谷之間,泉甘而土肥,草木叢茂,居民鮮少。
大丈夫不遇於時者之所為也,我則行之。
B.與其有譽於前,孰若無毀於其後?與其有樂於身,孰若無憂於其心。
處污穢而不羞,觸刑辟而誅戮,僥倖於萬一,老死而後止者。
C.窈而深,廓其有容;繚而曲,如往而復。嗟盤之樂兮,樂且無央!
大丈夫之遇知於天子,用力於當世者之所為也。
D.坐於廟朝,進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
伺候於公卿之門,奔走於形勢之途,足將進而趦趄,口將言而囁嚅。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是一篇送友人歸隱的序言。作者借李願之口寫了三種人:志得意滿、窮奢極欲的大官僚和卑躬屈膝、攀附權貴之徒以及“窮居而野處”的山林隱士。從文中不難看出,作者對這三種人的態度是不同的。
B.文章最後一段,用一首古詩的形式和濃郁的抒情筆調,詠嘆、讚美、祝福友人的隱居生活,也流露出欣羨之意。
C.本文在寫作藝術上很具有特色,融鋪敘、議論、抒情於一爐,兼有辭賦、駢體、散文之美。
D.文中韓愈的觀點很明確,他並不是厭惡報負於當代大丈夫的所作所為,而是自己不能僥倖得到,於是安於命運過著貧寒生活。
13.把第三大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勢阻,隱者之所盤旋。”友人李願居之。(3分)
(2)車服不維,刀鋸不加,理亂不知,黜陟不聞。(4分)
(3)處污穢而不羞,觸刑辟而誅戮,僥倖於萬一,老死而後止者,其於為人賢不肖何如也?(3分)
參考答案:
10.A11.B12.D
13.(1)有人說:“這個山谷啊,位置幽深而地勢險阻,是隱士盤桓遨遊的地方。”我的朋友就住在這裡。(“所”字結構要翻譯成名詞性短語,盤旋:盤桓,逗留;“居之”是省略句,共3分。)
(2)既不受官職用車與服飾約束,也不遭刑法刀鋸的處分;既不了解政局的盛衰,也聽不到百官升降的訊息。
(3)身處卑賤侮辱而不感覺慚愧羞恥,觸犯刑律法制而受到處罰殺戮,希圖看到萬分之一的僥倖機會,一直到老死方才罷休的人,這樣的做人究竟算是好呢還是不好呢?
[譯文]
送李願歸盤谷序
太行山的南面有個地方叫盤谷,盤谷地區,泉水甘甜,土壤肥饒,草木茂盛,居民稀少。有人說:“因為它被環繞在兩座山之間,所以名叫盤。”有人說:“這個盤谷啊,居處幽深,地勢險阻,是隱士留連徘徊的地方。”我的友人李願就住在這裡。
李願曾經說:“世人稱為大丈夫的人,我是了解他們的:將利益恩澤施予別人,名氣聲望顯揚於當時。高坐在廟堂上面,掌管提升、罷黜百官的大權,並輔佐皇帝頒發政令。他一出門便樹立旌旗,羅列弓箭,武夫在前頭喝道,隨從的人塞滿路途,那服侍供應的人,各自拿著他們的物品,在道路兩旁,迅速地奔跑著。他一高興,就有人會受到獎賞,他一發怒,就有人會受到懲罰。才能出眾的人站滿在跟前,談論古今之事,讚譽他的盛德,他聽在耳朵里一點也不覺得厭煩。那眉毛彎曲而面頰豐滿、聲音清脆而體態輕盈、外貌秀美而內心聰敏、飄動輕薄的衣襟、掩映長長的衣袖、臉上搽bai6*粉畫綠眉的美女們,住在一排排的房屋裡,終日空閒,憑恃自己色美藝強來妒忌別的姬妾受到寵愛,比賽艷麗去博取主子的歡心。這就是受到皇帝重用、掌握當時權力的大丈夫的所作所為。我不是厭惡這些而逃避它,這是命中注定的,是不能夠僥倖獲得的。住在窮鄉僻壤、荒山野嶺里,登臨高處,眺望遠方,坐在茂密的大樹下,(逍遙自在地)度過一整天的時光,沐浴在清澈的泉水裡使自身潔白無瑕。與其在先前受到讚譽,還不如在以後不受毀謗;與其身體上享受快樂,還不知精神上沒有憂愁。不擔任官職,就不會刀鋸加身;不參知政事,就不會碰上罷官、升官之類的事。這就是不遇時、不得志的大丈夫的所作所為,我就是這樣做的。窺伺守侯在達官貴人的門下,奔走在爭權奪利的道路上。腳剛要跨進一步卻又躊躇不前,嘴剛要說些什麼卻又吞咽不語。處在骯髒卑下的地位上卻不感到羞恥,一觸犯刑法就會遭到誅殺,圖求萬一的僥倖,一直到老死方才罷休,這種人在為人方面好不好您看怎么樣呢?”
昌黎韓愈聽了李願的話覺得非常豪壯,便和他一起喝酒,並為他寫了一首讚歌;“盤谷地區,是您的住房;盤谷的土地,是您種植莊稼的地方;盤谷的泉水,可以沐浴又可以沿著水邊漫步觀賞;盤谷地勢險阻,誰來爭奪您的住所?盤谷幽遠深邃,方圓開闊,包容很廣;山路縈繞曲折,好像走了過去卻又回到了老地方。啊!居住在盤谷里的快樂呵,快樂無窮無盡;虎豹遠遠避開呵,蛟龍逃遁躲藏;鬼神守衛保護呵,吆喝禁止種種災殃。吃喝鮮美呵,長壽健康;沒有不滿足的事情呵,還有什麼奢望!用油脂塗抹我的車軸呵,拿飼料餵我的馬匹,跟您到盤谷去呵,讓我一生一世在那裡自由自在地徘徊遊蕩!
賞析:
本文寫於唐德宗貞元十七年(801年)。800年,韓愈來長安求官,一直未能如願。他心情沉重,牢騷滿腹,借寫這篇臨別贈言來吐露他的抑鬱心情,表達他對官場醜惡的憎恨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文章主旨,是通過對李願歸隱盤谷的議論間接表現出來的。[4]
首段簡潔敘述盤谷環境之美以及得名由來。接下來三個段落忽開異境,假借李願之口,生動地描述了三種人的行為和處世態度:聲威赫赫的顯貴、高潔不污的隱士和卑污諂媚的官迷。通過對這三種人所作所為的刻意描摹,表明了作者對這三種人的抑揚取捨。最後,作者作歌肯定李願的說法,在對隱士的讚美之中,諷刺當時昏暗的政治、驕奢的權貴和趨炎附勢之徒。
文章寫得頗有特色。首先,敘述角度富於變化。作者採用多角度方法反覆表現自己的觀點:第一部分以簡練的筆墨敘寫了盤谷之美及得名的由來。第二部分借李願之口,用兩賓夾一主的手法寫三種人的作為和生活:一種是高官權臣,聲勢顯赫,窮奢極欲;一種是隱居之士,潔身自好,無毀無憂;一種是鑽營之徒,趨炎附勢,行為可鄙。這是文章的主體部分,看似敘述李願言論,實含作者強烈感情。第三部分,先用“壯之”讚美李願的話,表明“願之言”即“愈之意”;再以“歌”詞極言盤谷之美、隱居之樂和嚮往之情,以第一人稱口氣直接表明自己的觀點與態度,使整個內容表達委婉曲折,一唱三嘆,體現了作者的巧妙構思。
其次,在文體上,採用散體與歌賦韻文相結合的方式,恣肆揮灑,不拘一格。首段全用散體。中間部分以散馭駢,既有駢賦的章法,又有散文的氣韻。句末用韻,長短錯落,富有節奏感。駢散兼用而又能渾然一體,顯示了高超的藝術技巧。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
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