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傳-正文(17)


因此他已達到了終身想望的目標.他已抓住歡樂.但在這控制著暴風雨的心靈高峰上,他是否能長此逗留?......當然,他還得不時墮入往昔的愴痛里.當然,他最後的幾部四重奏里充滿著異樣的陰影.可是《第九交響曲》的勝利,似乎在貝多芬心中已留下它光榮的標記.他未來的計畫是:一八二四年九月十七日致肖特兄弟信中,貝多芬寫道:藝術之神還不願死亡把我帶走;因為我還負欠甚多!在我出發去天國之前,必得把精靈啟示我而要我完成的東西留給後人,我覺得我才開始寫了幾個音符.書信集二七二.《第十交響曲》,一八二七年三月十八日貝多芬寫信給莫舍勒斯說:初稿全部寫成的一部交響曲和一支前奏曲放在我的書桌上.但這部初稿從未發現.我們只在他的筆記上讀到:用Andante(行板)寫的Can—tique......用古音階寫的宗教歌,或是用獨立的形式,或是作為一支賦格曲的引子.這部交響曲的特點是引進歌唱,或者用在終局,或從Adagio(柔板)起就插入.樂隊中小提琴,......等等都當特別加強最後幾段的力量.歌唱開始時一個一個地,或在最後幾段中復唱Adagio(柔板)......Adagio(柔板)的歌詞用一個希臘神話或宗教頌歌,Allegro(快板)則用酒神慶祝的形式.(以上見一八一八年筆記)由此可見以合唱終局的計畫是預備用在第十而非第九交響曲的.後來他又說要在《第十交響曲》中,把現代世界和古代世界調和起來,像歌德在第二部《浮士德》中所嘗試的.《紀念巴赫的前奏曲》,為格里爾巴策的《曼呂西納》譜的音樂,詩人原作是敘述一個騎士,戀愛著一個女神而被她拘囚著;他念著家鄉與自由,這首詩和《湯豪舍》(*按系華格納的名歌劇)頗多相似之處,貝多芬在一八二三......二六年間曾經從事工作.為克爾納的《奧德賽》.歌德的《浮士德》譜的音樂,貝多芬從一八○八起就有意為《浮士德》寫音樂.(《浮士德》以悲劇的形式出現是一八○七年秋.)這是他一生最重視的計畫之一.《大衛與掃羅的清唱劇》,這些都表示他的精神傾向於德國古代大師的清明恬靜之境:巴赫與韓德爾......尤其是傾向於南方,法國南部,或他夢想要去遊歷的義大利.貝多芬的筆記中有:法國南部!對啦!對啦!離開這裡,只要辦到這一著,你便能重新登上你藝術的高峰.......寫一部交響曲,然後出發,出發,出發......夏天,為了旅費工作著,然後週遊義大利,西西里,和幾個旁的藝術家一起......(出處同前)
施皮勒醫生於一八二六年看見他,說他氣色變得快樂而旺盛了.同年,當格里爾巴策最後一次和他晤面時,倒是貝多芬來鼓勵這頹喪的詩人:啊,他說,要是我能有千分之一的你的體力和強毅的話!時代是艱苦的.專制政治的反動,壓迫著思想界.格里爾巴策呻吟道:言論檢查把我殺害了.倘使一個人要**,思想自由,就得往北美洲去.但沒有一種權力能鉗制貝多芬的思想.詩人庫夫納寫信給他說:文字是被束縛了;幸而聲音還是自由的.貝多芬是偉大的自由之聲,也許是當時德意志思想界惟一的自由之聲.他自己也感到.他時常提起,他的責任是把他的藝術來奉獻於可憐的人類,將來的人類,為他們造福利,給他們勇氣,喚醒他們的迷夢,斥責他們的懦怯.他寫信給侄子說:我們的時代,需要有力的心靈把這些可憐的人群加以鞭策.一八二七年,米勒醫生說貝多芬對於政府.警察.貴族,永遠自由發表意見,甚至在公眾面前也是如此.在談話手冊里,我們可以讀到:(一八一九年份的)歐洲政治目前所走的路,令人沒有金錢沒有銀行便什麼事都不能做.統治者的貴族,什麼也不曾學得,什麼也不曾忘記.五十年內,世界上到處都將有共和國.警察當局明明知道,但對他的批評和嘲諷認為無害的夢囈,因此也就讓這個光芒四射的天才太平無事.一八一九年他幾被警察當局起訴,因為他公然聲言:歸根結蒂,基督不過是一個被釘死的猶太人.那時他正寫著《D調彌撒曲》.由此可見他的宗教感應是極其自由的.他在政治方面也是一樣的毫無顧忌,很大膽地抨擊他的政府之腐敗.他特別指斥幾件事情:法院組織的專制與依附權勢,程式繁瑣,完全妨害訴訟的進行;警權的濫用;官僚政治的腐化與無能;頹廢的貴族享有特權,霸占著國家最高的職位.從一八一五年起,他在政治上是同情英國的.據申德勒說,他非常熱烈地讀著英國國會的記錄.英國的樂隊指揮西普里亞尼.波特,一八一七年到維也納,說:貝多芬用盡一切詛咒的字眼痛罵奧國政府.他一心要到英國來看看下院的情況.他說:'你們英國人,你們的腦袋的確在肩膀上.,*按一八一四年拿破崙失敗,列強舉行維也納會議,重行瓜分歐洲.奧國首相梅特涅雄心勃勃,頗有隻手左右天下之志.對於奧國內部,厲行壓迫,**剝削殆盡.其時歐洲各國類皆趨於反動統治,虐害共和黨人.但法國大革命的精神早已瀰漫全歐,到處有蠢動之象.一八二○年的西班牙.葡萄牙.那不勒斯的革命開其端,一八二一年的希臘獨立戰爭接踵而至,降至一八三○年法國又有七月革命,一八四八年又有二月革命......貝多芬晚年的政治思想,正反映一八一四......一八三○年間歐洲知識分子的反抗精神.讀者於此,必須參考當時國際情勢,方能對貝多芬的思想,有一估價準確之認識.
貝多芬傳-正文(17)_貝多芬傳原文_文學 世界名著0

猜你喜歡

貝多芬傳-正文(17)_貝多芬傳原文_文學 世界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