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談話錄-譯後記(3)


德國庸俗市民何以竟能成為偉大詩人呢?對這個問題單從社會經濟基礎本身的範圍來看還不夠,還要從意識形態的影響來看.考察意識形態與社會經濟基礎的關係,也決不應只著眼於同一社會中某個孤立的地區,還要著眼到這一地區與其它互相往來和互相依存的各個地區的總的局勢,在世界市場已形成的資本主義時代尤其如此.《gong6*6*黨宣言》里有一段話,是研究文化史的人必須牢記在心的:
......過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了.物質的生產是如此,精神的生產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產品成了公共的財產.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為不可能,於是由許多種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學形成了一種世界的文學.(《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二五五頁.文學一詞,原文是Literatur,這裡取廣義,指文獻,包括科學.哲學和歷史,也包括文學和藝術.)
因此,歌德所反映的社會經濟基礎,決不應單從德國乃至其中一個小邦來看,還應從與德國有密切來往的歐洲各國整體來看.歌德時代是近代歐洲大變革.大動盪的時代.歌德親眼看到一七ba6*6*年開始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全部過程.對這次資產階級反封建的大搏鬥,歌德象當時許多著名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代表一樣,先是熱情歡迎,到了雅各賓專政時代,就產生了恩格斯所說的對當代一切偉大的歷史浪潮的庸俗市民的恐懼心理,階級本性決定了他們厭惡暴力革命.但是法國革命這樣一場大變革畢竟使歌德不由自主地受到了深刻影響.這場大變革在歐洲經濟基礎方面促進了生產方式的改革,具體地說,即產業革命:而在文藝乃至一般文化上所產生的總的影響則是浪漫運動,歌德本人就是德國浪漫運動的主要推動者.從早期標誌狂飆突進的《葛茲.馮.伯利欣根》,中經《威廉.麥斯特》,到臨死前才完成的《浮士德》第二部,無一不貫串著浪漫運動的基本精神.恩格斯所說的歌德的叛逆性和對環境鄙俗氣的厭惡這個進步的一面,不能不歸功於法國革命.(參看一八二四年二月四日的歌德談話.)
接著法國革命便是震動全歐的拿破崙戰爭.拿破崙占領了德國,德國受到外國的統治和掠奪.當時一般德國人出於愛國熱誠,掀起了愛克曼也參加過的一八一三至一八一五年的光榮的解放戰爭.歌德不但沒有寫過反對法國侵略者的詩歌,而且始終把拿破崙當作一個偉大英雄來崇拜,在埃爾富特和魏瑪兩次受到拿破崙的接見.他經常津津樂道拿破崙在遠征埃及時攜帶的書籍之中有他的《少年維特》,並以此為榮.當時德國人對歌德這種態度極為不滿,連愛克曼也有微詞.歌德在《談話錄》里進行過多次自辯,說他身受法國文化的薰陶,對法國人恨不起來.我們對歌德的這種態度應該如何評價呢?恩格斯在《德國狀況》里對拿破崙也有所肯定,因為拿破崙在德國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傳播者,是舊的封建社會的摧毀人,他摧毀了神聖羅馬帝國,並以並小邦為大邦的辦法減少了德國的小邦的數目,還把他的法典帶到被他征服的國家裡.(《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第六三六頁.)恩格斯是就對歷史發展的效果來看本來具有侵略性的拿破崙戰爭,肯定它對推動歐洲革命的功績的.歌德當然不可能站在恩格斯的高度來看歷史發展.他崇拜拿破崙,無寧說是象當時法國大詩人貝朗瑞一樣(參看一八三○年三月十四日談話中關於貝朗瑞的部分.),希望有一個強有力的鐵腕人物來澄清當時混亂的政治局面.所以他特別推崇拿破崙活力旺盛,當機立斷,一個行動接著一個行動,從不停止或休息.
歌德談話錄-譯後記(3)_歌德談話錄原文_文學 世界名著0
歌德談話錄-譯後記(3)_歌德談話錄原文_文學 世界名著