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庚辦學教學設計

課文《陳嘉庚辦學》出自四年級下冊語文書課文,其原文如下:
【課文】
陳嘉庚是我國傑出的愛國華僑領袖和著名的大實業家。
十七歲時,陳嘉庚遠涉重洋,到新加坡學做生意。憑著他辛勤的勞作和誠信的經營,生意漸漸興隆起來。但是,遠在異鄉的他,卻時時想念著自己的故鄉——福建省同安縣集美鎮。
幾年後,陳嘉庚回到了集美。故鄉的山,故鄉的水,在他看來,一切都是那么親切。順著熟悉的巷子,他一邊慢慢地走著,一邊看著鎮裡的變化。
當走過小時候念書的私塾門口時,他發現私塾已經關閉了。一打聽,原來是鎮裡窮,很多孩子交不起學費,私塾辦不下去了。陳嘉庚心裡很著急,他想:孩子是祖國的未來,要是上不了學,那怎么行呢?
回到家裡,他拿出自己的積蓄,對妻子說:“我想用這些錢辦所學校。我們自己有吃有穿就行了,有錢多花,沒錢少花。”
“這些錢是你下南洋辛辛苦苦掙來的呀!怎么能就這樣都用掉呢?”妻子有些猶豫。
“錢花掉可以再掙,孩子們學習的時間耽誤了,可就再也補不回來了!”在陳嘉庚的耐心勸說下,妻子被說服了。
學校辦起來了,孩子們琅琅的讀書聲又響起來了。陳嘉庚特別喜歡到學校走走。每次到學校,他總要站一會兒,靜靜地聆聽,仿佛在欣賞美妙的音樂。
從此,陳嘉庚一邊在海外打理生意,拚命工作,一邊把賺來的錢源源不斷地寄回家鄉,興辦學校。他在集美先後辦起了國小、中學、師範,還辦起了水產學校、航海學校、農林學校、商科學校……1921年,他又用自己的全部積蓄,創辦了福建省第一所大學——廈門大學。這時的陳嘉庚已年近五旬,兩鬢染上了斑斑白霜。他常常對人們說:“要想讓祖國立足世界,不受外國欺侮,必須從興辦教育開始。”
【前言】
《陳嘉庚辦學》是一篇精讀課文,講的是我國愛國華僑陳嘉庚回到故鄉,發現家鄉由於貧窮,連私塾都辦不下去了。他深為家鄉的孩子們擔憂,於是幾十年如一日為家鄉出資辦學,而他自己一直過著儉樸的生活,表現了一名華僑深切的愛國之情。
【學習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弄清陳嘉庚為什麼要辦學,他是怎么說的,是怎樣辦學的。體會陳嘉庚的愛國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要求會認“僑、涉、耽、賺、范”等5個生字,會寫“袖、涉、隆、鎮、賺、猶、豫、范、欺、侮”等10個字,掌握“遠涉重洋、興隆、賺錢、猶豫、師範、欺侮”等詞語。
【教學設計
1.課前準備生字、詞語卡片。布置學生預習課文,查閱資料,了解陳嘉庚的生平。
2.本課要求會認的字、會寫的字較多。教學時,要注意調動學生識字、寫字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利用拼音讀準字音,自己想想辦法記住字形,認真書寫要求會寫的字。
字音方面,要指導學生讀準“僑、涉、賺、侮”幾個字的讀音。
指導寫字時,要提醒學生注意,“涉”字右邊不要多加一點。“隆”字,右邊下面“生”上面的短橫不要丟掉了。“涉、侮”均是左窄右寬。
3.教學本課,可從課題入手,讓學生讀課題後發散思維,自己提問題。例如:陳嘉庚是什麼人?他為什麼要辦學?在哪兒辦學?是怎樣辦學的?然後圍繞這些問題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提醒學生將課文讀通、讀順,並讓他們說說課文講述的主要內容。
4.理解“陳嘉庚為什麼要辦學,他是怎么說的,是怎樣做的”這些問題是教學的重點。首先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默讀課文,從文中找出描寫陳嘉庚行為、語言、神情、心理活動的語句,讀一讀,然後把自己的體會跟同學交流交流。在學生討論、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朗讀這些重點語句,以讀出正確的語氣和感情,把理解內容與朗讀感悟有機結合起來。一方面藉助感情朗讀幫助理解,另一方面在理解的基礎上促進感情朗讀。從而體會陳嘉庚崇高的愛國精神,並讓學生受到薰陶感染,迸發出愛國熱情。
5.課後思考題還要求學生讀了課文後,將自己的感想用一段話寫下來,目的在於讓學生明白,閱讀課文要有自己的體會、感受,這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同時,讓學生受到啟發、教育,以培養他們的愛國精神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要放開學生的思維,讓他們自由表達,可以從愛國方面談,也可以從學習方面談,還可以從做人方面談,只要是說得有道理,都應給予肯定。
6.學完本課,可以開一個小小的故事會。讓學生蒐集一些名人的愛國故事,講給同學聽。既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活動,鍛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能使學生進一步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7.建議本課教學3課時。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陳嘉庚辦學教學設計0
陳嘉庚辦學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