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鎮惡,北海劇人也”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王鎮惡,北海劇人也。祖猛,仕苻堅,任兼將相。父休,為河東太守。鎮惡以五月生,家人以俗忌,欲令出繼疏宗。年十三而符氏敗亡,嘗寄食澠池人李方家,方善遇之。謂方曰:“若遭遇英雄主,要取萬戶侯,當厚相報。”方答曰:“君丞相孫,人材如此,何患不富貴。至時願見用為本縣令,足矣。”後隨叔父曜歸晉,客居荊州。宋武帝伐廣固,鎮惡時為天門郡臨澧令。人或薦之武帝,召與語,異焉,因留宿。旦謂諸佐曰:“鎮惡王猛孫,所謂將門有將。”即以署前部賊曹。
武帝北伐,領前鋒。將發,前將軍劉穆之謂曰:“昔晉文王委伐蜀於鄧艾,今亦委卿以關中,卿其勉之。” 鎮惡曰:“吾等因托風雲,並蒙拔擢,今鹹陽不克,誓不濟江而還也!三秦若定,而公九錫不至,亦卿之責矣。” 鎮惡入賊境,戰無不捷,破虎牢及柏谷塢。進次澠池,造故人李方家,升堂見母,厚加酬賚,即版授方為澠池令。
即陷長安城。城內六萬餘戶,鎮惡至則撫慰初附,號令嚴肅。於灞上奉迎。高祖勞之曰:“成吾霸業者,真卿也。” 鎮惡再拜謝曰:“此明公之威,諸將之力,鎮惡何功之有焉!”高祖笑曰:“卿欲學馮異也。”是時關中豐全,倉庫殷積,鎮惡性貪,收斂子女玉帛不可勝計。高祖以其功大,不問也。時有白高祖言鎮惡藏姚泓偽輦,有異志。高祖使覘之,知鎮惡悉剔取輦金銀,而棄輦於垣側,帝乃安。帝留第二子桂陽公義真為安西將軍、雍秦二州刺史。鎮惡以征虜將軍領安西司馬,馮翊太守,委以捍禦之任。
及大軍東還,赫連勃勃逼北地。義真遣中兵參軍沈田子距之。虜甚盛,田子退屯劉回堡,遣使還報鎮惡。鎮惡對田子使曰:“公以十歲兒付吾等,當共思竭力。今擁兵不進,寇何由得平!”使反言之,田子甚懼。王猛之相苻堅也,北人以方諸葛亮。入關之初,又鎮惡為首,時論者深憚之。田子嶢柳之捷,威震三輔,而與鎮惡爭功。時鎮惡師於涇上,與田子俱會傅弘之壘,因斬之幕下。及帝受命,追封龍陽縣侯。(選自《十七史百將傳》)
8.對下列句子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高祖使覘之 覘:看,觀察
B.時鎮惡師於涇上師:軍隊
C.義真遣中兵參軍沈田子距之距:通“拒”,阻擊
D.時論者深憚之憚:畏懼
8.B(應為“駐軍”。)
9.下列各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而棄輦於垣側 後人哀之而不鑒之
B.昔晉文王委伐蜀於鄧艾 青取之於藍
C.以鎮惡為首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也
D.高祖以其功大 以其無禮於晉
9.D(D項皆為“因為”。A項前表順承;後錶轉折,但是;B項前為“向,給”,後為“從”;C項前為“是,作為”,後為“被,表被動”。)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王鎮惡的家人因為他的出生的時日犯忌諱,便把他過繼給了別人來解除宗族災難。
B.李方想當縣令便幫助了王鎮惡,王鎮惡為了感恩,馬上讓李方做了澠池的縣令。
C.王鎮惡對沈田子退軍劉回堡不滿,沈田子非常害怕;後來沈田子與王鎮惡爭功,趁機把王鎮惡殺死在帳下。
D.王鎮惡貪污的金銀財寶數不勝數,武帝因為王鎮惡功高而裝著沒看見。
10.D
11.翻譯文言文選段中劃橫線的句子。(10分)
(1)人或薦之武帝,召與語,異焉,因留宿。(5分)
譯文:有人推薦鎮惡給武帝,武帝召見他來談論,感到他不是一般人,於是就留他住下。
(得分點:或、異、因,翻譯正確各1分。其餘通順無誤2分。)
(2)公以十歲兒付吾等,當共思竭力。今擁兵不進,寇何由得平!(5分)
譯文:高祖把一個十歲小孩交給我們,本應當各自盡力(作戰),可是(沈田子)掌握著部隊卻不前進,敵寇怎么能平定得了呢?
(得分點:“十歲兒”即高祖第二子桂陽公義真,1分;吾等,1分;擁兵不進,1分;寇何由得平,1分。其餘通順無誤1分。)
【參考譯文】
王鎮惡,北海劇人也。祖猛,仕苻堅,任兼將相。父休為河東太守。鎮惡以五月五日生,家人以俗忌,欲令出繼疏宗。猛曰:“此非常兒,昔孟嘗君惡月生而相齊,是兒亦將興吾門矣!”故名為鎮惡。頗讀諸子兵書,喜論軍國大事,騎射非長,而縱橫善果斷。
或薦鎮惡於高祖,召與語,異焉。高祖謀討劉毅,轉鎮惡參軍事,加振武將軍。遣鎮惡率百舸前發,晝夜兼行,至豫章口。鎮惡舍船步上。舸留一二人,對舸岸上豎六七旗,下輒安一鼓。語所留人:“度我將至城,便長嚴,令後有大軍狀。”又分隊在後,令燒江津船艦。鎮惡徑前襲城。未至城五六里,逢毅要將朱顯之,欲出江津,便躍馬馳去告毅:“外有大軍,似從下上,垂已至城矣。”行令閉諸城門。鎮惡亦馳進,軍人緣城得入,因得開大城東門。鎮惡入城,便因風放火,燒大城南門及東門。鎮惡軍人與毅東來將士,或是父兄子弟中表親親者,令且斗且語,人情離懈。三更中,毅自縊死。鎮惡身被五箭,手所執槊於手中破折。
及高祖北伐,為咨議參軍,領前鋒。將發,鎮惡曰:“今鹹陽不克,誓不濟江!”鎮惡入賊境,戰無不捷。姚紹率大眾拒險,深溝高壘以自固。鎮惡懸軍遠入,轉輸不充,與賊相持久,將士乏食,乃親到弘農督上民租,百姓競送義粟,軍食復振。大軍次潼關,謀進取之計,鎮惡請率水軍自河入渭,直至渭橋。鎮惡所乘皆小艦,行船者悉在艦內,艦外不見有行船人,北土素無舟楫,莫不驚以為神。鎮惡既至,令將士食畢,便棄船登岸。渭水流急,諸艦悉逐流去。鎮惡撫慰士卒曰:“此是長安城北門外,去家萬里,而舫乘衣糧,並已逐流,豈復有求生之計邪!唯宜死戰,可以立大功!”乃身先士卒,眾亦知無復退路,莫不騰踴爭先。(姚)泓眾一時奔潰,即陷長安城。泓率妻子歸降。鎮惡宣揚國恩,撫尉初附,號令嚴肅,百姓安堵。高祖勞之曰:“成吾霸業者,真卿也。”鎮惡再拜謝曰:“此明公之威,諸將之力,鎮惡何功之有焉!”
時關中豐全,鎮惡性貪,收斂子女玉帛不可勝計。高祖以其功大,不問也。時有白高祖以鎮惡既克長安,藏姚泓偽輦,有異志。高祖密遣人覘輦所在,泓輦飾以金銀,鎮惡悉剔取,而棄輦於垣側。高祖聞之,乃安。
武帝東歸時,留田子與鎮惡,二人常有猜心,時鎮惡師於涇上,與田子俱會於傅弘之壘,田子求屏人,因斬之幕下。是歲,義熙十四年正月十五日也。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王鎮惡,北海劇人也”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
“王鎮惡,北海劇人也”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