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靈公不君》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晉靈公不君。厚斂以雕牆。從台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宰夫胹①熊蹯不熟,殺之,置諸畚,使婦人載以過朝。趙盾、士會見其手,問其故,而患之。將諫,士會曰:“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會請先,不入則子繼之。”三進,及溜②,而後視之。曰:“吾知所過矣,將改之。”稽首而對曰:“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夫如是,則能補過者鮮矣。君能有終,則社稷之固也,豈唯群臣賴之。”猶不改。宣子(趙盾)驟諫,公患之,使鋤麑賊之。晨往,寢門辟矣,盛服將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嘆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zei6*民之主不忠棄君之命不信有一於此不如死也。”觸槐而死。
秋九月,晉侯飲趙盾酒,伏甲將攻之。其右提彌明知之,趨登曰:“臣侍君宴,過三爵,非禮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殺之。盾曰:“棄人用犬,雖猛何為。”斗且出,提彌明死之。
初,宣子田於首山,舍於翳桑,見靈輒餓,問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問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請以遺之。”使盡之,而為之簞食與肉,置諸橐以與之。既而與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問何故。對曰:“翳桑之餓人也。”問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趙穿攻靈公於桃園。宣子未出山而復。大史書曰:“趙盾弒其君。”以示於朝。宣子曰:“不然。”對曰:“子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討賊,非子而誰?”宣子曰:“烏呼,‘我之懷矣,自詒伊戚’,其我之謂矣!”孔子曰:“董孤,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趙宣子,古之良大夫也,為法受惡。惜也,越竟乃免。”
(選自《左傳·宣公二年》,略有刪改)
【注】①胹:煮。②溜:通“霤”,屋檐下接水的溝槽。
1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克:能夠。
B.公患之,使鋤麑賊之 賊:偷竊。
C.宣子田於首山 田:通“畋”,打獵。
D.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 書法:記載的原則。
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 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
B.夫如是,則能補過者鮮矣 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C.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
D.其我之謂矣 奔車朽索,其可忽乎
1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記述晉靈公實行bao6*政的史實,他非但不接受趙盾、士會的諷諫,竟然多次實施計畫欲除掉向他進諫的人。如此多行不義,最終招致被臣下弒殺的下場。
B.趙盾忠君愛國,恪盡職守,深受人們敬重,在生死關頭,鋤麑、提彌明和靈輒都挺身而出保護他,為此鋤麑、提彌明zi6*殺,靈輒出逃。
C.本文對歷史事件的敘述緊張曲折,懸念迭出,環環相接,此起彼伏,跌宕多姿,引人入勝,動人心魄,具有強烈的故事性和戲劇性。
D.本文通過晉靈公、趙盾和靈輒等鮮活的典型人物,從正反兩方面,形象地表現了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觀念。
19.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不 忘 恭 敬 民 之 主 也 賊 民 之 主 不 忠 棄 君 之 命 不信有一 於 此 不 如 死 也。
2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7分)
(1)君能有終,則社稷之固也,豈唯群臣賴之。(4分)
(2)子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討賊,非子而誰?(3分)
參考答案
16.B(賊:殺害)
17.C( C 取消句子獨立性 A.如果/你;B.那么/然而;D.大概/怎么)
18.B.(“提彌明zi6*殺,靈輒出逃”與原文不符)
19.不 忘 恭 敬/ 民 之 主 也/ 賊 民 之 主/不 忠/ 棄君之命/ 不信/ 有 一 於 此/ 不如 死 也。
[評分標準]3分。每錯斷1處扣1分,扣完為止。
20.(1)國君能夠有好的結果,那就是國家的保障了,哪裡只是臣子們有了依靠。
(2)您身為正卿,逃亡而不出國境,回來後又不討伐叛賊,不是您殺了國君又是誰呢?
[評分標準](1)4分。終、唯、賴、判斷句式,每譯錯1點扣1分,扣完為止。(2)3分。子、越竟、討賊、句式“非……而……?”,每譯錯1點扣1分,扣完為止。
【參考譯文】
晉靈公不行為君正道。加重賦稅用來彩飾牆壁。他還從台上用彈弓射行人,觀看人們躲避彈丸來取樂。有一次廚子煮熊掌沒有煮熟,靈公就殺死他,把屍體裝在草筐里,命婦女用車裝著屍體經過朝廷。趙盾和士會發現了廚子的手,追問廚子被殺的原因,並為這件事憂慮。趙盾準備進諫,土會說:“您進諫,如果國君不接受,那就沒有誰能接著進諫了。請讓我先去吧,如不採納,您再繼續勸說。”士會往前走了三次,(伏地行禮三次,靈公假裝沒看見)直到屋檐下,晉靈公才抬頭看他,說道:“我知道所犯的錯誤了,準備改正它。”士會叩頭答道:“哪個人沒有過錯呢?有了過錯卻能改正,沒有什麼善事比這個更大的了。《詩》上說:‘沒有誰沒有個好的開頭,但很少能堅持到底。’照這樣說來,能夠糾正錯誤的人是很少的。您能有始有終,那么國家就鞏固了,哪裡僅僅是臣子們有所依靠呢。晉靈公仍舊不改。趙盾多次進諫。晉靈公很厭惡他,派鋤麑an6*殺他。鋤麑清早趕去,看到臥室的門已打開了。趙盾已穿戴整齊準備上朝,由於時間還早,端坐在那裡打瞌睡。鋤麑退出來,感嘆地說:“時刻不忘記恭敬國君(指按時上朝),真是百姓的靠山啊。殺害百姓的靠山,這是不忠;背棄國君的命令,這是失信。不忠不信中有一樣,還不如去死!”於是,一頭撞在槐樹上死了。
秋天九月,晉靈公請趙盾喝酒,事先埋伏下武士,準備殺掉趙盾。趙盾的車夫提彌明發現了這個陰謀,快步走上殿堂,說:“臣下陪君王宴飲,酒過三巡還不告退,就不合禮儀了。”於是他扶起趙盾走下殿堂。晉靈公喚出了猛犬來咬趙盾。提彌明徒手上前搏鬥,打死了猛犬。趙盾說:“不用人而用狗,即使兇猛,又有什麼用!”他們兩人與埋伏的武士邊打邊退。結果,提彌明為趙盾戰死了。
當初,趙盾到首陽山打獵,住在翳桑。他看見有個叫靈輒的人暈倒了,便去問他的病情。靈輒說:“我已經三天沒吃東西了。”趙盾給他東西吃,他留下了一半。趙盾詢問原因,靈輒說:“我給貴族做僕人已經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著。現在離家近了,請允許我把這一半留給她。”趙盾讓他把食物吃完,另外給他準備了一籃飯和肉,放在口袋裡給他。不久靈輒做了晉靈公的武士,他在搏殺中把武器倒過來抵擋晉靈公手下的人,使趙盾得以脫險。趙盾問他為什麼這樣做,他回答說:“我就是在翳桑的餓漢。”趙盾再問他的姓名和住處,他沒有回答就退走了。趙盾自己也逃亡了。
九月二十六日,趙穿在桃園殺掉了晉靈公。趙盾還沒有走出國境的山界,聽到靈公被殺便回來了。晉國太史董狐記載道:“趙盾弒殺了他的國君。”他還把這個說法拿到朝廷上公布。趙盾說:“不是這樣。”董狐說:“您身為正卿,逃亡而不出國境,回來後又不討伐叛賊,不是您殺了國君又是誰呢?”趙盾說:“哎!《詩》中說:‘由於我懷念祖國,反而自己找來了憂患。’這話大概說的是我吧。”
孔子說:“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記載史事的原則是直言不諱。趙盾是古代的好大夫,因為史官的記事原則而蒙受了弒君的惡名。可惜啊,如果他出了國境,就會避免弒君之名了。”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晉靈公不君》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
《晉靈公不君》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