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記》《游白水書付過》閱讀答案對比賞析
【甲】小石潭記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岩。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淒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乙】游白水書付過
紹聖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①游白水佛跡院,浴於湯池,熱甚,其源殆②可熟物。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ba6*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zhuì)③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際有巨人跡④數十,所謂佛跡也。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俯仰度數谷。至江上月出,擊汰中流,掬(jū)⑤弄珠璧。到家二鼓,復與過飲酒,食餘甘⑥煮菜,顧影頹然,不復甚寐,書以付過。東坡翁。
(選自《東坡志林》)
【注】①幼子過:蘇軾的三兒子蘇過。②殆:大概。③縋(zhuì):用繩子拴住人或物放下去。④巨人跡:巨大的腳印。⑤掬(jū):捧。⑥餘甘:即橄欖。
25.用“ /”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每句只劃一處)(2分)
(1)皆 若 空 游 無 所 依。
(2)與 幼 子 過 游 白 水 佛 跡 院。
26.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4分)
(1)全石以為底( ) (2)悄愴幽邃( )
(3)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4)浴於湯池( )
27.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水際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譯文:
28.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兩段選文中柳宗元與蘇東坡對水的體驗各不相同,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2分)( )
A.“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寫出了水聲悅耳和詩人的愉悅心情。
B.“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讓柳宗元感受到了小石潭水清澈的特點。
C.“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描繪出了潭水之深;“雪濺雷怒”寫出了水急、聲響如雷的特點。
D.“水尤清冽”用潭水的清澈來表明柳宗元不與官場同流合污,清高自賞的思想感情。
29.【甲】【乙】兩文都作於作者被貶謫之後,分別表達了各自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參考答案
25.(2分)(1)皆若空游/無所依。(2)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26.(4分)(1)把……當作(2)憂傷的樣子(3)向西(4)熱水
27.(4分)(1)兩岸的地勢像狗的牙齒那樣相互交錯,不能知道溪水的源頭。(2)水邊有幾十個巨大的腳印,大概就是所謂佛的痕跡吧。
28.(2分)D
29.(2分)《小石潭記》抒發了作者被貶的失意和孤淒之情;《游白水書付過》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親近和熱愛之情。
對比賞析
《小石潭記》是唐朝詩人柳宗元的作品。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記敘了作者遊玩的整個過程,以優美的語言描寫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發了作者被貶後無法排遣的憂傷悽苦的感情。全文對小石潭的整體感覺是:憂深冷寂,孤淒悲涼。
《游白水書付過》是蘇軾描述自己和小兒子蘇過泡溫泉和遊覽佛跡院的一天,表達了東坡清素的閒情逸緻,以及隨遇而安、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