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賈誼論》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賞析
《賈誼論》,出自《古文觀止.卷十·宋文》,作者宋代蘇軾.論述如何施展抱負才能的文章.
原文
非才之難,所以自用者實難。惜乎!賈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古之賢人,皆負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萬一者,未必皆其時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1]
愚觀賈生之論,如其所言,雖三代何以遠過?得君如漢文,猶且以不用死。然則是天下無堯、舜,終不可有所為耶?仲尼聖人,歷試於天下,苟非大無道之國,皆欲勉強扶持,庶(shù)幾一日得行其道。將之荊,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齊,三宿而後出晝,猶曰:“王其庶幾召我。”君子之不忍棄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孫丑問曰:“夫子何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捨我其誰哉?而吾何為不豫?”君子之愛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後知天下果不足與有為,而可以無憾矣。若賈生者,非漢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漢文也。
夫絳侯親握天子璽(xǐ)而授之文帝,灌嬰連兵數十萬,以決劉、呂之雌雄,又皆高帝之舊將,此其君臣相得之分,豈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賈生,洛陽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間,盡棄其舊而謀其新,亦已難矣。為賈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絳、灌之屬,優遊浸漬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後舉天下而唯吾之所欲為,不過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談之間,而遽(jù)為人“痛哭”哉!觀其過湘為賦以吊屈原,紆鬱憤悶,趯(yuè)然有遠舉之志。其後以自傷哭泣,至於夭絕。是亦不善處窮者也。夫謀之一不見用,則安知終不復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變,而自殘至此。嗚呼!賈生志大而量小,才有餘而識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遺俗之累。是故非聰明睿智不惑之主,則不能全其用。古今稱苻堅得王猛於草茅之中,一朝盡斥去其舊臣,而與之謀。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備論之。亦使人君得如賈生之臣,則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見用,則憂傷病沮,不能復振。而為賈生者,亦謹其所發哉!
註:①漢文:漢文帝劉衡。②晝:地名。③趯然:跳躍的樣子。趯,同“躍”。
1.下列加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古之賢人,皆負可致之才/致:建功立業
B.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勤:盡心盡力
C.夫子何為不豫/豫:歡喜快樂
D.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略:大體約略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將之荊州,先之以冉有是何楚人之多也
B.所就者大,則必有隱忍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
C.王其庶幾召我搖其本以觀其疏密
D.一朝盡斥去其舊臣而與之謀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3.下列文中畫線的部分,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仲尼聖人曆試於天下\苟非大無道之國\皆欲勉強\扶持庶幾一日得\行其道。
B.仲尼聖人\歷試於天下\苟非大無道之國\皆欲勉強扶持\庶幾一日得行其道。
C.仲尼聖人曆試\於天下苟非大無道之國\皆欲勉強扶持\庶幾一日得\行其道。
D.仲尼聖人曆試於天下\苟非大\無道之國皆欲勉強\扶持庶幾一日\得行其道。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非才之難,所以自用者實難。
②若賈生者,非漢文之不用生,生之不能用漢文也。
③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遺俗之累,是故非聰明睿哲不惑之主,則不能全其用。
參考答案
1、D
2、B
3、B
4、(1)人要有才能並不難,要使自己的才能施展出來實在不容易。
(2)像賈誼這樣的人,不是漢文帝不重用他,而是他自己不能利用漢文帝啊。
(3)古人有出類拔萃的才能,必然會不合時宜而招致困境。因此不是聰明通達、不受蒙蔽的君主,就不能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意對即可)
譯文
不是有才能難,而是把才能施展出來難。可惜呀,賈誼是能輔佐帝王的人才,但卻未能施展自己的才能。
一個君子想要達到長遠的目標,就一定要等待時機;要想成就偉大的功業,就一定要能夠忍耐。古代的賢能之士,都有建功立業的才能,但有些人最終未能施展其才能於萬一,也未必都是當時君王的過錯,也有可能是他們自己造成的。
我看賈誼的議論,照他所說的規劃目標,即使夏、商、周三代的成就又怎能超過他呢?遇到像漢文帝這樣的明君,尚且因未能盡才而鬱郁死去,照這樣說起來,如果天下沒有堯、舜那樣的聖君,就終身不能有所作為了嗎?孔子是聖人,曾週遊天下,只要不是極端無道的國家,他都想勉力扶助,希望終有一天能實踐他的政治主張。將到楚國時,先派冉有去接洽,再派子夏去聯絡。君子要想得到國君的重用,就是這樣的殷切。孟子離開齊國時,在晝地住了三夜才出走,還說: “齊宣王大概會召見我的。”君子不忍心別離他的國君,感情是這樣的深厚。公孫丑向孟子問道:“先生為什麼不高興?”孟子回答:“當今世界上(治國平天下的人才),除了我還有誰呢?我為什麼要不高興?”君子愛惜自己是這樣的無微不至。如果做到了這樣,還是得不到施展,那么就應當明白世上果真已沒有一個可以共圖大業的君主了,也就可以沒有遺憾了。像賈誼這樣的人,不是漢文帝不重用他,而是賈誼不能利用漢文帝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啊!
周勃曾親手持著皇帝的印璽獻給漢文帝,灌嬰曾聯合數十萬兵力,決定過呂、劉兩家勝敗的命運,他們又都是漢高祖的舊部,他們這種君臣遇合的深厚情分,哪裡只是父子骨肉之間的感情所能比擬的呢?賈誼不過是洛陽的一個青年,要想使漢文帝在一朝一夕之間,就全部棄舊圖新,也真太難了。作為賈誼這樣的人,應該上面取得皇帝的信任,下面取得大臣的支持,對於周勃、灌嬰之類的大臣,要從容地、逐漸地、感情深厚地結交他們,使得天子不疑慮,大臣不猜忌,這樣以後,整個國家就會按我的主張去治理了。不出十年,就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怎么能在頃刻之間就突然對人痛哭起來呢?看他路過湘江時作賦憑弔屈原,心緒紊亂,十分憂鬱憤悶,大有遠走高飛、悄然退隱之意。此後,終因經常感傷哭泣,以至於短命早死,這也真是個不善於身處逆境的人。謀略一旦不被採用,怎么知道就永遠不再被採用呢?不知道默默地等待形勢的變化,而自我摧殘到如此地步。唉,賈誼真是志向遠大而氣量狹小,才力有餘而見識不足。
古人有出類拔萃的才能,必然會不合時宜而招致困境,這就是所以若非英明智慧、不受蒙蔽的君主,就不能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古人和今人都稱道苻堅能從草野平民之中起用了王猛,在很短時間內全部斥去了原來的大臣而與王猛商討軍國大事。苻堅那樣一個平常之輩,竟能占據了半箇中國,這道理就在於此吧。我很惋惜賈誼的抱負未能施展,所以對此加以詳盡的評論。同時也要使君主明白:如果得到了像賈誼這樣的臣子,就應當了解這類人有孤高不群的性格,一旦不被重用,就會憂傷頹廢,不能重新振作起來。像賈誼這種人,也應該有節制地發泄自己的情感呀!
賈誼(前200~前168),漢族,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東)人。是西漢初著名的政論家、文學家。18歲即有才名,年輕時由河南郡守吳公推薦,20餘歲被文帝召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為太中大夫。但是在23歲時,因遭群臣忌恨,被貶為長沙王的太傅。後被召回長安,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墜馬而死後,賈誼深自歉疚,直至33歲憂傷而死。其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辭賦兩類。散文有《過秦論》、《論積貯疏》、《陳政事疏》,都很有名;辭賦以《吊屈原賦》、《鵩鳥賦》最著名。
賞析
賈誼是位富有革新精神的政治家。由於他向漢文帝提出一系列建議,有損當時絳侯和灌嬰等功臣的利益,因而遭到朝中排擠,政治道路坎坷。蘇軾認為賈誼的悲劇是因為不自用其才,不能同皇帝、大臣做好關係所造成的。蘇軾認為,成大事者要善於等待時機,不要操之過急。
在《賈誼論》中,首段即開門見山地說明自己的觀點,一個人要有才能並不難,怎么使自己的才能獲得發揮卻是很難。而賈誼正是具有輔佐帝王的才能,卻不能夠讓自己的才能獲得充分的發揮利用。接著提出“有所待”、“有所忍”是君子施展抱負必須經歷的艱苦過程,而古代賢人鬱郁不得志,不一定是當時君主不識賢才,或許是他們自己造成的。此兩段將焦點集中在賈誼不得漢文帝重用,乃是因為自身對政治的修養不夠。文中的正面描寫“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成就者大,則必有所忍”與“未必皆時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的假設,都反映蘇軾對賈誼的看法。
第三段舉史例說明賢人與帝王之間的關係,是希望獲得了解、不忍相離的,文中也提及了賢人對於自己才能的愛惜與自信。孔子與孟子都希望能夠受到君王的賞識,得以施展抱負,為此有“將之荊,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以及“三宿而後出晝”的行為,這是對君王的不捨與期許,也是對自己才能的肯定,若是做到如此,還不能夠為君王所用,這是君王的疏忽,那也無所怨憾了。最後一句,明白說出賈誼的失意,並不是漢文帝不能重用他,而是他自己不懂得效力於漢文帝。
第四段以當時歷史背景出發,說明當時為何漢文帝不用賈誼的客觀原因,情同骨肉的開國功臣對上初出茅廬的洛陽少年,蘇軾提出這樣的對立,為漢文帝的決定做出強而有力的支持。而賈誼在政治失意後,鬱鬱寡歡、自傷自憐,不能夠趁此修養其身,最後失意而終。這也是蘇軾對他“志大而量小,才有餘而識不足”的批評。
最後一段蘇軾再次討論君主與賢人之間的關係,千里馬必須遇到伯樂才有施展大志的機會,因此賢臣要有名主才能大展懷抱。而人君獲得像賈誼這樣的臣子,要了解他的個性若不被見用則會自傷不振,為此要做出適切的考慮,否則便是折損了一名人才。然而,賈誼這樣的人也應該謹慎地對待自己的立身處事,有著“謀之一不見用,則安知終不復用也?”的生命期許。
《賈誼論》全文緊扣著賈誼之失意而終,最大的原因乃是自己操之過急,經不起挫折的考驗,這的確是對賈誼的人格特質分析得非常深入,對當時的歷史背景的剖析也令人信服,用這樣的方式與堅定的語氣來凸顯賈誼的個性與強調“有所待”、“有所忍”的生命修養。也許因為這樣把焦點集中在賈誼身上,在取材上就比較少顧及漢文帝與周勃、灌嬰的觀點,例如漢文帝對於賈誼應該如何處置?功臣們該有的胸懷?對於問題的實質就難以有較深較實際較全面的接觸。但是一篇文章要顧及批評各方觀點,在文章的強度上就難以如此震攝人心吧!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