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表》中考試題及閱讀練習答案

《出師表》中考試題及閱讀練習答案 
《出師表》中考試題
一、
先帝知巨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滬,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琴,北定中原,庶揭弩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被之、偉、允之任也。願陛下托巨以討絨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彼之、偉、允等之慢,以澎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誰善道,察納稚言,深追先帝遺招,臣不勝受恩感激。
19、下面加點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夙夜優嘆(早晚)B、深人不毛(不長草的地方)
C、當獎率三軍(軍隊的統稱) D、至於斟酌損益(革除)
2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
譯文: 
21、朗讀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A、恐/託付不效B、深追先帝/遺詔
C、臣/不勝受恩感激D、進盡/ 忠言
22、“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_____ _____;“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選段中最能體現“老臣心”的一句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南昌市(09江西省)
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付託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復之言,則責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云。
10.用“∕”劃分下面句子的朗讀節奏。(2分)
臣 不 勝 受恩 感 激
11.解釋文中加點字的含義。(3分)
躬 損 零
1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1)遂許先帝以驅馳。
(2)咨諏善道,察納雅言。 
13.下列與“咨臣以當世之事”句子結構相同的一項是。(2分)
A.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
B.此三子者,皆布衣之世也
C.遂率子孫荷擔著三夫
D.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14.結合選文概括諸葛亮上表出師的原因。
三、青海省(09) (14分)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1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2分)
(1)遂許先帝以驅馳 (2)鄒忌修八尺有餘( )
(3)池非不深也(4)便要還家
13.下列語句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是(2分) ( )
A.三顧臣/於草廬之中B.願陛下親之/信之
C.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D.皆若空游無所/依
14.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4分)
(1)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譯文: 
(2)先帝不以臣卑鄙
譯文: 
15.從選文中找出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2分)
答: 
16.諸葛亮出師北伐的戰略目標是什麼(用原文回答)?你心目中的諸葛亮是怎樣的一個人?(4分)
答: 
 
四、湘潭市(09湖南省)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hong6*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得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13.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2分)
(1)危急存亡之秋 (2)悉以咨之
14.將文中劃線的句子翻澤成現代漢語。(2分)
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譯文:
15.上文中很多詞語已成為現代漢語中常用的成語,請寫出其中的一個。(1分)
答: 
16.對上文的理解,不準確的一項是(2分)
A.諸葛亮分析蜀漢的危急形勢,意在引起後主劉禪的高度重視。
B.諸葛亮指出,蜀漢的有利條件是一些忠臣志士因感念先帝之恩而願報效後主。
C.諸葛亮提議後主劉禪應和“有司”一起處理賞罰之事,以顯示公正嚴明。
D.諸葛亮向後主劉禪提出了廣開言路、嚴明賞罰和親賢遠佞的建議。
五、資陽市(09四川省)
【甲】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礻韋、允之任也。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礻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乙】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①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②,不可屈致③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由是先主遂詣④亮,凡⑤三往,乃見。因屏人⑥曰:“漢室傾頹⑦,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⑧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⑨,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註解:①【器】重視。②【就見】到諸葛亮那裡去拜訪。③【屈致】委屈(他),招(他上門)來。④【詣】去拜訪。⑤【凡】總共。⑥【因屏人】就此叫旁邊的人避開。⑦【傾頹】崩潰。⑧【信】現在寫作“伸”。 ⑨【猖蹶】失敗。
23.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2分)
先帝不以臣卑鄙( ) 將軍宜枉駕顧之
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由是先主遂詣亮
24.甲文中帶線句子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2分)
25. 甲文中與乙文所敘的事情相關的句子是
(3分)
26.將下邊兩個句子譯為現代漢語。(4分)
(1)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2)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27.閱讀成都武侯祠內的一副對聯,回答後邊的問題。(2分)
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
對聯中“兩表”指的是 ,
“一對”指的是 。
《出師表》中考題答案
一、19 . D20 .譯文:希望您把討伐奸賊,興復漢室的任務交給我.如果沒有取得成效,就請懲治我失職的罪過。 21 . B 22 . “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二、10、臣/ 不 勝 受 恩 感 激(1分)
11、⑴親自 ⑵ 除去 ⑶落下,降落(3分,每小題1分)
12、⑴於是答應先帝奔走效勞;⑵徵詢治國的好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進言。(2分)
13、A。(2分)
14、⑴報先帝,忠陛下;⑵南方已定,兵甲以足。(2分)
三、12.(1)答應;(2)長,這裡指身高;(3)護城河;(4)通“邀”,邀請。(任選兩小題,多選按順序評卷,2分)
13.A
14.(1)親近賢臣,遠避(疏遠)小人,這是漢朝前期所以能夠興盛的原因。
(2)先帝不因為我身份低微,見識短淺。(共4分,意思接近即可,如關鍵字語漏掉或錯譯,酌情扣分)
15.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2分)
16.(1)目標:北定中原、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答出兩點即可得2分) (2)寧靜淡泊,知恩圖報,謹慎細緻;對先主劉備忠心耿耿,竭力輔佐後主劉禪;為建立蜀國大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智慧的化身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四、13、(1)時候;(2)都
14.希望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那么漢王室的興盛,就時間不遠了。
15.妄自菲薄作奸犯科
16.c【解析】本題較易。考查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能力。c項 諸葛亮向後主劉禪提漢“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應交給“有司”判定他們受罰還是受賞,來顯示公正嚴明。並非要“劉禪應和“有司”起處理賞罰之事”。其他三項分別從分析形勢和提出建議方面,準確表達了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五、答案:
23.卑鄙:低微鄙陋 顧:拜訪 以:把 由是:因此 (2分,正確一處0.5分)
24.效忠劉氏父子的一片赤膽忠心。(2分)
2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3分)
26.①我本來是個平民,親自在南陽耕地,只想在亂世中苟且保全自己,不想在諸侯中揚名做官。 ②(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同管仲、樂毅相比,當時的人都不認同他。(4分,每小題2分,如“躬、於、聞、達、遂、許、驅馳、每”以及賓語前置等詞語、句式落實不夠,酌情扣分。)
27.《出師表》《後出師表》《隆中對》(2分,每空1分。如將《出師表》寫成《前出師表》也給分。)
《出師表》練習題
一、給加點字注音。
崩殂cú侍衛shì陟罰zhì臧否zàng pǐ 郭攸之yōu費禕yī
以遺陛下wèi裨補bì 闕漏quē性行xíng 淑均shū 行陣háng
傾頹qīng tuí 苟全gǒu 猥自枉屈wěi 夙夜憂嘆sù 庶竭shù jié
駑鈍nǔ dùn 斟酌zhēn zhuó以彰其咎zhāng jiù咨諏zōu遺詔zhào
二、解釋加點的詞。
益州疲弊人力物力缺乏 此誠危急存忘之秋也 時
此皆良實 善良誠實的人若有作奸犯科奸邪的事;科條法令
優劣得所 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此後漢所以傾頹也……的原因;衰敗,覆沒
願陛下親之信之 親近;信任遂許先帝以驅馳奔走效勞
後值傾覆 兵敗深入不毛不長莊稼的地方,指荒涼的地方
庶竭駑鈍竭盡;喻平庸的才能 攘除奸凶剷除;奸邪兇惡的人
臨表涕零落下眼淚恢hong6*志士之氣擴大,發揚
不宜妄自菲薄 隨意看輕自己引喻失義說話不恰當 
陟罰臧否 獎懲功過,好壞 必能裨補闕漏補救;缺點;疏漏的地方
曉暢軍事 通曉臣本布衣平民
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因此;給予猥自枉屈降低身份
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 任務 則責攸之、褘、允等之慢怠慢、疏忽
以彰其咎表明;過失 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詢問;正言
三、解釋多義詞。
1、道中道崩殂:道路 2、遺以光先帝遺德:遺留
咨諏善道:辦法 先帝簡拔以遺陛下:給予
3、論宜付有司論其刑賞:評判4、無若無興德之言:沒有
每與臣論此事:議論 事無大小,悉以咨之:不論
5、為俱為一體:是6、行然後施行:實行
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行 性行淑均:行為
眾議舉寵為督: 做,擔任必能使行陣和睦:行列
四、解釋古今異義詞。
1、誠宜開張聖聽古:擴大今:商店等設立後開始營業
2、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 古:痛心遺憾今:十分憎恨
3、先帝不以臣卑鄙古:身份低微,見識短淺今:(品質、言行)惡劣、下流
4、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古:感動,激勵今:感謝
五、 翻譯句子。
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3、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4、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5、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6、臣不勝受恩感激。
六、填空。
1、表,古代臣下向帝王上書陳情言事的一種文體。
2、課文選自《諸葛亮集》,作者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3、文中諸葛亮給後主劉禪提出的三條建議是:①廣開言路②嚴明賞罰③親賢遠佞
表達了作者“報先帝”“忠陛下”的深厚感情。
4、文章表達方式以議論為主,兼用敘事、抒情。貫穿全文的思想感情,可概括的六個字:報先帝、忠陛下。
5、文中揭示漢代興衰的句子是:親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寫出諸葛亮無意於功名的兩句話是:苟全性命……於諸侯陳述作者臨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受任於……危難之間 
6、文中的“臣”是指諸葛亮,“先帝”指劉備,“陛下”指劉禪。
7、文中的成語有:開張聖聽、妄自菲薄、作奸犯科、三顧茅廬、計日可待、斟酌損益、親賢遠佞、引喻失義等。
8、能反映諸葛亮聰明和智慧的典型事例有:空城計、七擒孟獲、草船借箭、舌戰群儒、擺八封陣、三氣周瑜等。
七、閱讀理解。
(一)第1段
1、作者提出不利的客觀條件是什麼?目的是什麼?
“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忘之秋也”。 目的是使劉禪認識到決定存亡的危急形勢,希望劉禪思危。
2、作者提出有利的主觀條件的目的又是什麼?目的又是什麼?
“侍衛之臣……欲報之於陛下也”。目的是使劉禪認識到客觀形勢固然堪憂,但希望猶存。 
3、作者為什麼要先分析當前形勢?
使劉禪認識到形勢危急但希望猶存,進而啟發他採取有利於興復漢室的政策,為提出建議做準備。
4、作者在這段向後主提出了什麼建議?
廣開言路。(開張聖聽)
5、這段中包含的一個成語是什麼?它的含義是什麼?它的後果又是什麼?
成語:妄自菲薄。意思:過分地看輕自己。後果:以塞忠諫之路也。 
(二)第2段
1、這段作者提出了什麼建議?
嚴明賞罰。
2、具體做法是什麼?
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三)第3-5段
1、作者出師後的國內政事如何安排?推賢了哪些賢臣?目的是什麼?
1)宮中:推薦良實,志慮忠純的郭攸之、費禕、董允等。
2)營中:推薦性行淑均,曉暢軍事的將軍向寵。
3)其他:推薦貞良死節之臣侍中、尚書、長史、參軍等。
目的是消除北伐後顧之憂,使他能集中精力伐魏。
2、作者從正反兩方面概括兩漢歷史,並引先帝故事,意在說明什麼?
總結兩漢歷史興衰的經驗教訓,說明“親小人”必將導致亡國。
3、作者在這段向後主又提出了什麼建議?三條建議的核心是什麼?為什麼?
親賢遠佞。其中“親賢遠佞”是建議的核心。因為做不到這一點,一、二條建議就無法落實。文中“薦賢”等皆在於此。
(四)第6段
1、這段作者自述身世的目的何在?
作者自敘本志,說明自己的低微的身份,淡泊的生活,無意於功名利祿的高遠志趣。敘述先帝“三顧茅廬”之恩,稱讚先帝寬宏氣度和不恥下問的品德,也表達了自己的知恩感激之情。最後概括敘述跟先帝患難與共的歷史,說明了創業的艱難,進一步表達了作者效忠劉備父子的心愿,以陳情的方式為“出師”作鋪墊。(作者自敘本志,為的是突出先帝的知遇之恩,而出師伐魏,“北定中原”,正是為了完成先帝未竟的事業以報答先帝。)
2、“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表明作者無意於功名利祿,甘於淡泊的生活。
3、這段回顧了兩件事,即:三顧茅廬和臨危受命。作者回顧這兩件事的用意是
1)表達對劉備知遇之恩的感激。
2)告戒劉禪要學習父親禮賢下士,任人唯賢。
3)告戒劉禪創業艱難,守業不易。
4、這段中的一個成語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成語:三顧茅廬。意思:現在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5、這段中的千古名句是: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五)第7段
1、出師之前作者做了哪些準備工作?出師的目的是什麼?
工作: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安定了後方,做好戰備。)
目的:北定中原,庶竭弩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2、“臨崩寄臣以大事”中的“大事”指什麼?
白帝城託孤、興復漢室。
3、從這段中選出六個字,概括諸葛亮在本文中的感情。
報先帝,忠陛下。
4、作者是如何表達自己出師的決心的?
1)以出師為己任。“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2)定下軍令狀。“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
(六)第8段
1、作者對他所推薦的賢臣和後主提出了哪些要求?
對賢臣:“斟酌損益,進盡忠言”,要有“興德之言”。
對後主:“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
2、諸葛亮寫本文表達了對後主劉禪怎樣的希望和感情?
希望劉禪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修明政治,完成先帝未竟的大業;
表達了效忠於劉氏父子的真摯感情和“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的決心。
3、本文主要表達了什麼情感?
蘊含著作者對先帝的感恩圖報之情,表達其竭力效忠劉備父子的心愿。
4、諸葛亮是在向劉禪提建議,但文中提到“陛下”不過七次,而提到“先帝”卻有十三次之多,這是為什麼?
受恩感激,“報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貫穿全篇,字裡行間洋溢著對劉備父子的無限忠誠。勉勵後主劉禪要完成先帝未竟大業。
5、談談親賢遠佞在當今的現實意義。
例: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只有親近賢人,才能廣泛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從中吸取豐富的營養;也只有疏遠小人,才能避免他們的不良影響。“孟母擇鄰”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親賢遠佞無論對於領導幹部還是平民百姓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作者在本篇所表達的思想可用“報先帝_、忠陛下_”六個字來概括。
2._“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__”一句,高度概括了先帝創業過程中艱難險阻,也表達了作者願與先帝患難與共的深情。
3.表中著重回顧了__“三顧茅廬”、和“臨崩寄大事” _兩件大事,表達了諸葛亮的“北定中原”堅強意志和_受恩感激_之情。
4.作者寫這篇表的用意是希望後主 “親賢臣,遠小人”。”。
5.表中13次提到先帝,作用是:_勉勵後主劉禪要完成先帝未竟大業。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出師表》中考試題及閱讀練習答案0
《出師表》中考試題及閱讀練習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