懺悔錄-卷10(20)
四十一
為此,我從三種食慾中檢查我罪惡的病根,並求你伸手挽救我.因為即使用我受傷的心靈,我也看到了你的光輝,我頭暈目眩地說:誰能造就到這種境界?我曾被拋在你視線之外,(見《詩篇》30首29節.)你是統攝萬有的真理.我呢,由於我的鄙吝,我不願失去你,但我有了你同時又不肯屏絕虛偽,猶如一人既要說謊,又要知道真實.為此我失落了你,因為你不屑與虛偽並存.
四十二
我能找誰斡旋使我與你言歸於好?是否該請教天使們?說什麼話求他們?用什麼儀式?許多人力圖重返你跟前,自覺氣餒,據我所聽到的,他們作了種種嘗試,墮落到乞靈於荒誕離奇的幻夢,結果受到欺騙.
他們傲慢地找尋你,炫露著滿腹學問,而不是拊心自訟,因此引來了和他們志同道合的.同樣驕傲的空中妖魔,(見《新約.以弗所書》2章2節.)受到妖術邪法的欺騙.他們找尋一位中間人來為自己澡雪,可是沒有找到,以至魔鬼冒充了光明的天使,(見《哥林多後書》11章14節.)魔鬼沒有肉體,所以對於驕傲的肉軀特別有吸引力.
他們都是註定死亡的罪人,他們傲慢地找尋你天主,想和永生不死的.潔淨無瑕的你和好.作為神人之間的中間者,必須具有和神相似的一面,又有和人相似的一面,假如兩方面都同於人,則與神距離太遠,假如兩方面都同於神,則又與人距離太遠,都不能擔任中間者.那個偽裝的中間者,由於你的神妙不測的擺布,捉弄那些驕傲的人,他有一點和人相似,便是罪惡;因為他沒有肉體,便擺出神明的模樣,要人奉他為神;但罪孽的果報是死亡,(同上《羅馬書》6章23節.)他和人受到共同的果報,和人同受死亡的懲罰.
四十三
由於你神妙不測的慈愛,你向人類顯示並派遣了一位真正的中間者,使人們通過他的榜樣,學習謙遜.這位天主與人類的中間者,即是降生為人的耶穌基督,(見《新約.提摩太前書》2章5節.)他站在死亡的罪人與永生至義的天主之間,他死亡同於眾生,正義同於天主,正義的賞報既是生命與和平,他以正義與天主融合,而又甘心與罪人同受死亡,藉以消除復皈正義的罪人的永死之罰;他被預示於古代聖賢,使他們信仰他將來所受的苦難而得救,一如我們信仰他已受苦難而得救.他以人的身份擔任中間者,若以天主的道而論,則不能是中間者,因為他與天主相等,是天主懷中的天主,同時是唯一的天主.
我的慈父,你真是多麼愛我們,甚至不惜以你的聖子為我們交付於惡人手中(見《羅馬書》8章32節.).你真是多麼愛我們,甚至使聖子與天主相等而不自居,甘心降為僕人,死於十字架上,(見《腓立比書》2章6節.)惟有他在死亡的人類中不為死亡所拘束(見《詩篇》87首6節.),有權捨棄生命,也有權再取回生命(見《約翰福音》10章18節.);他為了我們,在你面前,是勝利者而又是犧牲,因為自作犧牲,所以成為勝利者;他為了我們,在你面前,是祭司而亦是祭品,因為自充祭品,所以也是祭司;他本是你所生,卻成為我們的僕人,使我們由奴隸而成為你的子女.因此我有理由把堅定不移的希望放在他身上,你將通過這位坐在你右面,為我們代求(見《羅馬書》8章34節.)的他治療我的一切疾病,否則我絕無希望.我的病症既多且重,但你的救藥自有更大的效力.你的道如果不降世為人,居住在我們中間(見《約翰福音》1章14節.),我們可能想他和人類距離太遠,不能和他聯繫而失望.
想起我的罪惡,使我恐懼不安,我在憂患的重重壓迫之下彷徨轉側,想遁入曠野,但你阻止我,堅定我的心,對我說:基督的所以為罪人受死,是為使人們不再為自己生活,而為代其受死者生活.(見《哥林多後書》5章15節.)主啊,為此我把我的顧慮都卸給你,我將欽仰你法律的奧蘊.(見《詩篇》54首23節;118首18節.)你認識我的愚弱,請你教導我,治療我,你的獨子,一切智慧的府庫(見《歌羅西書》2章3節.),用自己的血救贖了我們.驕傲的人們不必再來誣衊我了,我想到救贖我的代價,我飲食他的血肉,我分施他的血肉,貧窮的我願意因此飽飫,也希望別人分享而同獲飽飫:凡追求天主的人,都將讚美天主!(見《詩篇》21首27節.)
![懺悔錄-卷10(20)_懺悔錄原文_文學 世界名著](/img/d/e07/wZuBnLn5WY6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
猜你喜歡
卷一百八十一 列傳第六十八
《元史》 ○元明善 元明善,字復初,卷六 賦
《陶淵明集》○感士不遇賦(並序) 〔昔董仲舒作人心一真,金石可鏤
《菜根譚》卜居
《楚辭》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見,竭知盡忠卷二十一 本紀第二十一
《元史》 ◎成宗四 七年春正月戊戌,簡·愛(上)-16
《簡愛》 不卷二百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
《明史》 ○王治 歐陽一敬(胡應嘉)讎隙第三十六
《世說新語》 1.孫秀既恨石崇不與綠珠,又憾潘卷十八 海內經
《山海經》 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曰朝鮮賦第二十六
《荀子》 爰有大物,非絲非帛,文理成章。非卷三十二 死節傳第二十
《新五代史》 語曰:「世亂識忠臣。」誠哉!五代卷七十一
《蘇軾集》 ◎啟六十四首 【謝制科啟】卷三百 列傳八十七
《清史稿》 ○沈起元 何師儉 唐繼祖卷一百七十 列傳第五十八
《明史》 ○于謙(子冕 吳寧 王偉)卷七十二
《蘇軾集》 ◎書十一首 【上梅直講書】卷四十二 經部四十二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國小類三 △《廣韻》·五72章 合戰
《百戰奇略》【解析】本篇以《合戰》為題,旨在闡述合兵邦斯舅舅(下)-第25章-假遺囑
《邦斯舅舅》 愛卷二百七十七 列傳第一百六十五
《明史》 ○袁繼鹹(張亮) 金聲(江天一卷三十一 蜀書一
《裴注三國志》 ◎劉二牧傳第一 劉焉字君郎
![懺悔錄-卷10(20)_懺悔錄原文_文學 世界名著](/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