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教學設計

課文《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出自高一語文必修一,其原文如下:
【原文】
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布熱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這裡居然陽光明媚溫暖,一行行白楊樹婆娑起舞,在大門附近的草地上,還有兒童在追逐遊戲。
這真像一場噩夢,一切都可怕地顛倒了。在布熱金卡,本來不該有陽光照耀,不該有光亮,不該有碧綠的草地,不該有孩子們的嬉笑。布熱金卡應當是個永遠沒有陽光、百花永遠凋謝的地方,因為這裡曾經是人間地獄。
每天都有人從世界各地來到布熱金卡——這裡也許是世間最可怕的旅遊中心。來人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人為了親眼看看事情是不是像說的那樣可怕,有人為了不使自己忘記過去,也有人想通過訪問死難者受折磨的場所,來向他們致敬
布熱金卡在波蘭南方城市奧斯維辛城外幾英里的地方——世人對奧斯維辛這個地名更熟悉。奧斯維辛大約有12000名居民,距華沙120英里,地處被稱為摩拉維安門的山口的東頭,周圍是一片沼澤地。布熱金卡和奧斯維辛一道組成了被納粹稱為奧斯維辛集中營的sha6*人工廠的一部分。
十四年前,最後一批囚徒被剝光衣服,在軍犬和武裝土兵的押送下走進毒氣室。從那時起,奧斯維辛的慘狀被人們講過了很多次。一些倖存者撰寫的回憶錄中談到的情況,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無法想像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司令官羅道夫·弗蘭斯·費爾南德·霍斯在被處決前也寫了回憶錄,詳細介紹了這裡進行的集體tu6*殺和用人體作的各種試驗。波蘭人說,共有400萬人死在那裡。
今天,在奧斯維辛,並沒有可供報導的新聞。記者只有一種非寫不可的使命感,這種使命感來源於一種不安的心情:在訪問這裡之後,如果不說些什麼或寫些什麼就離開,那就對不起在這裡遇難的人們。
現在,布熱金卡和奧斯維辛都是很安靜的地方,人們再也聽不到受難者的喊叫了。參觀者默默地邁著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著,當他們在想像中把人同牢房、毒氣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聯繫起來的時候,他們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來。導遊也無須多說,他們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夠了。
每一個參觀者都感到有一個地方對他說來特別恐怖,使他終生難忘。對有的人來說,這個地方是經過復原的奧斯維辛毒氣室。人們對他們說,這是“小的”,還有一個更大的。對另外一些人來說,這樣一個事實使他們終生難忘:在德國人撤退時炸毀的布熱金卡毒氣室和焚屍爐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
還有一些參觀者注視著毒氣室和焚屍爐開頭,他們表情茫然,因為他們不曉得這是乾什麼使的。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內成堆的頭髮和嬰兒的鞋子,一看到用以關押被判處絞刑的死囚的牢房時,他們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渾身發抖。
一個參觀者驚懼萬分,張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來——原來,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這些三層的長條盒子,6英尺寬,3英尺高,在這樣大一塊地方,每夜要塞進去五到十人睡覺。解說員快步從這裡走開,因為這裡沒有什麼值得看的。
參觀者來到一座灰磚建造的建築物前,這是在婦女身上搞不育試驗的地方。解說員試著推了一下門——門是鎖著的。參觀者慶幸他沒有打開門進去,否則他會羞紅了臉的。
現在參觀者來到一條長廊里。從長廊兩邊的牆上,成排的人在注視著參觀者。這是數以千計的照片,是囚徒們的照片。他們都死了——這些面對著照相機鏡頭的男人和婦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著他們。
他們表情木然。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間,有一張特別引人注目,發人深思。這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姑娘,長得豐滿,可愛,皮膚細白,金髮碧眼。她在溫和地微笑著,似乎是為著一個美好而又隱秘的夢想而微笑。當時,她在想什麼呢?現在她在這堵奧斯維辛集中營遇難者紀念牆上,又在想什麼呢?
參觀者被帶到執行絞刑的地下室去看一眼,這時,他們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參觀者進來了,她跪了下來,在自己胸前畫十字。在奧斯維辛,沒有可以作禱告的地方。
參觀者們用懇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後對解說員說:“夠了”。
在奧斯維辛,沒有新鮮東西可供報導。這裡陽光明媚,綠樹成陰,在集中營大門附近,孩子們在追逐遊戲。
【前言】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是一篇獲過美國普利茲新聞獎的優秀新聞作品,被譽為“美國新聞寫作中不朽的名篇”。它跳出了傳統新聞“客觀報導”、“零度寫作”的窠臼,大膽地在反映客觀事實的基礎上,著力表現作為一名有使命感的記者的在場的主觀印象,激情洋溢地抒發了對fa6*西6*斯暴行的深惡痛疾,對自由、解放、新生的無比珍惜之情。
【釋義】
⑴。
【課文賞析】
看標題,它是一個充滿懸念的否定句——“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新聞內容的首要特點是“新鮮”,要求報導新近發生的事;而標題竟然劈頭就說“沒有什麼新聞”,從客群心理講,這種欲擒故縱之筆很吊讀者胃口。
再看導語,1-3自然段是本篇導語。先用對比手法突出如今陽光明媚、花香鳥語的布熱金卡曾經是“人間地獄”,現在“也許是世間最可怕的旅遊中心”;再用一組排比句點出布熱金卡是一個世人矚目的地方。導語部分用如詩般的語言渲染了一種莊嚴肅穆的情感氛圍,調動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接著看主體,4-15自然段是這篇新聞的主幹。大致按先整體概述後局部分說的順序展開。4-5自然段介紹集中營的方位、居民、環境、歷史等概況。作者援引具體數據與個人回憶錄要點等確鑿事實證明這裡曾經是“sha6*人工廠”。第6自然段交代寫作動機,“今天,在奧斯維辛,並沒有可供報導的新聞”這一句呼應標題,強調fa6*西6*斯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難書,出於記者職業的神聖使命感,出於對遇難者在天之靈的告慰,他不能不向世人報導他所見到的一切。這就再次拉近了記者與客群的心理距離。8-15自然段敘述參觀者的見聞感受,大體依照參觀地點的轉換,即“毒氣室→焚屍爐→死囚牢→女牢房→灰磚房→長廊→地下室”的順序,擇要記錄參觀者的印象。這裡作者運用了多重視角,不僅寫歷史遺蹟(物)的特徵,而且刻畫參觀者的表情反應;不僅寫參觀者的觀感印象,也寫自己對參觀者反應的反應。儘管第一人稱“我”在文中並沒有出現,但讀者可真切地體驗到作為一名特殊的參觀者的記者,他那犀利的目光、深沉的情感。
最後看結語。“在奧斯維辛,沒有新鮮東西可供報導”一句再次點題,呼應第6自然段首句,這不僅使全文結構收尾圓合,而且激發讀者舊事重拾,溫故知新。“這裡陽光明媚,綠樹成陰,在集中營大門附近,孩子們在追逐遊戲”呼應首段,反覆展現今天布熱金卡的安謐、秀麗的風景,這是用樂景寄託對遇難者的哀悼,同時提醒人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要百倍珍惜今天的自由與幸福。
恰當的細節描寫對增強新聞報導的現場感極為重要。本文細節刻畫細緻傳神。有對歷史遺蹟、遺物的細節特徵的描畫,如“在德國人撤退時炸毀的布熱金卡毒氣室和焚屍爐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這個細節象徵著正義是xie6*惡鎮壓不了的,自由與光明之花必將燦爛地開放。再如“這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姑娘,長得豐滿,可愛,皮膚細白,金髮碧眼。她在溫和地微笑著,似乎是為著一個美好而又隱秘的夢想而微笑”,這是對歷史遺照中人物表情的浮雕似的特寫,其後作者用追問——“當時,她在想什麼呢?現在……又在想什麼呢?”——來“放大”“加深”這一細節印象,啟發世人反思:美和善就是這樣被rou6*躪、踐踏和毀滅的!活著的人,要永遠牢記fa6*西6*斯的罪惡,警惕fa6*西6*斯幽靈的復活。
還有對參觀者表情反應細節的摹寫,如用“張大了嘴巴”表現參觀者的驚懼莫名,用“渾身發抖”表現參觀者的怒不可遏,用“跪了下來”表達參觀者的誠摯祈禱等等,這些細節都給讀者以立體的視覺形象和強烈的情感震撼。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這篇新聞用詞簡練準確,意味雋永;造句明快流暢,情感濃郁。全文寫參觀者的話就一句,兩個字——“夠了”——這一句臨近文章結尾,點到為止,卻餘音裊裊。它包孕著豐富的感情:對受難者苦痛的目不忍睹,耳不忍聞;對fa6*西6*斯劊子手的咬牙切齒,義憤填膺;對歷史悲劇不再重演的祈望;對和平自由長存的美好祝福……這是用詞上的簡而味永。
還有很多語句精警有力,發人深省。如 “在奧斯維辛,沒有可以作禱告的地方”,這一句深刻地揭露了fa6*西6*斯的滅絕人性。又如“從長廊兩邊的牆上,成排的人在注視著參觀者”,這一句造語新巧,本應說參觀者觀看長廊兩邊牆上的照片,但作者卻說照片上的人在注視著參觀者,視點的倒置更加逼真地創設了真實的現場感,有助於引導讀者與歷史對話。
還有用反諷的語句表達對噩夢般歷史的冷峻審視。如“在布熱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這裡居然陽光明媚……還有兒童在追逐遊戲”,“最可怕”“居然”“還有”這些修飾語越是極化人們的“難以置信”(“噩夢”的消釋),就越反襯出那段黑暗、恐怖歷史的罪惡。又如“這真像一場噩夢,一切都可怕地顛倒了”,冷嘲熱諷中寄託著人們對fa6*西6*斯行徑的驚恐與痛惡,對重獲自由、光明的驚喜與興奮。
羅森塔爾巧妙地將對比、象徵、多樣化修辭、散文式筆調等文學敘事手法借用於新聞寫作,使客觀事實的描述投影著主觀的印象,別具匠心地製造出歷史與現實、恐怖與歡樂、戰爭與和平的劇烈反差,從而使文本產生出巨大的張力。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教學設計0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