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禮貌教學設計

課文《談禮貌》出自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
【課文】
中國曾有“君子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的古訓,意思是說,有道德的人待人應該彬彬有禮,不能態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遜。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說岳全傳》上有這么一段:牛皋向一位老者問路,他在馬上吼道:“呔,老頭兒!爺問你,小校場往哪去?”老人不但沒有給他指路,反而生氣地罵他是個“冒失鬼”。過了一會兒,岳飛也來到這裡,他先離鐙下馬,然後上前施禮:“請問老丈,方才可曾見一個騎黑馬的?他往哪條路上去了?”老人見岳飛很有禮貌,便耐心地給他指路,這正如俗話所說:“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
有一天,一個女青年下公共汽車,她的長裙拖在車廂的踏板上,被一個跟在後面的小學生踩了一下,女青年回過頭來看了看,小朋友連忙抬起腳說:“對不起,把您的裙子踩髒了。”女青年微笑著說:“沒關係。”於是一場可能發生的糾紛避免了。禮貌待人可以在人與人之間架起一座理解的橋樑,減少相互間的矛盾。
朱師傅為周總理理髮二十多年。有一次刮臉時,周總理咳嗽了一聲,臉上被劃了一道小口子,朱師傅深感不安。周總理安慰他說:“這不能怪您,怪我咳嗽沒有向您打招呼,還幸虧您刀子躲得快哩!”朱師傅聽了總理的話深受感動。可見文雅、和氣、寬容的語言,不但溝通了人們的心靈,而且反映出一個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養。
人在社會上生活總要和別人交往。學會禮貌待人,恰當地使用禮貌語言,就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
【前言】
《談禮貌》是一篇語言淺顯,通俗易懂的說理文。文中談到的“禮貌”這個話題對於每個小學生來說並不陌生,然而絕大多數的學生僅僅停留在表面的認識上。為了讓作者的觀點能“深入人心”,讓學生真正從情感上產生認同,教學中,我從三個小故事為切入口,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潛心會文。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行集體交流,教師做適當的點撥。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讓學生從小養成以禮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
【教學設計】
一、質疑導入,激fa6*情趣
上節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初讀了課文。我有一個疑問,想請同學們來解決這個問題。課文講了好幾個有關講禮貌的故事,可教師想不通:為什麼課題不用《禮貌的故事》,而要用《談禮貌》作為課題呢?請同學們讀讀課文,再討論討論。學生交流,適時點撥。
學生思考問題
二、精讀感悟,遷移運用
(一)精讀第一自然段。
1、自讀,思考:這一段主要講了什麼道理?
2、自讀,交流。(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為了說明這個道理,作者用了一句古訓。
板書:君子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
齊讀。
3、、請同學們用課文中的語句來說一說這句古訓的意思。
4、誰能用課文中的有關詞語,分別說說“失色於人”、“不失色於人”、“失口於人”、“不失口於人”的意思。
5、齊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把這個道理記在腦子裡。
(二)精讀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課文用三個小故事來進一步說明講禮貌的好處。請同學們先把寫故事的語句用括弧圈出來,再自由選擇一個故事讀一讀,要注意把故事中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讀好。誰能把故事讀得有聲有色,就說明他已經讀懂了。
練讀,交流讀,評點
板書:故事說理
2、現在我們再來看看第一個故事後面的一句話。
出示:這正如俗話所說,“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
聯繫故事內容來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討論、交流、評點)
完成如下板書:神態、動作、語言
3、如果我們把這三段話交換一下位置再讀一讀,你有什麼想說的?
出示第二自然段中寫故事的語言及第三自然段中說理的句子。
再讀第二、三個故事後面的話,再結合故事內容談談自己的理解。(討論、交流、適時評點)
板書:貼切
小結:可見,為了說明一個道理,要從不同的角度,選擇合適的事例,再根據這個事例進行恰當的說理,才能使人信服。
4、這一段主要講了什麼?
讀一讀,學生討論、交流。
三、交流收穫,自悟自得
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取得了哪些收穫?
齊讀第五自然段。
交流。
四、練習設計
完成練習冊。
熟讀課文。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談禮貌教學設計0
談禮貌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