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爾斯泰-18(6)


局面偉大,開始便似一部史詩式的長篇小說的,有《哈吉.穆拉特》(一九○二年十二月),敘述一八五一年高加索戰爭時的雜事.托爾斯泰寫道,其中一部分是我親歷的.在寫本書的時候,托爾斯泰正在最能把握他的藝術能力的階段.視覺(眼睛的與心靈的)是非常完滿.但可怪的是人家對於故事並不真正感到興趣.因為讀者覺得托爾斯泰亦並不對此故事真有什麼興趣.在故事中顯現的每個人物,正好獲得他恰當的同情;而作者對於每個人物,即是在我們眼前顯露一下並不有何長久的動作的,亦給他一個完滿的肖像描寫.但為了要愛全體,他終於沒有什麼偏愛.他寫這作品,似乎並無內心的需要,而只是為了肉體的需求.如別人需要舒展他的肌肉一般,他需要使用他的智的機能.他需要創作,他便創作了.
別的具有個人氣質的作品,往往達到了悲愴的境界.自傳式的作品即屬此類,如《一個瘋人的日記》(一八八三年十月二十日),追寫一八六九年托爾斯泰精神困亂時最初幾夜的恐怖.參看前文中論《安娜.卡列尼娜》章.又如《魔鬼》(一八ba6*6*年十一月十九日),這部最後的最長的短篇小說,好幾部分含有一切最優的特點,不幸它的結局極無聊.一個鄉下的地主,和他的農人的一個女兒有了關係,卻另外結了婚,和鄉女離開了.(因為他是誠實的,他又愛他的年輕的妻子.)但這鄉女留在他的血液里,他見了她不能不生占有她的思念.她追尋他.她終於重新和他結合;他感到自己不復能離開她:他zi6*殺了.書中各個人物的肖像......如男子是一個善良的,懦弱的,壯實的,短視的,聰明的,真誠的,勤奮的,煩悶的人,......他的年輕的妻子是傳奇式的,多情的,......美麗的健全的鄉女,熱烈而不知貞操的,......都是傑作.可惜托爾斯泰在他的小說的終局放入在實事中沒有的道德思想:因為作者實在有過同類的yan6*史.
五幕劇《黑暗中的光明》,確表現了藝術方面的弱點.但當我們知道了托爾斯泰暮年時的悲劇時,這部在別的人名下隱藏著托爾斯泰及其家人的作品將何等動人!尼古拉.伊萬諾維奇.薩林特澤夫和《我們應當做什麼?》的作者到了具有同樣信心的地步,他試著要把它實行.但這於他是絕端不可能.他的妻子的哭泣(真誠的呢還是假裝的?)阻止他離開他的家族.他留在家中,如窮人般過活,作著木工.他的夫人與兒女繼續著奢侈的享用與豪華的宴會.雖然他絕對沒有參加,人家卻指摘他是虛偽.然而,由於他的精神的影響,由於他的人格的光輝,他在周圍造成了不少信徒......與不幸者.一個教堂司祭,信服了他的主義,放棄了他的職位.一個世家子弟為了人的主義而拒絕軍役,以致被罰入糾正紀律的隊伍中.而這可憐的托爾斯泰的化身,薩林特澤夫為懷疑所苦.他是不是犯了錯誤?他是否無謂地陷別人於痛苦或死地?末了,他對於他的悲苦的解決,惟有讓那為他無意中置於絕路的青年的母親殺死.
在另一短篇《無所謂罪人》(一九一○年九月)中,我們還可找到托爾斯泰最後幾年的生活,同樣是一個因了無可自拔的境遇而受苦的人的懺悔錄.在閒豫的富人之前,有被壓迫的窮人:可是他們雙方都不覺察這種社會狀態的可怕與不合理.
兩部劇本具有真實的價值:一是農村小劇,攻擊酒精的為害的:《一切品性之所從來》(很可能是一九一○年作).人物的個性極強:他們的典型的體格,他們的言語的可笑,都是描繪逼真.那個在末了寬恕他的竊賊的鄉人,在他無意識的偉大與天真的自尊心上,是又高尚又滑稽的.......第二部卻另有一種重要,是十二景的劇本,名:《活屍》.它表露為社會荒謬的現象所壓迫著的善良而懦弱之士.劇中的主人翁費佳為了自己的善性與道德情操而斷送了一生,他的這些情操隱藏在放浪不羈的生活之下:他為了人類的卑下與對於自己的蔑視而痛苦到不堪忍受;但他無力反抗.他有一個妻子,愛他,秉性善良,安分守己,極有理性,但缺少這使蘋果汁發沫的一顆小小的葡萄,缺少這令人遺忘一切的在生活中的跳躍.而他正需要遺忘.
列夫托爾斯泰-18(6)_列夫托爾斯泰原文_文學 世界名著0
列夫托爾斯泰-18(6)_列夫托爾斯泰原文_文學 世界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