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金字塔見聞教學設計
課文《埃及金字塔見聞》出自國小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我們先站在高處遠看,巨大的金字塔矗立在一片沙海之中,塔的周圍依稀可見的人和駱駝,看起來像是一些移動的黑點。再走近一看,這裡共有大小不等的三座金字塔,還有一座舉世聞名的獅身人面像。其中胡夫金字塔最高最大,也稱大金字塔,是埃及金字塔的代表。它是古埃及第四王朝胡夫王的陵墓,塔基底部有232米見方,塔高為146.5米。據估算,整個兒塔共用了230多萬塊石料,每塊石料重達兩噸半,其中最大一塊石料約重16噸。而且建築水平相當高,石塊之間不用任何黏合物。當我們順著低矮得幾乎需要爬行的通道進到塔的核心部分———埋葬國王的墓室時,看到四壁的石塊加工細緻,合縫嚴密,甚至要想插進一根針去也很難。
看了金字塔,再環視一下周圍的不毛之地,人們不禁產生了這樣的疑問:遠在上古時代,這樣龐大的建築物究竟是怎樣建成的?現在說法不一,有的合乎情理,有的近於神話。埃及朋友說當初是利用尼羅河每年漲水時,從上游亞斯文地區把石塊運來,砌好一層後,在四周圍堆上沙土,再把石塊搬上去砌第二層,如此一層層一直砌到頂端。這樣周圍的沙土堆就是一座大山了。可以想像,單是最後把這座沙土山搬掉就得動用多少人力、物力。還有一種說法是,周圍堆的不是沙土而是鹽和硝石,完工後,放尼羅河水把鹽和硝石溶(róng)掉,塔就露出來了。不管怎么說,四五千年前,既沒有汽車,又沒有起重機,要把這么多、這么重的大石頭開採出來,運到這裡,再壘起來,那必然是要驅使數以萬計的勞動者,用幾十年的時間,流無數的血和汗才能辦到的。為了給一個死去的帝王建造陵寢,要有多少勞動者陪葬在沙漠中啊!
金字塔是歷史的見證。沒有勞動者的勞動,哪裡可能有什麼金字塔。古埃及的帝王們想通過金字塔使自己萬世不朽,但真正不朽的卻是勞動者創造的金字塔。
【學習目標】
1.自主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深入語言文字,體會金字塔外觀特點及建築方法。
2.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感受古埃及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感受作者對勞動人民不幸命運的同情。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文賞析】
一、激趣導入
1.說到中國,人們必然會想到舉世聞名的建築萬里長城;說到埃及,人們又會想到同樣舉世聞名的建築金字塔。讓我們一起走進非洲沙漠,到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
2.入題,讀題。出示埃及金字塔的空中俯瞰圖象,激趣:“要是你來到埃及金字塔跟前,你最想了解什麼呢?”
讓我們帶著好奇與嚮往,開始今天的探險之旅,揭開金字塔神秘的面紗。
二、初讀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畫出本課的重難點詞語,認一認,記一記。
2.同桌分讀課文,互查字音。
3.提出重難點字詞,認讀。
4.輕讀全文,邊讀邊思考:你從中了解到關於埃及金字塔的什麼知識?課文什麼地方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由交流。
三、研讀感悟
1.齊讀第一自然段,提出研讀專題:為什麼說“巍峨的金字塔,是世界古代建築的一個奇蹟,是埃及的象徵”呢?以金字塔的“外觀結構”和“建築方法”為主題,分小組選題後合作研讀,再在班上匯報交流。
2.小組分工合作學習。
3.匯報交流。
(1)金字塔的外觀結構有什麼特點?它的宏偉和精巧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找出作者的觀察點,理解重點句子,指導領會句子的說明方法。
指導朗讀。
(2)如此宏偉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樣建造起來的呢?
齊讀第四自然段的設問句,交流有關建造方法的幾種說法。
4.拓展提升。
(1)建造金字塔是一項浩繁的工程,花費的心血和汗水是無法計數的。齊讀第四自然段的最後兩句,談談你的感受。
假如你是當初建造金字塔的一個體力勞動者,你會有什麼想法?
假如你是當初金字塔的設計者,你會怎么想?
(2)小辯論:為了給一個帝王建造陵寢,有多少人陪葬在沙漠中啊!你認為這樣的犧牲值得嗎?
你想對埃及法老們說些什麼?
四、課外延伸
1.結合我們看過的電影、電視或讀過的書籍,說說你所了解的埃及。
2.閱讀有關埃及金字塔及中國長城等古代建築的課外書。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